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自然科学   8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两性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CMC)、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通过接枝其聚反应合成高吸水性树脂.对制备高吸水树脂的影响因素如CMC用量、单体AA、AM、DMC的用量和配比、引发剂(NaHSO3、(NH4)2S2O8)用量、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用量、AA中和度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接枝两性高吸水树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m(AA)∶m(AM)∶m(DMC)=1.86∶1.00∶0.31,AA中和度为75%,CMC质量分数为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2.5%,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1%,反应温度为60 ℃,反应时间为45 min.这种工艺条件下,可制备出吸蒸馏水倍率高达1 503 g/g、吸生理盐水165 g/g的两性高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62.
采用固相原位接枝反应方法将炭黑(CB)与有机小分子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中进行接枝反应,制得接枝炭黑(GCB)。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发现该接枝炭黑呈单分散分布,粒径为30 nm左右。将接枝炭黑制得涂料并考察其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用未接枝炭黑制得的涂料相比,接枝炭黑制得的涂料在光泽度、附着力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同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也观察到接枝炭黑在涂料中均匀分散,且达到纳米级。  相似文献   
63.
成果简介 222-多元接枝氯丁胶粘剂是由氯丁橡胶和第二弹性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第二单体、甲苯和第二溶剂混合接枝而成的新型接枝氯丁胶粘剂。其性能优于传统的接枝氯丁胶粘剂,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4.
引发剂用量对ABS树脂冲击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以K2S2O8为引发剂合成了一系列PB-g-SAN接枝共聚物。并与SAN树脂进行共混,制得了ABS树脂。考察了引发剂K2S2O8用量对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及制得的ABS树脂的冲击 强度的影响。研究了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与ABS树脂的冲击强度间的关系。讨论了乳液聚合过程中K2S2O8的引发、扩散机理。  相似文献   
65.
聚合物表面等离子体接枝共聚改性张砚臣,顾彪,徐茵(大连理工大学电磁工程系,大连116024)1实验实验装置由玻璃钟罩放电室、处理室、样品台、0~1kWRF功率源和电感线圈、针阀、氩气源、接枝单体-丙烯酸、Langmuir探针测量系统、真空监测系统等组...  相似文献   
66.
67.
EVA鞋底表面处理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甲基然酸甲酯、丙烯酸接枝改性SBS,合成EVA表面处理剂,解决EVA鞋底粘合的问题,文中着重探讨影响表达处理剂合成的因素,以及其对EVA表面粘合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以棉浆粕为原料,通过钛酸正丁酯(Ti(O-n-Bu)4)催化己内酯开环聚合接枝纤维素制备纤维素聚己内酯。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己内酯用量对纤维素接枝率和己内酯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影响接枝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己内酯用量,反应时间的影响最小。当反应温度为130℃、己内酯与纤维素的质量比为3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聚己内酯理论聚合度为37)、反应时间25 h时,己内酯的转化率和纤维素-聚己内酯的接枝率最高,分别为97.46%、70.44%。采用FTIR、1HNMR、XRD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纤维素与聚己内酯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1HNMR分析表明,己内酯已基本转化为聚己内酯,根据计算可知己内酯转化率与重量法测定结果一致;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纤维素共聚物中纤维素的结晶结构特征减弱,出现了聚己内酯的结晶特征峰。  相似文献   
69.
为模拟细胞色素P-450酶的催化空腔场所,提高壳聚糖接枝四(对-羧基苯基)锰卟啉(Mn TCPP)的催化活性。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纳米孔壳聚糖(np-CTS),并用酰化反应接枝四(对-羧基苯基)锰卟啉获得仿生催化材料―Mn TCPP/np-CTS,同时制备相应的无孔催化材料―Mn TCPP/nonp-CTS。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XRD),热重分析(TG)和扫描电镜(SEM)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用于催化空气氧化乙苯研究。催化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145℃,0.8 MPa),纳米孔壳聚糖接枝四(对-羧基苯基)锰卟啉比无孔催化材料催化活性提高26%,醇酮收率提高38%。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级空腔有利于充分发挥所固载的锰卟啉催化活性,最大程度地提高固载仿生催化材料的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70.
对淀粉接权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人工合成方法,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正交试验对合成诸因素作了考查,并选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将淀粉接枝共聚物作为填料所制得的塑料保持羞与含有一般无机填料的PVC(PolyVinylChloride)相近的强度性质,当淀粉基塑料遇到土壤中的微生物时,所含淀粉接枝部分可作为培养基,它比一般惯用的PVC塑两到獾母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