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自然科学   5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8 毫秒
21.
盐腔迫对3种白蜡树幼苗生长与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幼苗盆栽实验,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3种白蜡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光合作用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盐分浓度的提高,白蜡幼苗总生物量,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根茎比差异显;幼苗丙二醛含量没有明显规律性变化;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作用强度均下降,饱和水气压差增加,而不同树种幼苗的胞间CO2浓度上升或下降,NaCl与其相关关系也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22.
叶绿素及其同类物在固体电极上的光电化学研究是饶有兴趣的课题,利用这种体系可望获得最大的太阳能转换效率,目前有关的研究体系不尽相同,有的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作为光电化学电池的材料,有的将叶绿素修饰在金属或半导体上以制成光活性电报。我们用简单的叶绿素涂层电极和无机电解质水溶液构成光电化学电池,不仅获得了快速响应的光电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烘焙温度、烘焙时间和物料量的控制,分别建立武夷冻茶烘焙工艺中失水率和叶绿素含量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失水率和叶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烘焙因子投入水平下,烘焙因素与失水率和叶绿素变化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随着烘焙时间的变化,失水率和叶绿素含量之间呈负相关;随着烘焙温度的变化,失水率和叶绿素含量之间呈正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数学模型可以动态地控制水分和叶绿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24.
以抱茎风毛菊(Saussurea chingiana)为实验材料,利用短期中波紫外线(UVB,Ultraviolet B)辐照对比实验(CK:对照组,自然大气UVB强度;UVB:UVB辐照度为205μw·cm~(-2),短期辐照时间为4h)研究了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和光合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UVB辐照降低了抱茎风毛菊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增大了叶绿素a/b比值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UVB辐照导致PSII反应中心蛋白(D1、D2)、捕光色素蛋白(CP43)、Cytb6f复合物和ATP酶复合体蛋白均发生降解,外周捕光色素蛋白(LHCII)的表达量升高;UVB辐照抑制了从QA-往下的电子传递,增加了热耗散能量,阻碍了光合作用的碳同化过程,进而降低光能利用率。叶绿素a/b比值、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增大虽然缓解了短期UVB辐照对抱茎风毛菊的伤害,但是UVB辐照对光合作用仍具有显著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25.
本文研究了太行山针阔混交林内10种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10种植物的蒸腾强度为0.58-1.89克/克(鲜重)·小时,日平均耗水量为6.96-22.68克/克(鲜重),叶片含水量为70.7-82.6%,水分亏缺在10-40%之间;叶绿素含量为1.48-8.46毫克/克(干重),叶绿素a/b值在0.4-0.6之间。  相似文献   
26.
本文用玉米杂交种单14号及其两亲本的苗期叶片,进行了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与两亲本相比,玉米杂交种叶绿体类囊体膜的光系统Ⅱ还原侧有较大的PQ电荷库,可以加快两个光系统间的非循环电子传递速率。  相似文献   
27.
为了探讨叶黄化对俄罗斯杨生理生化特征变化的影响,本研究对不同黄化等级的叶片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各项指标与不同黄化等级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黄化程度的加重,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SOD和POD的含量呈下降趋势。不同黄化等级的叶片,叶片水势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7:00时叶片具有较高的水势,13:00时降至最低;净光合速率呈现双峰变化趋势,13:00时出现最高峰;正常叶片的水势和净光合速率均高于黄化叶片。MDA随着黄化程度的加重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PPO含量呈现不规则波动,只在黄化最严重(Ⅴ级)有所增加。各指标与黄化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叶绿素、SOD、POD含量与黄化具有较高的负相关性,并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8.
干旱胁迫对几种楸树苗木叶片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对4种不同类型楸树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楸树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存在显著影响。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呈现"降低—增加—降低"的规律;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在干旱胁迫初期降低,之后升高,再降低。说明胁迫初期楸树发生光抑制,逆境适应调整后,PSⅡ反应中心开放增加,减少了光抑制,后期干旱胁迫加剧,光抑制增大。Fv/Fo、NPQ、ETR、ΦPSⅡ等指标在胁迫初期升高,后期降低,说明经受适度的干旱胁迫,植株可作出一系列适应性调节,体现出自身的保护机制。4种不同类型楸树对干旱胁迫逆境的适应能力不同,Fv/Fm反映其光抑制的大小,按其变化可得出抗旱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南阳楸、金丝楸、圆基长果楸、楸树。  相似文献   
29.
利用调制叶绿素荧光仪研究了宝山堇菜(Viola baoshanensis)和紫花地丁(V. yedoensis)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Y值与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趋势相反. 紫花地丁NPQ呈单峰型增长,宝山堇菜NPQ有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变化幅度相对紫花地丁平缓.2种堇菜rETR首先迅速上升,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然后迅速下降,Ik变化趋势相对一致.紫花地丁Pm和 呈双峰型变化,宝山堇菜有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相关性显示,宝山堇菜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与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相关程度低,仅叶片rETR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p 0.05). 紫花地丁叶片温度分别与Y、NPQ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p 0.05),叶表光合有效辐射与Y、NPQ分别达极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p 0.01),与rETR显著正相关(p 0.05).结果表明,正午时刻两种堇菜光系统Ⅱ遭受了光抑制,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是引起紫花地丁光抑制的重要因素,热耗散和光呼吸是紫花地丁的重要光保护机制,宝山堇菜通过光呼吸来保护光合机构.  相似文献   
30.
该实验以栽培于同一生境下的4年生唐古特大黄与药用大黄为研究对象,对两种大黄同一部位叶片中的色素含量进行比较研究,从光合色素水平比较高原强紫外线辐射下两种大黄的生理适应性.结果表明唐古特大黄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药用大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