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1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323篇
自然科学   855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502篇
  2011年   477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319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59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论述了管道输油成本与所输原油的物性、输量及管道工程技术参数间的关系,分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经典价格模型对管道输油的局限性,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合我国国情的管道输油价格模型,并阐述了其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92.
中国扬子地区是一个元古代末形成的克拉通地区。将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相结合,对扬子地区寒武系的油气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扬子地区寒武系是中国南方古生界最好的烃源岩发育层系之一,又具有较为理想的生储盖组合系列及油气保存条件,是中国南方古生界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系  相似文献   
993.
应力对流体及油气二次运移作用的几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应力是影响储层流体压力和驱动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之一。根据构造力学和流体力学原理,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储层(孔隙型储层和裂缝型储层)在不同条件下应力对流体作用的几种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不同类型储层中流体压力变化、油气二次运移及断层张开、封闭与地应力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的储层中,应力对油气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结果。断层的开启与封闭,不仅与构造应力直接相关,而且与断层的走向、倾角、深度、两盘岩性及流体压力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994.
用生产井信息确定储层非均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储层非均质性是油气田地质和开发工程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油气田内各井的油气产能。根据美国一些开发多年的油气田产量等生产数据(如累积产量、年度产量和月度产量等),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地质分析提出了月度产量变异系数、年度产量变异系数和累积产量变异系数等特征参数,这些参数能有效地反映储层层内和平面非均质特征,对于高含水期的老油气田油藏地质模型研究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995.
为充分利用新疆吐哈油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提高吐哈油田的经济效益,实现油田资产的保值、增值,根据其资源的特点和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干气、液化气和轻油综合利用的技术方案研究,并对各种技术方案作了物料平衡计算及技术经济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作为以油气勘探开发为主的吐哈油田,在保证向乌鲁木齐市供气的同时,可以选择风险小、利润高的项目来发展天然气化工。  相似文献   
996.
从中国南方地表广泛分布的天然沥青、油气苗的产出特征、水化学性质及沥青演化阶段入手,结合区域构造、热作用、保存条件与区内已知的油气田对比剖析,对除四川盆地已知油气田以外的中古生界地层裸露区的断拗进行保存条件及地覆构造研究,结果表明:寻找保存条件相对较好,热作用适中的地带进行勘探,可能发现断层圈闭、断高、生物礁气藏以及新生界构造造成岩性圈闭的次生气藏等;在那些保存条件好的地带,可能发现断层圈闭及潜伏生物礁气藏;但在广泛古生界地层裸露区,特别是碳酸岩发育的地带,普遍见天然沥青、油气苗及张性断裂,是找油气的不利区域。  相似文献   
997.
稀油聚驱后蒸汽驱温度与压力对采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稀油油藏聚合物驱油后蒸汽驱注入温度与压力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采用大庆萨尔图油田天然圆柱状岩心和模拟地层油,首先在45 ℃环境下进行水驱和聚驱,而后在模拟环境温度和注入温度的双温度场条件下进行了蒸汽驱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驱-聚驱累计采收率达54.4%的基础上,蒸汽驱采收率提高幅度为28.3%;当压力一定时,不同注汽温度的蒸汽驱采收率均随着注汽PV数的增加而增加,并趋于各自的稳定值,有效PV数约为1.4;蒸汽驱采收率提高幅度随岩心平均温度的提高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最佳驱替温度范围为岩心平均温度超过饱和水蒸汽温度(10~15) ℃;随着压力的增加,得到相同采收率的注汽温度也相应增加,尽可能降低压力将可利用相对较低的注汽温度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并减少注汽过程的热量消耗.  相似文献   
998.
人工地震采油是通过地面可调频振源进行一定频率的振动,产生振动波,在油层发生一系列的波动效应,达到增产增注目的的一项物理法采油技术。主要对该技术的增油机理以及在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的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应用于密立根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倒过来验证法”的缺点,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法,使数据处理结果能够直接、真正地反映实验目的。  相似文献   
1000.
对E/P杆“加热锻头”机床床体结构的强度、刚度进行了设计,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结构的应力和 位移。着重研究了前后油缸加载点的相对位移。计算表明,根据加工精度要求改进了机床的结构形式,前后 油缸加载点的相对位移明显降低;且前后油缸加载点的相对位移与载荷值呈线性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