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自然科学   27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钇稳定的二氧化锆(YSZ)的结构及离子导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钇稳定的二氧化锆(YSZ)的晶体结构及离子导电性,从YSZ晶体结构中可能存在的氧空位跃迁类型,讨论了YSZ的电导率随着 钇掺入量的增加有一个最大值的原因,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氧离子的激活能降低,跃过几率增大,导电率也逐步增大。  相似文献   
222.
Al2O3-Cu和C-Cu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综述了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包括氧化物弥散强化铜和碳纤维-铜复合材料。对它们的制备工艺及性能分别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该类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23.
在Cu-Fe—P合金中添加稀土元素Ce,研究不同含量Ce对Cu—Fe-P合金的导电性、硬度、抗拉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Ce能起到基体净化和晶粒细化的作用,从综合性能考虑,添加0.1%稀土元素Ce能够提高材料的导电性、硬度及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224.
以硫酸铈铵引发丙烯腈在尼龙 6 6薄膜上进行接枝共聚反应 ,通过侧链上的氰基络合铜离子 ,然后与含硫化合物反应得到以尼龙 6 6为基体的 Cux S复合导电膜 .分析了酸度、引发剂浓度、时间等诸因素对接枝率及导电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5.
镀银铜粉的制备及其导电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乙二胺调节A液pH值,用化学置换法制备镀银铜粉.讨论了银氨溶液的浓度,pH值以及银氨离子和还原剂的摩尔比对镀银铜粉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二胺调节A液pH的方法,所得粉末表层无点缀结构的银颗粒生成,抑制了铜氨离子的生成.而且当银氨离子浓度为0.06 mol/L,pH为9.5,银氨离子和还原剂摩尔比为1∶1时,镀银铜粉的导电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26.
为改善聚苯胺(PANI)在溶剂中的分散性并提高其电导率,在PANI的合成过程中引入零维的氮掺杂碳点(N-CDs)作为硬模板以诱导生成小尺寸、单分散的N-CDs/PANI复合材料。结果表明:N-CDs的引入改善了PANI的分散性;N-CDs/PANI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显著提高(N-CDs/PANI的电导率是PANI的2.8倍);包覆N-CDs/PANI环氧涂层的冷轧碳钢片的防腐性能明显优于包覆PANI环氧涂层的冷轧碳钢片的防腐性能。通过氮掺杂碳点的引入成功合成了可稳定分散高导电的N-CDs/PANI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27.
通过熔融盐法制备CuCl_2插层的石墨层间化合物(CuCl_2-GICs),探讨了加热时间、反应物配比对CuCl_2-GIC产物的阶结构、表面形貌及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含有主阶为1阶的混阶石墨层间化合物和一定量的石墨;延长反应时间有助于增强插层效果;反应物配比对产物的阶结构组成影响较小.插层后的石墨发生了膨胀,在片层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CuCl_2颗粒;制备的CuCl_2-GICs中CuCl_2为非化学计量比,其中[Cl~-]离子不足.CuCl_2-GICs的电导率较石墨原料有所提升,最大提升80%.  相似文献   
228.
通过磷酸掺杂的方法增强PBI膜表面的亲水性,使PBI基底与性能优异的银纳米线良好结合。其水接触角由磷酸掺杂前的84°降低到掺杂后的28°,表明其亲水性有显著增强. 通过滴涂的方法在磷酸掺杂PBI膜表面滴涂银纳米线,制备了一系列以PBI为基底的柔性导电材料PA-PBI-Ag. 扫描电镜照片显示,银纳米线在PBI膜表面均匀分布,呈交联网络状,其导电性良好。方块电阻可低至1.2 Ω, 其耐弯曲性良好,弯折1 000次依旧保持良好的导电性. PA-PBI-Ag制备方法简便,性能优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9.
郭佳慧  汪雨  许冬雨  赵远锦 《科学通报》2023,(13):1653-1665
柔性电子是一种新兴的电子技术.近年来,随着电子材料研究的深入,柔性电子已成功地与多个学科领域结合,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与传统的刚性电子产品相比,柔性电子在轻便性、生物相容性、可穿戴性、机械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展现出极大的优势.而纤维材料作为柔性电子系统的基础结构之一,其具有质量轻、机械柔韧性好、功能性多样的优点,在柔性电子膜、纺织品、可穿戴设备等多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多种纤维制备方式中,微流控可以实现对微通道流体的精准操控,被证实可以实现多样化结构微纤维的制备.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技术工艺的革新,微流控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经济而有力的用于制造柔性导电微纤维的工具,并推动了其在柔性电子器件如传感器、储能器等方面的应用.因此,本文首先总结微流控纺丝技术在导电微纤维制备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实心结构、核壳结构及多组分结构微纤维的制备;然后,重点介绍导电微纤维在传感、能量存储、组织工程等柔性电子领域的应用进展;最后,针对导电纤维用于柔性电子领域将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30.
徐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0):7832-7835
确定苏里格气田西区低阻气层的成因机理,可更好地指导测井气层识别。依据苏里格气田西区岩心压汞、扫描电镜和测井资料,从储层目的层段电性特征研究入手,结合目前国内外对低阻油气层成因的最新认识,对该地区低阻气层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认为该区储层岩性细及微孔隙结构发育、黏土矿物附加导电性、高不动水饱和度是造成苏里格气田西区电阻率低的主要原因。这为测井识别低阻气层提供了科学依据,准确评价此类储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