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2篇
自然科学   89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6 毫秒
61.
姚佳  王剑楠  于颜豪  杨罕  徐颖 《科学通报》2012,(15):1362-1366
自然界中,水稻叶表面具有对水滴的各向异性滚动特性.正是由于这种优良的特性在功能表面、微流体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水稻叶仿生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虽然最近有研究者成功地仿生了水稻叶的微结构和功能,但是技术手段比较复杂,也不能进行大面积制备.采用一种二次转写的方法来制备仿生水稻叶表面.所制备的表面能精确复制天然水稻叶表面的微纳结构,并能表现出良好的静态超疏水性.在动态疏水性方面,仿水稻叶表面也体现了非常明显的各项异性滚动特性.系统的测量表明平行叶脉方向和垂直叶脉方向的滚动角分别为25°和40°.这一技术快捷、可靠、无需昂贵的设备和复杂的工艺,实现了水稻叶大面积快速制备,在仿生功能表面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水平管降膜换热器具有热质传递效率高、阻力小、结构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等传统领域及能源利用的节能减排领域。降膜换热器内部发生复杂的流动及传热传质相互耦合过程。介绍了实验及模拟研究手段的进展,综述了不同操作参数(气体温度、流向及流量,溶液流量、温度及浓度,内部媒介流量及温度等)与结构参数(管径、管间距等)对水平管降膜管间流型、液膜厚度与润湿性等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对蒸发传热特性、吸收传热传质特性等换热器性能的影响规律,包括整体性能和局部微细特征,为水平管降膜换热器的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支撑。指出在不同气流特征以及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多维度的局部流动与传热传质性能的耦合影响规律以及强化换热手段会是水平管降膜换热器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63.
64.
65.
研究二阶非线性椭圆型偏微分方程-divA(x,u, u)+ B(x,u,u)=μ,在可控增长结构条件-A(x,z,η)·η≥λ|η|p-A|η|p*-1,D|A(x,z,η)|<A1(|η|~(p-1)十|z|p*(1-1/p).|B(x,z,η)|≤A(|η|p(1-1/p*)+|z|p*-1)下,应用 Moser迭代法得出弱解的局部极值原理,并进一步得出弱解的内部估计和全局估计.  相似文献   
66.
利用XPS、ATR-FTIR等手段来研究DMF预溶胀涤纶经电晕放电处理后的表面结构性能.结果表明:电晕处理后表面引入了氧元素;表面晶区下降,非晶区含量提高,经长时间处理后,各含量与原样接近.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利用图象处理技术研究了Sn-Pb合金钱民铜润湿性的方法,提出了联机的图象特征提出算法和润湿参数求取算法,给出了Sn-Pb/Cu润湿特性在直流电影响下测试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68.
王念民 《科技信息》2007,(13):213-213
小窑采空区积水,构造及陷落柱导含水,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另外小窑无序开采,越界开采,造成民用建筑物裂缝等问题日益突出。查明小窑采空区的具体位置,确定构造及陷落柱的富水性,为煤矿井下开拓及安全生产提供地质依据。电法勘探中的瞬变电磁技术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对小窑采空区的勘察中有独到的应用。  相似文献   
69.
任平社  刘军 《科技信息》2012,(30):25-25
为了使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教学改革紧密结合,本文结合创新教学提出把大学生运动处方系统应用和动态可控式教学结合起来,试验结果表明两者的结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项目的选择,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掘学生的运动能力,并使教学工作朝着预定的目标发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和技术的掌握。  相似文献   
70.
舒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七矿-25水平九层回采工作面通过注浆技术和可控疏放水技术的应用,成功的解除了空区水对工作面的威胁,解放了20多万吨的可采储量,为企业创造了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