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自然科学   143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  相似文献   
42.
新闻图片     
《世界博览》2014,(8):30-35
正~~  相似文献   
43.
在概述手机二维码的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二维码在资源定位、OPAC信息检索、链接门户网站、服务引导、身份认证、信息查询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手机二维码应用于图书馆的优势及做法。  相似文献   
44.
基于Android手机音乐播放器的设计与实现,俨然成为当今设备研发和制造商家关注的重点对象,播放器的界面采用了UI的数据模型不但设计的机构人性化、智能化以及终端化,并且系统占用的CPU较小,采用复帧传输技术减少冗余的杂音。在整个设计流程中不仅包括界面结构的设计并且在软件应用程序功能上都进行了优化设计改造,保证播放器的使用满足大部分人群的需求。  相似文献   
45.
为了提高手机遥控爆炸装置还原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解决还原装置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即手机提供给振子、扬声器等功能部件的电流能否直接起爆电雷管,基于不同型号手机,用手电筒灯泡作为指示元件,制作系列模拟爆炸装置针对起爆可靠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确定个别智能手机和山寨手机可以直接起爆电雷管,低端蓝屏手机需要连接放大电路才能起爆电雷管。  相似文献   
46.
废弃手机锂离子电池机械破碎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废弃手机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抗压、抗拉、抗弯、抗剪、抗冲击破碎力学性能。选择以水为介质的湿法冲击式破碎机对其进行破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手机锂离子电池各组分的结合方式易于破碎解离,属韧而软的塑性材料;弯力、剪切力、冲击力有利于实现锂离子电池的破碎;钴酸锂、碳素材料主要富集在粒度低于0.250 mm的破碎产物中,而塑料外壳、隔离膜、铜箔、铝箔等物质主要富集在粒度高于0.250 mm的破碎产物中;钴酸锂在粒度为0.075~0.125 mm的破碎产物中富集,其Co质量分数为36.58%;碳素材料在粒度为0.125~0.250 mm和低于0.075 mm这2种破碎产物中富集,其质量分数分别为73.39%和72.65%;湿法冲击破碎可以有效实现废弃手机锂离子电池的选择性破碎。  相似文献   
47.
<正>2014年9月3日,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召开了一年一度的百度世界大会。除了举办一些必要的高峰论坛外,百度公司还在大会上发布了4款自主研发的产品——BaiduEye、百度筷搜、百度酷耳和小度机器人。在这几款产品中,唯有百度筷搜是在毫无前人经验的情况下自主设计、研发并制造的,它的出现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百度筷搜是一款智能搜索外部设备,简单来说,它是能检测油质优劣和水酸碱度、甄别食材安全、帮助用户清晰掌握食品信息的智能筷子。  相似文献   
48.
《世界博览》2014,(15):8-8
盛极而衰,物极必反。这话用在三星身上恐怕再合适不过了。这家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最近出现了利润下滑。三星公司表示,该公司最新一个季度的利润可能同比萎缩25%,原因之一是来自中国厂商的激烈竞争。在过去一年间,凭借着几乎没有利润可言的设备,小米和华为等企业已经大幅增加了中国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49.
陈燕凤 《科技信息》2012,(16):144-145
FDTD算法是K.S.Yee于1966年提出的直接对麦克斯韦方程作差分处理来解决电磁脉冲在电磁介质中传播和反射问题的算法。本文研究了手机辐射产生的机理,利用FDTD法来分析手机辐射场,并就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0.
自第一代手机“大哥大”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中国通讯产业发展已走过了足足30个年头。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这是走向成熟的3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值得回味的小半生;而对于现代通讯市场而言,人们只能感叹:几经轮回。浪花淘尽英雄,时间面前,没有谁能够成为永恒的霸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