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7篇
自然科学   14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认识地铁火灾烟气的流动规律,达到为消防设计提供相关资料并采取合理消防措施的目的,采用缩尺盐水实验与计算机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铁火灾进行研究.研究受限空间火灾烟气运动的手段主要有全尺寸火灾实验、小尺寸模拟实验和计算机数值模拟3种.实验模拟了列车着火和站台着火2种情况,得到了地铁火灾的烟气流动规律,比较并分析了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与盐水实验得出的烟层无量纲高度和无量纲时间.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与盐水实验得到的烟气到达楼梯口所需时间相差为1.5—2s,到达远侧楼梯口所需时间相差7.2s.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但误差不大.同一时刻,数值模拟比盐水实验得到的无量纲烟层高度高0.1左右,变化趋势一致.结果表明,实验条件选取合理,方程模型选用和边界条件设置恰当,盐水实验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方法模拟地铁火灾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
煤矸石电厂燃用劣质煤增加了烟气污染物的排放并造成环境污染。将高效的布袋除尘器、尾部简易湿法脱硫应用到煤矸石电厂的烟气治理中,可以保证烟尘、SO2的长期稳定“达标排放”,满足“总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3.
1 尾部受热面的积灰当带灰 的烟气流经各个受热面时,部分灰粒会沉积到受热面上而形成积灰。这是锅炉运行中常见的现象。积灰会影响传热和烟气的流速尤其是通道截面较小的对流受热面,严重的积灰还会堵塞烟道,以致降低锅炉出力甚至被迫停炉。在烟气温度低于600~700℃后尾部烟道受热面上的积灰,大多是松散的积灰。这是因为烟气中的碱金属盐蒸气凝结已结束,在受热面管子外表面上不再会有坚硬的沉积层。  相似文献   
24.
活性炭纤维脱除燃煤烟气中汞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一维煤粉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活性炭纤维脱除燃煤烟气中汞的试验研究.采用Ontario-Hydro方法研究燃煤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利用三种不同活性炭纤维对实际烟气进行汞的吸附试验.结果表明,烟气中气态汞主要以单质汞为主,飞灰未燃尽碳可以吸附气相汞;活性炭纤维对汞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其表面含氧、含氮官能团以及水分对汞的吸附,特别是对Hg^0的吸附氧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5.
采用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以钢铁企业烧结机烟气为脱硫对象,在一台处理烟气量5000m3/h的试验装置上开展工业性试验,分析研究喷雾增湿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烟气温度范围内,烟气温度90℃以下时以喷水蒸气为宜,90℃以上时以喷水为宜,喷水有利于提高脱硫效果和钙利用率;在流化床入口前喷雾增湿时,有利于流化床的运行稳定和提高脱硫效率;出口烟气温度下降到70℃左右时,CFBA系统的脱硫效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6.
管道喷射吸附法净化垃圾焚烧尾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流化床试验装置上进行垃圾焚烧,焚烧尾气采用管道喷射吸附工艺净化.在活性炭加料量为1.6 g/m3时,脱硫率为83%,脱硝率为88%,脱氯率为27%.试验可得:活性碳、高岭土和活性矾土3种吸附剂对垃圾焚烧烟气中酸性气体的净化效果活性炭效果最好,高岭土效果最差;随着吸附剂加料量的增加,重金属的脱除率增加,且增幅逐渐趋缓.3种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比较表明:对Cd,Pb,Cu的吸附效果活性炭最好,高岭土次之,活性矾土最差;而对于Hg活性矾土的吸附效果最好;活性矾土对Cd也有较好的脱除效果.垃圾焚烧飞灰中多环芳烃主要以3环、4环和5环的形式存在,其他各环多环芳烃的数量较少;烟气中主要是3环和4环多环芳烃,未检测到6环多环芳烃,2环和5环多环芳烃的质量浓度相对较低;在喷入量相同的条件下,高岭土去除多环芳烃的效率最高,活性炭次之,活性矾土最低.总体而言,活性炭具有较好的综合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27.
基于我国钢铁行业烧结烟气排放标准、排放特征和现行污染物控制技术,分析了国内外先进的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活性炭(焦)吸附工艺、湿法脱硫除尘+选择性催化还原协同净化技术、循环流化床多组分污染物协同净化工艺、高性能烧结废气净化工艺、新型密相半干法烟气集成治理技术等工艺的技术思路、特点和存在问题等,并针对钢铁行业的实际需求对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8.
所有的锅炉中,工程量最大的锅炉应该就要算到电厂锅炉了。因为锅炉的特殊性,需要能够提供大量的供电。而且操作时间也很长,在不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几乎是365d,每天24h工作(除去定期的检修保养)。所以它的结构与其他小型锅炉有所区别。因此,就出现了锅炉系统改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9.
孙恩慧  郑雅文  王鸽  徐进良 《科学通报》2019,64(2):中插13,234-244
煤在我国处于基础能源地位,发展变革性燃煤发电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与超临界水蒸气朗肯循环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具有效率高及系统紧凑等优点,是未来动力循环的发展方向,但S-CO_2燃煤发电面临循环构建、锅炉压降及烟气余热吸收等关键难题.为此,本文发展了热力学、CO_2流动传热及烟气余热能量分布综合模型,研究了S-CO_2再压缩/再热燃煤发电系统热力学特性,首次发现热效率曲线对于一次再热和二次再热出现交叉,进而提出了S-CO_2循环采用一次再热或二次再热的筛选准则.针对锅炉烟气余热吸收问题,本文通过揭示主蒸气温度和压力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调节主蒸气压力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吸收烟气余热,但受材料耐压极限所制约,因而本文在S-CO_2再压缩/再热循环基础上,引入烟气冷却器,以解决烟气余热吸收问题,给出了烟气冷却器与热力系统间的最佳集成模式,所构建的燃煤发电系统热效率达50.82%,锅炉效率达94.43%.本文为发展S-CO_2燃煤发电系统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0.
正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燃烧为我们提供必需的热源和电力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PM_(2.5)。如何从源头控制PM_(2.5)的排放,加大PM_(2.5)形成机理和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多学科交叉合作,对症下药,才是解决我国PM_(2.5)污染最根本的途径。2013年12月,我国100多座城市遭遇严重雾霾天气,尤其是江浙沪地区,12月初遭到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长时期雾霾侵袭。PM_(2.5)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热点。它的消光作用是导致灰霾天气的罪魁祸首:它在大气中长时间漂浮和远距离迁移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它可吸入肺的特点更危害着大家的身体健康。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