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1篇
自然科学   249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因子分析方法研究青海盐湖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青海盐湖水化学类型主要为硫酸镁盐型,盐湖卤水发育程度较深,没有碳酸盐型,K、Na、Mg//Cl、SO4-H2O是青海盐湖卤水的主要化学平衡体系等,这与青海盐湖的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32.
西藏措勤地区的下白垩统岩石地层单位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在1:100万日喀则幅区调中将措勘地区划分为两个地层小区,各自建立了下白垩统的岩石地层系统.作者根据在该区测制的下白垩统连续地层剖面及相关地质调查,认为这两个地层小区并不存在;建议在措勤地区建立统一的下白垩统岩石地层系统,从下至上划分为则弄组、多尼组和郎山组.  相似文献   
33.
羌塘盆地中晚侏罗世旋回地层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羌塘盆地是中国海相侏罗系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对该套地层开展了旋回地层学研究,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羌塘盆地中上侏罗统至少存在四种旋回类型,即沉积旋回、古生物旋回、地球化学旋回和磁化率旋回,并按级别将低频旋回划分为3个旋回级次.其中一级旋回是由顶底不整合面限制的一个总体向上变粗变浅的充填序列,持续时间为48 Ma;二级旋回显示为大型的海进-海退旋回,旋回的时间跨度为27~29 Ma;三级旋回显示为向上变粗或向上变细的不完整旋回,旋回的时间跨度为7~14 Ma.古生物旋回、地球化学旋回(碳氧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和磁化率旋回与沉积旋回具有良好的响应,并与特提斯同期低频旋回具有很好的对比性.  相似文献   
34.
塔里木盆地塔中和满西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地震、钻井、测井、岩芯及分析化验资料,将塔里木盆地塔中和满西地区石炭系划分为3个地震地层层序与6个沉积层序,其中CⅠ与CⅡ层序为Ⅰ型层序,CⅢ~CⅥ层序为Ⅱ型层序.与标准的Ⅰ型层序比较,区内Ⅰ型层序低位体系域以河流沉积体系为特征,缺失盆底扇、斜坡进积复合体等深水沉积体系;Ⅱ型层序中陆架边缘体系域不发育,主要的沉积体系以浅水碳酸岩台地和海岸平原为特征.石炭系早期层序形成在起伏不平的剥蚀面之上,以填平补齐的充填沉积为主,中后期层序则发育在宽阔平坦的盆地内.这种层序格架明显不同于被动大陆边缘经典型的层序格架,反映了稳定地块内坳陷性盆地的层序特点.  相似文献   
35.
利用石油勘探数据库中的岩性分层数据,通过使用地层划分和曲面拟合方法,构造了数值试井分析的求解区域.根据实际的井位得到数值解的计算网格,从而使数值试井更接近生产实际,为油藏的精细描述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36.
针对多层非均质油藏地层之间压力不平衡的特点,建立了多分支井半解析产能预测模型,分析了双分支井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分支之间存在干扰,分支夹角越小产能损失越大;两个分支所在地层的条件差别越大,产能高的分支越不易发挥最大潜力,从而影响总产量;井筒中摩擦压降和汇合点处的压力损失对分支井的产能的影响不大。因此,在设计双分支井时,应尽量增大分支之间的夹角,分支汇合点尽量远离油层;分支井的井底流压不大于任何一个分支处的地层压力;两个分支应尽量选取生产压差接近的油层,这样就可以使两个分支都能发挥产能潜力。  相似文献   
37.
针对河道砂体横向变化快而难以有效刻画评价的问题,综合应用分频检测、相位调整、地层切片及地质体雕刻等技术对南图尔盖盆地SA区块上侏罗统阿克萨布拉克组河道发育特征及期次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分频方法检测出目的层段可能存在的两期调谐厚度不同的河道沉积体;然后,采用波阻抗分析和90°相位转换,揭示目的层段地震负振幅与河道砂岩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最后,在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内制作等时地层切片的基础上,通过河道沉积特征及典型地层切片振幅的单井标定分析,识别并分期刻画出两期不同类型的河道砂体。结合河道弯度、宽厚比及储集体积等参数综合分析认为,早期河道具有低弯度曲流河特征,晚期河道为具有平直河特征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且早期河道储集体积明显高于晚期河道。  相似文献   
38.
【目的】为了解岩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以及地下水成分的来源。【方法】以广西果化镇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7月共采集地下水样品21件,运用Gw_chart软件制作水化学Piper三线图,结合R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研究区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型水,Ca2+和Mg2+为地下水中主要阳离子,HCO-3和SO2-4为地下水中主要阴离子。HCO-3与Ca2+,Na++K+与Cl-,SO2-4与Mg+2、Ca2+,相关性较强,它们经历了相似的化学反应过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3个主成分,共解释了91%的方差,可以很好地代表原始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3个公共因子,共解释了86%的方差。【结论】自然因素水-岩作用为水化学元素特征与来源主导因素,人类活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为保护漓江流域水环境及揭示区域碳酸盐岩风化过程提供基础数据及科学支撑。【方法】通过收集一个水文年漓江干流典型断面的水样,并进行水化学分析来研究水体中离子化学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漓江两个断面水化学类型都为Ca-HCO_3型,河水主要离子组分受到水岩作用的控制。两个断面对比来看,上游大面圩(DM)断面受到部分降雨输入的影响,而下游普益(PY)断面受到更加强烈的碳酸盐岩风化作用的影响。漓江两个断面HCO_3~-、Ca~(2+)离子浓度表现出雨季小于旱季的现象,主要受到雨季降雨和流量增大的影响,而SO_4~(2-)、NO_3~-、Cl~-离子浓度出现雨季大于旱季的现象,则主要受到农业活动、城市排污的影响。此外,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漓江碳酸盐岩风化受到外源酸的影响,进而影响岩溶风化碳汇效应的评估。【结论】漓江典型断面水体优势离子(HCO_3~-、Ca~(2+))变化特征主要受到地质条件的控制,岩溶作用强度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SO_4~(2-)、NO_3~-、Cl~-离子则受到不同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变化。  相似文献   
40.
设计了一种基于动态3D油藏地质模型的新型测井分析平台,该平台将传统的油藏描述、专家系统和知识库进行有机融合,可改变传统的测井分析模式。具体包括:(1)利用地震成果资料和区域测井资料自动构建3D油藏地质模型,且根据需要自动生成平面图件,以使解释人员全面掌握目标井所在的区域信息,为解释人员提供感性认识;(2)通过邻井自动对比技术自动生成目标井成果,为分析人员提供初步的解释结果;(3)测井分析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细化测井分析;(4)系统依据分析结果自动更新区域3D地质模型,为下一口井解释提供参考。由于3D模型直观地反映地层特性、地层分布特征、油气分布状态等,能够使测井分析家更好地把握目标层特性,提高解释符合率。最后验证了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