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6篇
自然科学   11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中国辽宁的西部两度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目光聚集的焦点地带,中国科学家先后公布的两项化石方面的研究成果———辽宁锦州首次发现真正会飞的恐龙化石、辽宁朝阳新发现一种原始鸟类化石,使得鸟类的恐龙起源学说获得了关键性证据,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外的化石专家惊叹辽宁西部盛产如此丰富多彩的热河动物群化石,辽宁西部正成为全世界知名的“恐龙之乡”。事件:中华神州鸟与原始热河鸟化石7月22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举行新闻发布会称,今年春天在辽宁锦州义县发现了一块真正“会飞的恐龙”化石——中华神…  相似文献   
82.
甘肃靖远煤田早中生代植物化石组合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3.
本文将热化学闭路循环原理用于二氧化碳分解过程,提出了一种二氧化碳闭路循环分解制取C和O2的五段法,对组成循环的五个反应分别进行了工艺条件试验,并对反应的有关固定产物进行了x-射线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此循环的可行性,提出本方法循环操作的示意图。本方法将为解决由二氧化碳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变废为宝提供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4.
自贡恐龙骨骼中U的超高异常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华 《科学通报》1993,38(16):1498-1498
1 引言四川自贡大山铺中侏罗世的恐龙化石群,由其在不足2800m~2的砂岩体中,共挖掘出不同种类的恐龙(蜥脚类为主,肉食龙、剑龙和鸟脚龙为副)及蛇颈龙、翼龙等古脊椎动物化石数百件,其中完整和较完整的骨架不下20具。恐龙大的可长达20余米,小的不足1.5m。如此壮观宏伟的恐龙群窟实属罕见,自然引起国内外众多地质和古生物学家的关注。特別是对造成如此大规模的恐龙集中死亡或埋藏的原因和条件;对恐龙群体是正常死亡还是异常不幸的遭遇等研究课题的探讨,更使人深感兴趣。  相似文献   
85.
华北陆台北缘东段“小壳化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允平 《科学通报》1993,38(17):1630-1630
近年来,华北陆台北缘发现了分布近2000km长“小壳化石带”的报道,在我国北方地学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尽管古生物学家对其是否可称为小壳,或是否化石还有不  相似文献   
86.
古代深海遗迹化石群落在沉积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晋慧娟  李育慈 《科学通报》1999,44(2):123-130
古代深海沉积,尤其是巨厚浊各岩系和复理石相均伴生着极丰富的遗迹化石,这些遗迹群落则成为恢复沉积环境和重建古地理格局的有效标示。重点阐述:(1)深海环境遗迹化石形成的特殊性及其组合特征,进而确认浅水和深水遗迹群落共生于一个沉积序列是判识浊流沉积层序的古遗迹学标志:(2)利用遗迹化石恢复古海水深度,含氧状况和沉积速度等环境指标的思路和方法;(3)深海遗亦相在环境解释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7.
88.
早在工厂及世界化石燃料市场出现之前很久,人类就已经开始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这个新结论是以冻结在南极冰块中的远古空气样本作为基础而得出的。在有两千年历史的冰芯中,气泡中竟奇迹般地含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其中,大量甲烷中所含有的碳同位素,跟木头、  相似文献   
89.
Ginkgo is a very important gymnospermous genus that has only one surviving species, Ginkgo biloba L. As a so-called “living fossil“, wild Ginkgo was found only in China, but it once flourished well and had a world-wide distribution in the Mesozoic. The earliest Ginkgo has been known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based on ovule-bearin gorgans. In th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Ginkgo was one of the dominant gymnosperms in floras and possibly one of the coal-forming plants in North China. During the Early Tertiary, it reduced to a circumpolar distribution in the North Hemisphere; only a few reported from the South Hemisphere. From the Pliocene onwards, the Ginkgoales has been represented by the extant monotypic “living fossil“ Ginkgo biloba.  相似文献   
90.
An angiosperm compression flora is found in Palaeogene from Lanzhou Basin and the cuticular analysis of Populus davidiana Dode in the flora is carefully made. Furthermore, the fossil cuticle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pidermal structures of extant Populus leaves growing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i.e. moist, semimoist, and semiarid to arid climatic regions. The present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mature leaves of P. davidiana show leaf size from big to small, leaf cuticles from thick to thin and anticlinal walls of epidermal cells from faintness to clarity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lattudes of the plant distributions, the climatic variation from moist to arid,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from more to less and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from high to low. The fossil P. davidiana differs from the specimens collected from Shandan in semiarid to arid climatic regions but closely resembles the Wushan leaves in a semi-moist climatic area in a lot of features. In a word, the new research may reflect that the flora lives in a semi-moist climatic environment. The present discovery of compression of Paleogene Populus davidian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ing vegetation types,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during the primal uplifting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