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自然科学   16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介绍了啮合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螺杆元件的特征,根据物理机械共混理论,设计出一种适用于玻纤增强PP的螺杆元件组合方式。实验结果表明:玻纤在PP中分散较好,长度均一,螺杆组合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82.
淀粉碳源环保型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酸、淀粉、蜜胺为原料,合成了膨胀型磷酸酯蜜胺盐(IFR);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分析(TG)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其进行了分析测定和表征。红外图谱表明该阻燃剂具有环状结构,在TG分析中该阻燃剂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很高的成碳性。将该阻燃剂掺入聚丙烯中进行燃烧试验,结果表明它是一种良好的高分子材料阻燃剂。  相似文献   
83.
PP333和S3307处理盆栽榕树实生苗,两者都可以显著抑制其茎的伸长生长,使其株型矮化,叶片小型化,根冠比值增大,从而使盆栽榕树更符合盆景栽培的要求,PP333和S3307都能使盆栽榕树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在每平方米有效成分30~120mg的剂量范围内,PP333和S3307抑制盆栽榕树茎伸长生长等方面的生理活性,随剂量增加而增加,而S3307的生理活性明显强于PP333,添加GA_3,可以解除PP333和S3307对盆栽榕树茎伸长生长的抑制,将PP333施入盆栽榕树根际土壤或喷布于叶片表面,以前一种方法抑制盆栽榕树茎的伸长生长等方面的生理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84.
PP333对野葛离体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P333对野葛常温和低温保存的影响。方法通过常温培养法和4℃低温培养法探讨PP333对野葛离体保存的影响。结果在常温和4℃低温下,添加PP333均可提高野葛试管苗的成活率。在常温下,PP333与2mg/L6-BA、1mg/LNAA组合使用的效果比单独使用的效果要好,野葛的最佳PP333浓度分别为8mg/L(与2mg/L6-BA、1mg/LNAA组合使用)和5me/L(单独使用),180d后成活率可达80%以上;在4℃低温下,PP333使用的效果比常温保存使用的效果要好,野葛的最佳PP333浓度为5mg/L(与2mg/L6-BA、1mg/L NAA组合使用),180d后成活率可达98%。离体保存后的试管苗转入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恢复培养,其生长情况与正常继代苗无显著差异。结论适宜浓度的PP333结合4℃低温可以提高试管苗的成活率,达到野葛离体保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85.
采用较粗的聚丙烯(PP)单丝作为石膏材料的增强材料,通过抗折和抗压实验研究了单丝长度、掺量对PP单丝/石膏复合材料抗折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抗折实验结果表明:PP单丝的掺入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当掺量小于1%时,复合材料抗折强度随掺量增加而变大,当掺量为2%时复合材料抗折强度呈下降趋势;掺量相同的情况下,单丝长度越长增强效果越好,15 mm的PP单丝掺量为1%的试样抗折强度最高较空白样提高了26%;折断后试样断口中PP单丝呈拔出状,表明PP单丝与石膏材料的结合较弱.抗压实验结果表明:PP单丝的掺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抗压强度随掺入量增加而减小,15 mm的PP单丝掺量为2%的试样抗压强度最小较空白样减少了9.6%.  相似文献   
86.
以六水合氯化镁(MgCl2·6H2O)和氢氧化钠(NaOH)为原料,硬脂酸为改性剂,采用"一步法"制备改性氢氧化镁阻燃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陈化时间对其活化指数和吸油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粒度仪(LPSA)和热重分析仪(TGA)对其特性进行了表征,并在聚丙烯(PP)中进行了初步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其最佳制备工艺为:在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90min、陈化时间90min下,制得的改性氢氧化镁阻燃剂分散性高,与聚丙烯(PP)的相容性好,其填充量为50%的PP混合物的热学性能优良,氧指数达到28.5,垂直燃烧等级为V-0级。  相似文献   
87.
PP纤维辐射接枝4—乙烯基吡啶的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聚丙烯(PP)纤维辐射接枝4_乙烯基吡啶(4VP)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接枝反应速率方程:Rg=k[M]1.17D0.56.求得接枝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表观碰撞频率因子分别为7.95kJ/mol和65.6,并建立了如下公式:lnRg=1.17ln[M]+0.56lnD-792.64/T+4.18  相似文献   
88.
采用改进的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加工次数对某种牙刷用聚丙烯的热分解动力学的影响,采用拟合结果更为精确的迭代法计算热分解活化能,并结合36种动力学函数来判断加工次数对聚丙烯热分解的机理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次数的增加,聚丙烯的热分解活化能Eα逐渐减少;但热分解动力学机理函数不变。研究为塑料制品中是否回用料的定性定量判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手段。  相似文献   
89.
使用旋转流变仪系统分析了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共混物熔体黏弹性能对外部条件如剪切、温度和动态剪切频率的响应情况并分析PP/POE共混物的熔体相容性.随POE含量的增加(基体相由PP改为POE),PP/POE共混物的流变行为出现分界.不同温度下的黏度曲线形状类似,非牛顿性指数n基本保持不变.PP/POE共混体系的零剪切黏度呈现负偏差,符合广义对数加和法则.在末端区(0.005~0.050Hz),共混物的Ig G'-lgω斜率明显与PP的有偏差且Han曲线在高频下出现了随温度变化的情形,表明PP/POE熔体不相容.在密炼机加工过程,即温度在190~250℃,PP质量分数在50%~95%之间时,共混体系处于相分离状态.  相似文献   
90.
为了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TPE),对3种不同硫化体系动态硫化制备的EPDM/PP共混型TPE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酚醛树脂硫化体系制备的这类TPE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硫磺体系制备的这类TPE: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但加工性能一般.过氧化物体系制备的这类TPE,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均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