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自然科学   1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11年秋季北黄海浮游植物群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1年11月21—25日在北黄海海域对32个站位进行了生物采样,应用Utermohl方法对调查海域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经115个样品的分析,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31属64种.调查区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还有少量的金藻,物种以暖温性和广布性物种为主,主要优势种为:具槽帕拉藻、虹彩圆筛藻、三角角藻、斯氏几内亚藻、梭形角藻和旋链角毛藻等.本次调查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平均值为4.2×10^3个/L;硅藻占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比例最大,平均值为3.6x10^3个/L;其次为甲藻,平均值为O.95×10^3个/L.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分布不均匀,辽宁南岸海域最高,山东近岸海域其次,北黄海中部海域最低.细胞丰度在水体中的垂直分布趋势为先降低后升高,其中底层的细胞丰度主要由具槽帕拉藻和虹彩圆筛藻贡献.从断面分布上看,细胞丰度高值多集中在受陆源输入影响明显的近岸海域.调查区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在北黄海北部海域较高,在近岸海域较低.与历史资料的对比发现,近30年来北黄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2.
于2005年12(平水期)、2006年3月(枯水期)及2006年7月(丰水期)对南明河花溪大坝、甲秀楼、水口寺、普渡桥4个河道段面进行了理化因子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研究,结果是水口寺段水体污染最严重,总氮含量最高达26.2mg/L,城区里的河道中的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浮游植物的香农(Shannon)及马格利夫(...  相似文献   
33.
兴义马岭河春季浮游植物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4月对马岭河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研究。经定性,定量分析共纪录浮游植物130种(其中包括变种和变型),隶属4门7纲13目22科39属,其中硅藻在种类及数量上均占优势。通过浮游植物数量、群落结构、硅藻商、Margalef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该地区进行了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表明:马岭河受到中偏重污染,属于富营养型水体。  相似文献   
34.
太阳岛景观水体藻类演替与生物多样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宇宙培养法模拟北方景观水体富营养化过程,揭示浮游藻类的演替趋势及多样性变化。研究表明,北方静止景观水体在无外源污染输入情况下,水体污染程度加重主要来源于底泥向上覆水释放营养物质。富营养过程中,藻类并不是所有物种共同繁殖生长,而是优势物种逐渐发生演替。演替过程为:初期为绿藻门、迁移至蓝藻门,至富营养化阶段优势种为黄藻门;蓝藻门数量先增加,后减少;黄藻门由于适应低温淡水环境,其个体数量一直上升,最后成为优势种,不同于我国其他淡水湖及景观水体的水华藻类。通过Margalef’s、Menhinick’s、Shannon-W iener、Simp-son’s和OD(多样性测度)多样性指数计算发现,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浮游藻类的物种丰度逐渐变小,多样性减退。  相似文献   
35.
深圳沿海浮游植物组成及赤潮发生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了解深圳海域 ,包括深圳湾、大鹏湾和伶仃洋的 9个站位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 .方法 :依据国家海洋局制订的《海洋调查规范》进行调查 .结果 :确认深圳海域共有12 5种 (变种、变型 )浮游植物 ,主要为硅藻 ,占浮游植物总量的 90 %以上 ,以角毛藻 (Chaetoceros)、根管藻 (Rhizosolenia)及海链藻 (Thalassiosira)居多 ;甲藻以原甲藻 (Prorocentrum)为多 .浮游植物的水平分布为 :东部以角毛藻为优势种群 ,西部以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n)占优势 .秋末冬初总体上分析浮游植物数量并不算高 .但个别站位如大鹏湾的盐田海域数量高达 17.2× 10 6 /L ;西部的深圳湾也达 11.7× 10 5/L .叶绿素a含量从 1.10mg·m- 3 (S4 站位 )到 2 .34mg·m- 3 (S2 站位 ) .结论 :浮游植物中有约 2 0种为赤潮生物 ,发现有有毒的塔码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及短裸甲藻(Gymnodiniumbreve) ,应引起高度重视 .  相似文献   
36.
宁夏鹤泉湖浮湖植物现状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5月至 2 0 0 0年 4月 (除冰封期外 ) ,对宁夏永宁鹤泉湖浮游植物及水化学指标进行了调查研究 ,共采得浮游植物 8门 10纲 16目 34科 5 8属 117种 4变种 ,其中绿藻门 2 5属 48种 1变种 ,硅藻门 16属 36种 3变种 ,蓝藻门 7属 17种 ,黄藻门和隐藻门最少 ,各 1属 2种 .优势种为硅藻、绿藻、蓝藻型 .鹤泉湖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生物量最大值均在 5月份 ,平均值分别为 2 774.7× 10 4 个 /L和 6 .5 99mg/L ;3月份细胞密度最小 ,平均值为 6 16 .6× 10 4 个 /L ;7月份生物量最小 ,平均值为 2 .5 5 6mg/L ;春、夏、秋三季COD均值为 15 .5mg/L ,溶解氧均值为 8.4mg/L ,总磷均值为 0 .0 36mg/L ,总氮均值为 1.2 2 2mg/L .不同季节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多样性指数 (Shannon Wiener’sindex)为 2 .6 13~ 4.2 0 2 .鹤泉湖水质在 1999年 8月 ,11月和 2 0 0 0年 3月为轻污染 ,其余各月清洁 ,属富营养化湖泊 .  相似文献   
37.
二龙湖水库浮游植物调查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生物学方法对二龙湖水库不同样站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浮游植物种群组成、数量、生物量及多样性污染程度的相关性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二龙湖水库湖心及出水口处水质较好,东辽河及北大河入口处水质较差,二龙湖水库水质基本属于β-中污带类型。  相似文献   
38.
天津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生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详细地研究了天津近岸海域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及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各季节硅藻门占绝对优势,种类组成以广温广盐近岸种为主,浮游植物的平均细胞丰度以8月份最高,5月份次之,再次之为10月份,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空间分布特征,其变化与温度和氮营养盐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9.
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浮游植物生长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提出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报赤潮多发海区浮游植物生长趋势,并以1998年4~5月大亚湾澳头港实际监测数据为对象,以采样深度、水温、盐度、pH、DO、COD、浊度、营养盐、叶绿素a、微量元素、总碱度、气温、气压、风速、风向、光照、潮汐、总细胞密度等为参数,试验了工人神经网络的效果。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可望成为赤潮预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0.
拒马河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4月至11月对拒马河北京段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出203种浮游植物,隶属8门29科64属,其中以硅藻门种数最多,占种类总数的64.04%.4月至11月硅藻在各采样点出现频度均为100%,其数量占藻类总数的73.92 %,说明硅藻为优势类群,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属于硅藻型.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为77.88×104个/L,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各采样点也有差别.依据污染指示种判断拒马河的水质为β-中度污染至寡污染水体,依据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判断总体为寡污染水体.从以上评价指标综合分析,拒马河水质污染较轻,为寡污染水域,但可能有向中污染类型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