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3篇
自然科学   3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生长过程及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0 a生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火力楠混交林中,杉木生物量大于火力楠;从生长过程看,杉木胸径生长大于火力楠,杉木树高生长与火力楠相近,杉木材积始终大于火力楠;10 a生时杉木与火力楠均未达到数量成熟,材积生长潜力大;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种间关系比较协调,营养空间分布均比杉木纯林合理,对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地位指数法是森林立地质量评价常用的一种方法, 优势高又是地位指数模型中重要的参数。本研究以杉木优势高生长为切入点,使用与年龄无关方法建立杉木人工林的优势高生长模型,模拟在林分年龄未知的情况下预测杉木人工林优势高。【方法】利用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的65个固定样地连续观测数据,基于Richards方程、Lundqvist-Kolf方程和Hossfeld方程3个树高生长方程,使用与年龄无关的方法建立了9个优势高生长模型。模型检验使用决定系数、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3个统计指标来确定最佳模型。【结果】构建的9个优势高生长模型都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其中以Hossfeld方程为基础方程,以参数a作为林分因子扩展参数推导而来的模型为最佳模型,而且模型参数年龄差Δt越小,模型预测精度越高。【结论】与年龄无关的地位指数模型能够准确地拟合和预测优势高生长。在异龄林中或林分年龄难以获得时,建议采用与年龄无关的地位指数模型来评估立地质量。  相似文献   
54.
利用稳定同位素13C技术,通过设置两种温度的恒温培养实验,研究了外源碳(13C-Glucose)在土壤中的分配规律、以及土壤有机碳(SOC)、轻组有机碳(LFOC)和重组有机碳(HFOC)的分解速率.培养温度分别为15℃和25℃,培养时间为112 d.结果表明:两个温度培养条件下,葡萄糖标记的13C进入SOC、LFOC和HFOC的比例随着培养时间而呈递减趋势,培养结束时标记的13C依然有18.9%~22.0%残留于土壤中.培养时段内,SOC的分解速率常数为4.4×10-4~9.7×10-4d-1,HFOC的分解速率常数为3.4×10-4~7.0×10-4d-1,而LFOC的分解速率常数介于1.1×10-3~4.6×10-3d-1之间.总之,外源碳显著影响了人工杉木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分解速率.在有外源碳输入的条件下,升温加快了LFOC的分解,但抑制了HFOC的分解.因此,在供试土壤中,LFOC可能会比HFOC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55.
邻株低磷竞争处理对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方林区广泛种植杉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沙培模拟装置,设置缺磷(0 mg/kg KH2PO4)、低磷(6 mg/kg KH2PO4)和正常供磷(12 mg/kg KH2PO4)3个供磷水平,构建邻株磷竞争环境.结果表明:邻株低磷竞争处理可明显促进杉木苗高生长,但竞争条件下,缺磷处理抑制杉木苗高生长.不同邻株磷竞争处理条件下杉木地径生长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邻株低磷竞争处理条件下杉木根系长度、表面积、直径、体积等形态指标增量最大.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广西北海市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海南蒲桃(Szygium cumini)、香梓楠(Michelia hedyosperma)、闽楠(Michelia macclur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冠幅、生物量和碳储量情况,为该地区建立人工林优势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两年生的巨尾桉、红锥、海南蒲桃、香梓楠、闽楠、杉木、马尾松进行常规的群落调查,采用收获法收集各树种的根、茎、叶、枝,通过实验手段测定其生物量、含碳率、碳储量。【结果】巨尾桉冠幅为其他树种的1.7~8.6倍,高度为3.1~6倍,基径为1.6~3.6倍;巨尾桉生物量高达17.2t·hm^2,其次海南蒲桃为3.6t·hm^2,其余树种生物量较低;巨尾桉含碳率在所有树种中居于中间水平,碳储量为其他树种的6~30倍。【结论】在同龄树种中,巨尾桉的固碳能力较强,可作为人工林生态固碳的优选树种。  相似文献   
57.
沈宏英 《广东科技》2014,(16):148-149
通过对4年生杉木组培苗和杉木三代种子园良种造林林分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相似,经营措施相同情况下,杉木组培苗造林的林分比杉木三代种植园良种造林的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提高26.8%、30.7%、85.3%。具有生长快、郁闭早、林分整齐等特点,优良性表现显著。  相似文献   
58.
杉木种子园经济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根据在福建省几个主要杉木种子园的调查,用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研究了杉木生产性种子园营建与经营的费用,收益与经济效益,并划分为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两部分分别加以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杉木种子园从微观上看是不合算的,但种子园的宏观经济效益很高,投资收益率高达17.98%,一元投资可带来145.91元的收益。  相似文献   
59.
<正>作者从1980年开始,为探索现有杉木幼中龄林培育成速生丰产林的可行性,进行了多点,大面积的试验。供试的9618亩杉木幼中龄林,通过间伐、深挖、施肥等技术措施,在平均林龄9.2年生时,达到每亩平均蓄积量7.255m~3,每亩年平均生长量0.787m~3,已达到新造杉木速生丰产林的生长指标。  相似文献   
60.
<正>本试验对用PEG处理的古船壳板(杉木、松木)进行了物理和化学测定,并以普通杉木和松木作比较。实验证明,PEG几乎可满足古木保存中的全部要求,用PEG处理古木是可行的最有效的方法。从稳定古木尺寸和抗湿的要求来看,以用PEG4,000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