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64篇
  免费   1525篇
  国内免费   871篇
医药卫生   41560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500篇
  2022年   364篇
  2021年   476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559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525篇
  2016年   680篇
  2015年   809篇
  2014年   1534篇
  2013年   1593篇
  2012年   1998篇
  2011年   2198篇
  2010年   2242篇
  2009年   2040篇
  2008年   2170篇
  2007年   2215篇
  2006年   2061篇
  2005年   2128篇
  2004年   2118篇
  2003年   2070篇
  2002年   1920篇
  2001年   1739篇
  2000年   1363篇
  1999年   1293篇
  1998年   1130篇
  1997年   954篇
  1996年   903篇
  1995年   794篇
  1994年   672篇
  1993年   361篇
  1992年   346篇
  1991年   273篇
  1990年   212篇
  1989年   245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1.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6年5月,笔者单位收治烧伤治疗中晚期出现感染性湿疹样皮炎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0~72岁。烧伤总面积1%~15%TBSA,深Ⅱ、Ⅲ度。患者入院后创面周围皮肤发红,之后1~3d发红区域出现密集小丘疹,有严重瘙痒感。其中5例患者皮疹遍及全身,另有3例患者丘疹转化成水疱,有渗出、糜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2.
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与脓毒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烧伤延迟复苏时CDl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的变化,分析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选择烧伤面积大于30%TBSA的25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于伤后1、3、7、14、28d取外周血,其中7例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脓毒症,于脓毒症发生后连续2d亦取其外周血。另取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3、7、14、28d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分别为(15±6)%、(74±5)%、(264±17)%、(284-16)%、(474-16)%,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924±10)%,P〈0.01];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后1、2d,该指标亦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及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7、14、28d(P〈0.01)。脓毒症患者TNF—d检出率及TNF—α、IL-10浓度,均高于非脓毒症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5或P〈0.01)。伤后1、7、28d,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与IL—10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9963、-0.7459、-0.8474,P〈0.01)。结论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促炎性介质释放量增加,并发脓毒症时则更为严重。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可作为动态检测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3.
HPLC法测定大青膏中大黄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青膏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VP-DOSC18柱、甲醇-0.1%磷酸(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大黄素进样量0.08μg~0.40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7%,RSD为1.01%。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可靠,精密度高,可用于大青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4.
应激性溃疡(Curling’s)是烧伤并发症之一,我科近4年来收治小儿烧伤425例,9例并发Curling’s出血。由于小儿解剖生理等方面与成人不同,伤后病变多且快,在治疗护理中我们针对临床特点精心护理,严密观察消化系统的变化,通过动态的和预见性的护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5.
陶琦 《职业与健康》2004,20(1):130-131
发热是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机能异常,保持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的平衡,以致产生体温升高的情况.我院1 a内收治的186例烧伤病人中,由于年龄、烧伤面积、所处烧伤阶段等因素,体温的变化在临床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以上病例的分析,探求其发热规律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6.
伤科黄油纱治疗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伤科黄油纱治疗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2例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宝烧伤膏换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伤科黄油纱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并发症少,炎症发生率低于治疗组.结论 黄油纱治疗Ⅱ度烫伤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7.
黄金梅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4):125-126
烧伤后受损伤、消耗、炎症、修复等诸多因素影响,机体物质代谢出现明显紊乱,分解旺盛,负氮平衡,不利于创面愈合.生长激素能促进全身蛋白质合成,刺激烧伤创面合成纤维细胞,加速创面修复及愈合,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在烧伤治疗中已有广泛的研究和临床应用.2002年12月~2008年12月,本院对52例大面积Ⅱ°烧伤患者辅以营养支持和生长激素(rhGH)治疗,取得较明显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8.
我们采用化痔易粉针剂(化痔液)行黏膜下点状注射术、柱状扇形双层注射术、肛门紧缩术治疗小儿脱肛,术后配合痔科熏洗方坐浴治疗患儿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9.
烧伤后单纯并发反应性精神障碍,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一旦发生,如不及时控制精神症状,将会严重影响烧伤治疗。其主要原因烧伤是一种突发性的机体创伤,突如其来的创伤打击,使患者精神上难以承受,换药时强烈的疼痛刺激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便使病人在身心两方面均受到重创,导致病人的情感、意识、偏离正轨而发病。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