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4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自然科学   29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安徽科技》2006,(5):31
本刊讯 春播之际,“国家粮食丰产工程示范县”南陵县大力开展“沿江双季稻直播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实施与应用。南陵县科技局和县农技推广中心确定了2000多亩水稻田示范区,筛选出适合直播栽培技术的“浙辐991”、“早籼15”、“皖稻143”等水稻新品种进行推广与应用;并邀请专家,结合春播特点,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示范区群众。  相似文献   
92.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以培矮64S为母本、9311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因其丰产性和米质较好,几年来,已经成为许多地方单季晚稻的一个主栽品种。为了更好地指导面上生产,本研究在开展“两优培九”特征特性及其相关栽培技术试验观察的基础上,从移栽密度与施肥技术人手,对单季晚稻“两优培九”的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3.
温光对水稻抽穗后剑叶衰老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不同温光组合下水稻衰老和籽粒灌浆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灌浆期间高温促使水稻剑叶的衰老加快;同时籽粒灌浆加速,有效灌浆期缩短,籽粒充实度降低.实验还表明,同一穗中弱势粒受到的温光影响比强势粒要显著.遮荫能减缓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下降速度,延缓叶的衰老,但遮荫同时会造成光合作用减弱,籽粒充实度不够.籽粒灌浆速度主要受温度调控,但前提条件是需有充足的光照。  相似文献   
94.
用扫描电镜对转BADH基因水稻52—7及其受体亲本中8第三叶表面气孔器进行了比较观察。发现了52—7气孔器形态、气孔器乳突及某些气孔性状发育不全的现象;叶缘、叶腹面和叶基部气孔器的乳突及气孔器蜡质的发育分别早于和快于叶中、叶背面和其它部位;52—7不同部位气孔器乳突数的多少、气孔器乳突的位置及气孔器蜡质的发育情况与BADH基因的转入无关,而叶缘和叶中气孔器乳突数的差异及明显的边缘效应优势与BADH基因的转入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盐胁迫对冀东滨海稻区优良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高的土壤含盐量是盐碱地发展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冀东滨海稻区有丰富的地下咸水资源,但因矿化度过高而不能用于农田灌溉,加之天早淡水资源短缺,从而限制了盐碱地的水稻种植面积,如果从现有的优良水稻种质资源中筛选出耐盐性强的品种,作为耐盐育种提供亲本材料或直接用于生产,对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是最经济而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6.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红壤性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淹水培养方法,研究了在红壤性水稻土中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后氮素转化的规律.土壤溶液中NH^ 4-N主要集中出现在施肥后63d内,最高浓度出现在第7d,尿素和硫酸铵相差不大,都在252~256μg N/g soil之间;添加有机秸秆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来增加土壤肥力,在施肥后期发挥肥效作用.  相似文献   
97.
赵华燕  沈庆喜  吕世友  王台  宋艳茹 《科学通报》2004,49(14):1390-1394
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AOMT)是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 从水稻(Oryza sativa L ssp japonica)中分离了CCoAOMT基因家族的3个成员OsCOA1, OsCOA20OsCOA26. 序列分析表明, OsCOA1基因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 OsCOA20OsCOA26则具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 这3个基因与其他植物同类CCoAOMT氨基酸同源性较高, 达75.43%, 并具有CCoAOMT基因特有的保守序列元件. 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 OsCOA1与玉米中CCoAOMT具有较近的亲源关系, OsCOA20和OsCOA26则属于另一分支. Northern印迹和组织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3个基因的mRNA在水稻的各组织均有积累, 在幼叶的厚壁组织和维管束大量表达, 说明该基因家族的3个成员与水稻的木质化进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8.
利用安全性转基因技术中的共转化法, 将分别含有p13W4双元载体(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gus报告基因以及反义蜡质基因片段)和p13W8双元载体(无潮霉素抗性基因和gus报告基因, 只含有反义蜡质基因片段)的根癌农杆菌以1:9的比例混合导入超2-10高产水稻新品系中, 获得34棵转基因植株. PCR分析转基因T0代植株, 结果显示, 有15株是共转化植株, 共转化率为44.1%. 利用p13W4双元载体上的gus报告基因从T1代种子中淘汰具有报告基因及抗性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后代, 再利用PCR检测从T1代植株中获得只有反义蜡质基因的植株. Southern blot杂交分析证实, p13W8双元载体T-DNA已整合进入无抗性标记及报告基因的转基因后代基因组中. T2代成熟种子直链淀粉含量分析显示, 转基因植株糙米直链淀粉含量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幅度最大的比对照降低28.61%. 由于获得的转基因后代只有目的基因而无抗性选择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 而且水稻中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已降低, 它们既可被用于筛选软米材料, 也可视为是能够用于其他水稻稻米食味品质改良的水稻新资源.  相似文献   
99.
水稻半矮秆基因sd-g的精细定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矮秆基因的发掘、研究和利用是水稻株型改良育种和植物生长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利用新桂矮双矮与02428杂交产生的F2群体对sd-g进行了精细定位. sd-g基因首先被定位在水稻第5染色体上微卫星标记RM440和RM163之间, 遗传距离分别是0. 5和2.5 cM. 为了进一步精细定位sd-g基因, 利用已经公布的水稻基因组序列, 在sd-g基因附近区域寻找微卫星序列并发展新的标记, 在RM440和RM163之间发展了9个微卫星标记. sd-g基因被进一步定位在SSR5-1和SSR5-51之间, SSR5-1与sd-g之间距0. 1 cM, SSR5-51与sd-g之间相距0. 3 cM, 而SSR418与sd-g表现为共分离. 以此为基础, 构建覆盖sd-g基因区域的BAC重叠群, sd-g基因被定位在AC105319约85 kb的区段上, 这为sd-g基因的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
使用染色体步移(Genome walking)法,从籼稻(Oryza sativa subsp.indica)桂朝2号基因组中克隆到长度为471bp的水稻精细胞优势表达基因RSSG8的启动子片段R8PN,并进行了全序列测定和分析.该段序列中含有3个CAAT-box,6个Gobox和多种植物顺式作用元件,但没有发现典型的TATA-box,推测为一种特殊的启动子结构,为了鉴定RSSG8基因的基本启动子元件,将二条长度不同的5’端侧翼区缺失体(分别长471bp,260bp)定向插入载体pBI121中,取代原有的CaMV 35S启动子,构了驱动报告基因GUS的植物表达载体pRGUS1,pRGUS2,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法转化烟草叶片和花粉,快速鉴定启动子片段中起关键作用的区域,结果显示两个缺失片段都能启动GUS的表达,可以初步判定这两个片段具有启动子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