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2篇
自然科学   177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林文辉 《海峡科学》2007,(6):143-144,162
通过对厦门城市湿地资源退化原因分析,采用专家咨询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咨询,建立湿地敏感程度指标体系,并且构建了湿地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数ESA,获得厦门湿地敏感性评估值在31-77之间.在ArcGis支持下,模拟厦门湿地敏感性的空间分布,并按照敏感性分布情况提出相应保护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2.
污水的人工湿地净化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人工湿地的类型、特点及对污染物的净化机理,并探讨了这种工艺的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洪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目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洪湖湿地为例,通过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影响范围的尺度及其主要受益人,确定应纳入评估的生态系统服务及其评价指标的方法,避免评估过程中的重复计算,并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洪湖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1.020 4×108元,其中水产品供给价值占59.0%,涵养水源与调蓄洪水价值占29.1%,因此,在制定洪湖开发利用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其生态效益,避免生态环境破坏,才能实现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4.
湿地降温增湿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湿地对周边区域空气的降温增湿效应,建立了空气、水气的流动与扩散混合模型,描述给定空间的传热传质过程.控制方程包括连续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和水气守恒方程.对每一相各自的流动,采用κ-ε双方程模型;对于两相的湍流流动,采用混合湍流模型.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得出给定区域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对实测案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值与测定值符合良好,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和计算方法可以很好地描述湿地对周边区域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由等温线可以看到,低温空气的扩散在近湿地处,影响最大的区域距地面一定高度.冷空气从湿地边沿向远处及上下扩散,在温度最低区略有上升,到一定远处又下降至地面.对于相对湿度,在靠近湿地区域水气对地面附近的影响比气温影响明显,而远处水气对地面附近的影响不及气温影响大.  相似文献   
105.
海湾型城市湿地的动态变化及其退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厦门市1986和1997年landsat TM影像以及2004年SPOT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对厦门市过去18年间湿地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导致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厦门市湿地类型中以浅海、滩涂和养殖为主,翔安区拥有丰富的湿地土地资源.湿地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滩涂、河流、水塘、红树林等自然湿地的减少以及人工湿地-养殖区面积的增加,红树林、养殖区变化最显著,而大多数湿地类型在1986~1997年这个时期变化最显著.湿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自然湿地破碎严重化、不断萎缩,而养殖区沿着海岸线快速扩展和蔓延.海岸湿地是厦门独特的风景,但是18年来湿地质量总体处于不断退化之中.污染、资源过度利用、海岸工程、围海造地等是造成厦门湿地退化的主要因素,湿地退化导致生物栖息地恶化以及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6.
洛阳黄河湿地总面积11700 hm2,是洛阳重要的自然资源,本文以洛阳黄河湿地孟津段为例,对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调查,该区分布有鸟类144种,分别隶属于16目42科,其中鸭科最多,达21种,占该地区鸟类种数的14.6%,鹰科12种占8.3%,鹭科10种6.9%,鹬科10种6.9%,鸥科8种占5.6%。以上5目鸟类已占该区鸟类种数的46.5%,为优势类群。同时,探讨了该湿地生态与鸟类栖息的关系,最后,分析了洛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鸟类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提出了湿地鸟类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7.
2005,2006年的9~11月,对上海沿江沿海的5个湿地区域内的水鸟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7目15科101种水鸟,其中国家级保护鸟类12种,IUCN受威胁鸟类10种;有6种水鸟的记录数量达到或超过了该物种在东亚地区种群估计数量的1%,4个区域达到了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9~10月是上海地区南迁水鸟的高峰期,估计鹬类的南迁持续时间达到100 d左右;南迁期间雁鸭类物种数和总数量持续增加,但鹭类和鸥类却持续下降.崇明东滩堤内人工湿地已成为南迁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对崇明东滩堤外天然湿地起到了非常有效的补充作用.南汇边滩已围垦区域作为南迁期间记录鹬类物种数和总数量最多的地区,只要能合理控制该区域的水位变化,有望成为本市鹬类南北迁徙过程中的重要停歇地.  相似文献   
108.
巢湖十五里河河口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巢湖十五里河河口植物群落野外调查资料,运用PCORD软件中Euclidean距离和Ward’s meth-od聚类方法研究了河口湿地植物群落的特征及多样性变化;用收获法研究了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变化。研究显示:十五里河河口湿地植物群落由21个种组成,它们隶属于18属,11科,其中假稻(Leersia japonica)、北水苦荬(Veronica anagallis aquatica)、长芒野稗(Echinochloa caudata)、芮草(Beckmannia syzigachne)、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和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优势种;河口湿地植物群落可分为8个组合,其中分布在湖堤附近的黄花蒿 北水苦荬(Artemisia annua Veronica anagallis aquatica)组合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分别为2.06和0.94;组合中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线性相关性不明显,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09和0.549;组合的分布、生物量和多样性均与水位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9.
通过探索性实验,确定了三种耐冷菌培养基,分别用于培养耐冷细菌、耐冷放线菌和耐冷霉菌.培养出的耐冷菌株在6℃条件下被分离纯化,然后通过一系列实验分别鉴定它们的生理特性并检验它们的脱氮能力,并测定pH值、温度对脱氮效果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显示pH值为7~8时,各菌株生长得最好;生物荧光层析光谱实验发现三种菌株都在15℃左右活性最大,0℃以下仍有一定的活性,高于35℃时,基本失去正常的代谢能力.当实验菌液投加量为5.0%,实验温度为6℃,三种耐冷菌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7.7%、59.0%及58.7%,相同条件下,投加混合菌种可使氨氮的去除率提高到67.2%.  相似文献   
110.
提出了河道人工湿地的构建方法:在河道两侧的滩地上,每间隔一段距离设一弦长为S、弓高为B、高程在正常水位以下0.5 m的圆弧形扩展段,且扩展段于河道两侧呈犬牙交错状布置,洪没枯出形成旱湿交替的人工湿地场.采用三维湍流数值计算和分析方法,优化确定河道人工湿地断面的主要参数S和B,使人工湿地内获得了最佳水流条件.算例模拟计算表明,河道人工湿地床体主要构建参数的最优值为S=2.0D,B=0.7D(D为河道口宽).从河道流场、断面平均流速沿程分布及垂线平均流速横向分布3方面分析了人工湿地对河道水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构成后,整体河道会形成缓变与急变交错的流态;人工湿地段断面平均流速明显衰减;湿地与河道主槽内的水流流速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