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自然科学   2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12.
《安徽科技》2008,(10):30-31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助力“神七”舱外航天服研制:“神七”舱外航天服的研制要求在类太空环境的试验舱中经过很多关检测。其中,合肥科学岛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制的舱外航天服试验舱液氦系统就模拟出低温真空的空间环境为航天服把关。  相似文献   
13.
简述压载舱涂层新标准对中国船舶行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压载舱涂层的失效及表现、涂层检验等问题,分析船舶压载舱内腐蚀失效涂层状况与检验要求的关系,并对涂层失效的对策和涂层恢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建设》2008,(11):54-54
9月27日,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穿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缓缓开启轨道舱舱门后出舱,面向摄像机挥动右手致意,并向地面控制中心报告:“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问好!请祖国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茫茫太空他的声音清晰地传来,中国飞天宣言令世界为之激动。  相似文献   
15.
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题:中华民族的历史性一步人类航天史将记下这样一个瞬间: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从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这是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跨越。  相似文献   
16.
FAST工程采用柔索悬吊方案,利用六根支撑索拖动30t重的馈源舱在百米尺度空间内运动,并将馈源瞬时定位于毫米级精度位置。因此,馈源舱的主要执行机构-Stewart平台必须克服制造误差、刚度变形、测量误差以及外界扰动耦合的影响,实现馈源的定位精度要求。本文分析了Stewart平台的结构、机构、工作原理及误差来源,针对前期的精度标定提出了测量及误差补偿方案,研究内容对于FAST工程大科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田瑞娜 《科技信息》2013,(18):410-411
民用飞机电子电气设备舱是民用飞机电子电气设备的集中布置区域,是民用飞机的核心区域,电子电气设备舱布置是民用飞机设计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民用飞机电子电气设备舱布置的原则和影响因素,为民用飞机电子电气设备舱布置提供了设计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上集回顾】一辆公交车在B区被劫,考官竟出乎意料地让四多和三毛参加危险重重的营救任务!刚通过首轮甄选的他们能顺利完成任务吗?千钧一发,临危受命10分钟后,包括四多三毛在内的多名武装特警已将案发现场死死围住,任劫匪插翅难飞!  相似文献   
19.
当代出舱活动技术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出舱活动技术有多种分类方法和广泛用途,并需使用气闸舱、舱外航天服等一些先进而复杂的硬件设备.40多年来.经过苏联/俄罗斯、美国等国的专家的不断开发.出舱活动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俄美两国在出舱活动系统方面各有特色,在出舱训练技术方面也各有千秋.中国航天员将进行首次出舱活动,成为世界上第3个完全独立实现出舱活动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导致7名宇航员丧生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已经过去了2个月,关于失事原因,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综合国外媒体的追踪报道可以看出,失事原因的焦点越来越向航天飞机的左起落架舱集中,尽管造成事故的元凶是保温板还是宇宙垃圾,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是起落架舱的温度异常却是最先暴露的疑点。从保温板到隔热瓦,一个是对外燃料箱的低温保护,一个是对重返大气层时高温的防护;保温板脱落于飞离大气层之前,留下的祸根危害于重返大气层之后,这一前一后再次验证了起飞与着陆是航天飞机最危险的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