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6篇
自然科学   15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通过对超塑性拉伸和压缩试验结果的比较,可看出其最佳超塑性变形温度、应变速度、流动应力和极限应变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2.
JD—5型多功能试验机是集静态拉伸、压缩、弯曲试验和动态预制疲劳裂纹试验于一身的一种多功能试验机。本文论述了JD—5型多功能试验机的设计思想,该机的工作原理和特色;结合实践研究中反映的大量数据、资料论证了该机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73.
74.
利用单相奥氏体及晶界碳化物+奥氏体的两种 15Cr-25Ni不锈钢,研究了晶界碳化物对室温及860℃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晶界碳化物对屈服强度几乎没有影响,但提高了抗拉强度约14%,降低材料塑性(断面收缩率)约38%,在850℃,晶界碳化物对抗拉强度没有影响,但提高了村料的塑性,其延伸率反断面收缩率分别提高约70%和58%,探讨了晶界碳化物影响拉伸性能的机制,室温下由于碳化物与基体界面结构与晶界结构不同导致与位错的不同交互作用,在高温下则是晶界碳化物阻碍晶界的滑移。  相似文献   
75.
本文采用高功率CO_2激光焊接组合齿轮;研究了激光焊缝质量与激光焊接工艺参数的关系;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齿轮激光焊缝区的微观结构;测量了焊缝区的显微硬度分布.文中对齿轮激光焊缝区的缺陷(如裂纹、气孔等)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并对激光焊接试样作了拉伸和弯曲试验.  相似文献   
76.
本文报道将单纤维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室中以一特制装置拉伸,研究棉纤维形变和断裂形态学。摄取了形变和断裂过程的连续显微照片。了解到拉伸纤维裂缝的发生、生长和传播过程,和两种主要类型裂缝的形态学结构,这两种裂缝分别是由于纤维原纤间的分离和原纤或/和原纤束的断裂而引起的。文章从高聚物断裂物理探索了棉纤维拉伸形变和断裂机理。  相似文献   
77.
本文通过电镜动态拉伸和冲击断口形貌,研究了热轧15MnMoVNRE钢粒状贝氏体组织对塑韧性影响的因素。结果表明,在外力作用下,该钢粒状贝氏体组织中裂纹萌生及扩展,主要是在铁素体基体中进行。(M—A)岛的存在阻止裂纹的扩展,并使其改变方向,对塑韧性有利。但如果奥氏体岛分解成珠光体,则对塑韧性不利。  相似文献   
78.
在相衬实验中,设相板中心波长使相板有π/2的相移,通过理论分析,得到:(1)单色光波长偏离相板中心波长越远,相衬像对比度越低;(2)准单色光相衬像对比度与谱带宽度及准单色光波长与相板中心波长偏移量有关;(3)在一定条件下,白光相衬像的光强分布与相应的单色光相衬像的光强分布一致.若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可使像对比度取最大值.实验结果与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79.
爆炸荷载作用下地下结构抗层裂钢板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某飞机洞库的抗层裂钢板进行有效地设计,基于层状介质中一维应力波的传播理论,给出了脉冲荷载作用下地下结构混凝土中的应力历史计算方法。通过算例研究了混凝土中应力波的传播规律,揭示了混凝土-钢板层状结构抗层裂的相互作用机理,可为地下结构的抗层裂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have been widely researched and have the maximum species besides hydrocarbons. In the 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work, many scientists pay attention to the organic silicon compounds that have vari-ety reactive functional groups[1,2]. The difunctional disi-lanes are very active; they could react with not only the compounds containing reactive hydrogen atoms, but also the reactive polymers. Therefore, the disilanes with di-functional groups could be used as disilane subst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