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97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604篇
自然科学   14741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460篇
  2014年   632篇
  2013年   559篇
  2012年   802篇
  2011年   796篇
  2010年   561篇
  2009年   631篇
  2008年   631篇
  2007年   864篇
  2006年   756篇
  2005年   700篇
  2004年   627篇
  2003年   616篇
  2002年   637篇
  2001年   521篇
  2000年   485篇
  1999年   373篇
  1998年   337篇
  1997年   296篇
  1996年   265篇
  1995年   215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仿生六足机器人步态规划策略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日本弓背蚁进行常规步态实验学研究和仿生学探索,通过对高速数字摄像机采样结果的判断和分析,发现了蚂蚁后足的滑行过程并定义为“滑动相“.此外,还针对蚂蚁直线前进步态给出了合理的步态关系表达式,通过与周期规则步态的对比证明了该式的现实可行性,为仿生六足机器人进行周期不规则步态的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所采用的实验学研究和仿生学探索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提高仿生机器人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决在强电磁环境下大容量变换器的通信容易中断及误码率高的问题,保证通信系统高效、及时、可靠地传输信息,该文针对大容量变换器中的控制器局域网(CAN),介绍了系统构成和数据类型,分析了不同数据通信的要求,提出了软件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并对软件流程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通信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在强电磁干扰下通信不中断,数据不丢失,通信误码率和系统故障率明显降低。该优化设计方法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993.
Zeeman双折射双频激光器能够输出3~40 MHz频差的双频激光,可用作高测速双频激光干涉仪的光源。针对这种激光器的特点,以频差约7 MHz的Zeeman双折射双频激光器为干涉仪的光源,建立了中频差双频激光干涉仪测量系统。经过与商用HP5528A双频激光干涉仪的比对测量实验得出,中频差双频激光干涉仪实验测量系统测量线性度小于0.002%,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小于0.1μm,证明了中频差双频激光干涉系统的可行性和针对这种光源采用的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4.
An Agilent 6890N GC equipped with both FID and Agilent 5975 MSD analyzer has been employed to analyze C5—C13 hydrocarbon fractions of crude oils. A technical combination of program temperature volatilizer injection, backflush and micro-flow controller afforded a fine separation of C5—C13 compounds on a PONA column with the heavy part of crude oils being cut off before entering the analytical column. Both GC-FID chromatogram and GC-MS mass chromatograms (MID and full scan) could be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tension time differences of nC6—nC13 alkanes between GC and TIC were in the range of 0.02—0.58 minutes. Totally 286 peaks have been assigned group compositions. Results on 8 typical oil samples from CNPC Key Laboratory Crude Oil Library showe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6—C13 hydrocarbon group composition could be used in oil-oil correlation studies.  相似文献   
995.
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现状,剖析影响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因素,提出改善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对策,为提高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6.
剪切与吸附对弱凝胶深部调驱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玻璃微珠、石英砂、露头砂制作填砂模型,研究了弱凝胶体系的动态性能变化以及剪切与吸附对其深部调驱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动态条件下弱凝胶体系在3种介质中均可发生交联反应,其封堵能力、有效作用距离、深部调驱作用在玻璃模型、石英模型、露头模型中依次降低,水驱后弱凝胶均呈颗粒状。剪切作用可破坏弱凝胶三维结构及聚合物分子链,延长动态成胶时间,降低弱凝胶的封堵强度及其深部调驱作用;吸附作用可富集交联剂,加快交联速度,缩短动态成胶时间,降低弱凝胶本身强度、可运移性及其深部调驱作用。  相似文献   
997.
高斯束谐振系统为早期宇宙遗留的随机高频引力波的探测开启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本文指出,当入射引力波的传播方向与高斯束不同时,高斯束谐振系统产生的一阶扰动光子流将降低几个数量级,即高斯束谐振系统只对沿某一特定方向传播的高频引力波产生响应.因此,高斯束谐振系统对高频引力波的传播方向具有良好的选择效应.  相似文献   
998.
Rapid growth behavior of ζ phase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he undercooling experiments of Cu-14%Ge, Cu-15%Ge, Cu-18.5%Ge and Cu-22%Ge alloys. Alloys of the four compositions obtain the maximum undercoolings of 202 K(0.17TL), 245 K(0.20TL), 223 K(0.20TL) and 176 K(0.17TL), respectively. As the content of Ge increases, the microstructural transition of "a(Cu) dendrite + ζ" peritectic phase → ζ" peritectic phase →, ζ dendrite + (ε+ζ) eutectic" takes place in the alloy at small undercooling, while the microstructural transition of "fragmented α (Cu)dendrite + ζ peritectic phase →, ζ peritectic phase →ζ dendrite + ε phase" happens in the alloy at large undercooling. EDS analysis of the Ge content in peritectic phase indicates that undercooling enlarges the solid solubility of ζ rdendrite, which leads to a decrease in the Ge content in ζ phase as undercooling increases. In the Cu-18.5%Ge alloy composed of ζ peritectic phase, the Ge content in ζ phase increases when undercooling increases, which is due to the restraint of the Ge enrichment on the grain boundaries by high undercooling effect.  相似文献   
999.
利用NCEP/NCAR的在分析资料,分析了1948~2004年期间澳大利亚(以下简称澳高)的年变化和日变化及其对南海夏季风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澳高强弱年这种影响有着不同的结果:在年际变化中,澳高与南海夏季风的相关性在澳高弱年明显大于强澳高年;而日变化中,澳高与南海夏季风的相关性在澳高弱年为正,澳高强年则为负。进一步研究表明,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大致可以归为:强弱澳高年,越赤道气流的通道变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的位置偏向;马斯可林高压(以下简称马高)的作用的叠加效应.这些作用对于南海夏季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越赤道气流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了南海夏季风的强度。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药对麻黄-羌活的挥发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测定了药对麻黄-羌活、单味药麻黄和羌活的挥发油,并对其重叠色谱峰采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进行了分辨,得到药对和各单味药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药对麻黄-羌活、单味药麻黄和羌活分辨出的色谱峰,通过质谱库对其进行定性,分别得到58,51和52个定性结果,占总含量的83.75%,88.70%和80.79%。实验结果表明:药对麻黄-羌活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有40种来自羌活,13种来自麻黄,新产生了10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