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自然科学   27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41.
定向多壁碳纳米管的电化学储氢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定向多壁碳纳米管和非定向碳纳米管混以铜粉制成的电极进行了恒流充放电电化学实验,对其化学储氢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混以铜粉的定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的储氢量是石墨电极的10倍,是非定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的13倍,比电容量高达1625mA.h/g,对应储氢量为5.7%(质量分数),说明定向多壁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储氢性能。  相似文献   
142.
对钠钨青铜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3.
通过对电极和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了C/KOH/Ni(OH)2非对称电容器在活化过程中的正、负电极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表现双电层电化学行为的活性炭负极活化过程相对快速,30周循环后电极性能稳定;Ni(OH)2正极的活化是影响非对称电容性能的关键因素,活化过程中Ni3 在电极上积累,在添加剂的共同作用下,活性物质表层组成发生改变,电极的析氧电位升高,导电性改善,容量性质和快速充放电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44.
抛开了传统的电容式物料位传感器检测原理,通过对水泥、沙子、煤粉等弱导电物料特性的研究,利用电信号测量的方法设计发明了“智能数字式物位传感器”,并对物料位进行直接开关量取样、开关量输出,是物位传感器采样方法的一个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5.
纳米Ca_(1-x)La_xF_(2+x)的离子导电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苏昉 《科学通报》1993,38(3):221-221
人们对氟离子导体研究深感兴趣,是因为F~-是最小的阴离子,只带一个电荷,有利于迁移;而且氟化物形成时有相当大的自由能变化,作为隔膜材料可得高电压和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此外,氟化物结构较简单,电子电导很小,使研究离子传导的理论模型简单化。一般都采用掺杂异价氟化物的方法来提高氟离子电异率,如法国固体化学研究所对(CaF_2+YF_3)、(β-PbF_2+BiF_3)等固溶体做过研究。但对纳米氟离子导体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6.
β-AgI的电导率σ随ZrO_2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当ZrO_2以50%摩尔比掺入到AgI中时,室温电导率增加两个数量级以上,相应的激活能由纯AgI的0.54eV下降到0.35eV,电池的放电性能有明显的改善。根据离子晶体的空间电荷层理论,使用高电导层的连续沟通模型,可较好地解释σ的增强机理。  相似文献   
147.
为了改善和提高聚吡咯的溶解性和导电性能,利用化学氧化聚合法设计实验,制备聚吡咯。采用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对甲苯磺酸三种掺杂剂,通过改变掺杂剂的种类、掺杂剂的掺杂量、氧化剂的掺杂量、氧化反应时间、氧化温度等反应参数来优化聚吡咯的制备工艺。采用XRD、FTIR、SEM和四探针电导率测试仪等对产物的组成、结构和导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三种掺杂剂均可以成功制备聚吡咯,有效地改善聚吡咯的水溶性能,其中木质素磺酸钠掺杂的聚吡咯性能最佳,当木质素磺酸钠取0.002 mol、n(Py)∶n(Fe Cl3·6H2O)=1∶1.2、反应在0℃下进行16 h时,电导率最高能达到0.818 S/cm。  相似文献   
148.
为了研究各个因素对煤电学性质的影响,利用电学方法通过电学参数来反映煤电阻率的变化规律。通过采用自主研制的煤体电阻率测试系统,用实验的方法对大佛寺井田低变质原生结构煤研究了应力作用时间、应力大小、甲烷气体吸附量以及含水率对煤体电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煤体电阻率随应力作用时间先快速下降,后逐渐趋于稳定;应力越大,电阻率越小,吸附甲烷气体的量越多电阻率下降程度越大;含水率的提高也会造成煤体电阻率下降。最后基于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应力大小、应力作用时间、甲烷吸附量、含水率与煤体电阻率变化量的关联情况,从关联度可以看出应力大小是影响煤体电阻率变化的最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对于煤的导电特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9.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贵金属Pt掺杂的正极材料Li_2Pt_(0.125)Co_(0.875)SiO_4在锂离子脱嵌过程中晶格和电子结构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掺杂体系在脱嵌锂离子过程中,晶格参数和体积变化不大,充放电过程中循环稳定性保持较好,脱嵌电压也基本保持不变;Li-O键长增大,Li-O间相互作用减弱,锂离子迁移率增大.与纯相Li_2CoSiO_4相比,禁带中出现了掺杂原子Pt的d轨道电子,带隙变窄,从而提高了掺杂材料Li_2Pt_(0.125)Co_(0.875)SiO_4的电子导电性.  相似文献   
150.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La0.7Ba0.3Mn1-xFexO3化合物.研究其磁性、导电性和磁电阻效应.结果表明,随着Fe含量的增加,电阻率增加,铁磁居里温度近似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