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自然科学   1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51.
为了研究钦州湾外湾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特征,于2021年1月(冬季)在该海域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表层水的光合色素组成,进而使用CHEMTAX软件估算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为硅藻,其后依次为隐藻和青绿藻,它们分别占据了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62.29%、20.25%和9.77%。从粒级结构上看,小型浮游植物(主要为硅藻)的贡献率为39.25%,粒径小于20 μm的浮游植物贡献率为60.75%;硅藻的细胞粒径范围较广,而隐藻、甲藻和蓝藻的细胞粒径多在20 μm以下。在空间分布上,硅藻的生物量由近岸向远岸海域逐渐升高,隐藻和青绿藻的分布则相反;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在盐度低、营养盐含量较高的近岸区占优势,小型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则由近岸向高盐度、低营养盐的远岸海域逐渐增大。浮游植物类群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核电站温排水、盐度、潮流、营养盐以及贝类养殖等环境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2.
为了解贵州草海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2年夏季对贵州草海湿地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22年夏季草海湿地的浮游植物有8门51科104属,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种类最丰富,其次是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和蓝藻门(Cyanophyta)。浮游植物丰度平均值为18.82×106 cell·L-1,各采样点之间差异较大;从浮游植物优势属和丰度看,均是蓝藻和绿藻占绝对优势。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结果表明,草海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受总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总磷(TP)、有机碳(TOC)、悬浮物(TSS)等影响。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度评价结果表明,2022年夏季草海湿地处于富营养状态,为中度污染水平,水体有发生微囊藻水华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3.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浮游植物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体浮游植物的调查,以及对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水域共有浮游植物7门40属66种3变种2变型,其中以硅藻门的种类占优势,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随季节和水域不同而呈现差异,浮游植物对水体污染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水体为寡污型水体.本研究为建立中线水源区长期生态研究数据信息库及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