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1篇
地球科学   66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沙漠化灾害监测评价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分类编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熙章  吴薇 《中国沙漠》1994,14(1):41-44
介绍本系统空间数据分类编码设计方案、原则及其特点,探索沙漠化灾害监测评价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分类与编码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途径,为沙漠化灾害信息的计算机存贮、管理、识别及提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
沙漠化评价基本理论初探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沙漠化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紧密联系。沙漠化研究内容决定其评价内容。沙漠化地图的合适信息负载量,决定各种比例尺的沙漠化评价指征的详细程度,也决定沙漠化分级数与分类数。分级数的下限是沙漠化允许值。  相似文献   
23.
李森  董光荣 《中国沙漠》1994,14(2):55-63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是我国沙漠化强烈发展的地区之一。根据“一江两河”综合开发部署和沙漠化的实际状况,制定了本区沙漠化防治的目标、对策和治沙工程布局。“八·五”、“九·五”期间治理沙漠化土地8.46万ha。治沙工程实施后,综合效益指数将比1990年提高33.7%,系统功能状况与效益水平在整体上提高1/3。  相似文献   
24.
为确定沙漠化对高山嵩草草甸植被组成、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了解高寒区草甸沙漠化的原因,选择西藏那曲安多县南部沙漠化严重区域为调查区,按照沙漠化的不同程度设置样地,系统调查了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草甸的植被变化,结果表明: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区的植被与轻度沙化草甸有显著的差异;在中度和重度沙化区,高寒草甸的建群种高山嵩草已被家畜不喜食或更具抗性的植物种所取代,而在极重度沙化的流动沙丘上无植被生长;从过牧的退化草甸到半流动、流动沙丘,植物种多样性呈显著的降低趋势。轻度沙化草甸物种数、个体密度和丰富度指数最多;中度沙化草甸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大,而优势度指数最小;在沙化过程中,高寒草甸的植被盖度显著下降,地上生物量也在下降,虽然轻度、中度和重度沙化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极重度沙化区,但前者之间却无显著差异。地下根系生物量也呈显著下降的趋势。过牧是造成高山嵩草草甸沙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5.
 采用可以有效控制环境因子的室内土壤培养试验,初步研究了科尔沁沙地30种植物叶凋落物的CO2释放量及释放速率。结果表明:①在28 d培养期内,不同植物叶凋落物释放的CO2量差异很大,其中,多年生植物叶凋落物CO2释放量平均值大于一年生植物,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禾本科植物叶凋落物CO2释放量平均值明显小于其他植物,二者之间呈显著差异。②在28 d培养期内,不同植物叶凋落物每四天CO2释放速率差异很大。一年生与多年生植物叶凋落物28 d内每四天释放CO2的速率无显著差异;禾本科与其他植物叶凋落物每四天释放CO2的速率在培养的前16 d差异呈显著,而后差异消失。③植物叶凋落物的全碳含量,氮含量,C/N,灰分/N及灰分含量不同造成CO2释放量及释放速率的差异。叶凋落物28 d释放CO2的量与叶凋落物初始碳含量及灰分含量均无相关关系,与叶凋落物初始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凋落物C/N及灰分/N呈显著负相关。叶凋落物培养期内每四天释放CO2的速率与叶凋落物初始碳含量无相关关系;叶凋落物0\_20天释放CO2的速率与叶凋落物初始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凋落物C/N呈显著负相关;叶凋落物9\_28天CO2释放速率与灰分/N呈显著负相关;培养后期(17\_28天)的CO2释放速率与灰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6.
以达拉特旗西南部的高头窑镇为研究区域,以达拉特旗1987、1995、2000和2003年四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在3S技术支持下,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获得1987-2003年来四个时期的沙漠化动态变化数据,分析了高头窑镇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的沙漠化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近20年来,沙漠化土地处于发展-发展-逆转的过程中。研究区是典型的荒漠草原区,草原在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始终占有绝对优势,农田、林地和高盖度草原的面积变化较大,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主要表现为各种沙丘类型之间的转化、各种草原类型之间的转化和草原与固定沙丘之间的转化。1987-2000年期间,草原和林地的退化是导致沙漠化严重发展的主要原因。2000-2003年间,土地类型之间的转化表现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林地向草原的转化,这种转化有利于沙漠化的逆转。可见,在高头窑地区,草原的退化是导致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沙漠化的治理方面,应该合理利用草原,防止过度放牧,大力倡导退林还草。  相似文献   
27.
人类活动改变了下垫面的自然性质森林覆盖面积减小,坡地、干旱地植被遭破坏,海洋被石油污染.下垫面自然性质被破坏的直接结果,是气候变干旱,土地沙漠化加剧,风沙尘暴增多.  相似文献   
28.
地震与沙漠化和沙尘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漠主要是由于气候干燥而形成的 .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 ,遇到强烈的大风 ,天气就容易形成沙尘暴 .大地震在地表造成的岩石、土层破裂和沙土颗粒粘聚性的破坏加剧了地表的沙漠化 ,为沙尘暴的形成进一步提供了物质来源 .在全球范围内 ,除了北非和阿拉伯半岛大沙漠中无强震外 ,其他诸如前苏联、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美国、中国、澳大利亚以及南美的沙漠中都曾有大震发生 .有的沙漠边缘与山脉交接处为大震多发带 ,有的沙漠内部就有大震活动 .在中国也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 ,而且沙漠逐渐向平原区和城市逼近 .如华北平原的一些局部地区已形成沙漠…  相似文献   
29.
中国北方沙漠化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5,自引:5,他引:6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沙漠化问题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愈来愈深刻,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作为沙漠化问题极其严重的国家,我国在对沙漠化的认识及治理上,经过多年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本文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就中国北方沙漠化的成因、发展过程、灾害评价及防治机理等方面做一简单探讨,以便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沙漠化研究工作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0.
藏北高原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董玉祥 《山地学报》2001,19(5):385-391
作为青藏高原主体的藏北高原是我国土地沙漠化三大分布区之--青藏高原分布区的代表性地域,是研究现代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形成机制的重要地区。本文从沙漠化土地的类型、面积与分布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藏北高原土地沙漠化的现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探讨了该区现代沙漠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藏北高原是我国重要的沙漠化土地分布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大、类型多、程度重、分布广、危害重,其形成与发展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自然过程与人为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气候变化是其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