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95篇
  免费   4606篇
  国内免费   2116篇
医药卫生   73117篇
  2024年   363篇
  2023年   1566篇
  2022年   1513篇
  2021年   1831篇
  2020年   1626篇
  2019年   1655篇
  2018年   1004篇
  2017年   1380篇
  2016年   1713篇
  2015年   1844篇
  2014年   2940篇
  2013年   2871篇
  2012年   3746篇
  2011年   4059篇
  2010年   3963篇
  2009年   3971篇
  2008年   4764篇
  2007年   4372篇
  2006年   4071篇
  2005年   4266篇
  2004年   3245篇
  2003年   2860篇
  2002年   2351篇
  2001年   2058篇
  2000年   1689篇
  1999年   1357篇
  1998年   1157篇
  1997年   1092篇
  1996年   904篇
  1995年   727篇
  1994年   558篇
  1993年   349篇
  1992年   302篇
  1991年   292篇
  1990年   197篇
  1989年   221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及区域淋巴结微转移作为食管癌TNM分期补充参数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取术前未经放或化疗的食管癌手术标本22例,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检测癌组织MVD,区域淋巴结作常规HE染色和抗细胞角蛋白(CK)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区域淋巴结的转移和微转移。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MVD平均值为41.6±14.32。MVD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转移、术后早期复发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CK免疫组化染色使淋巴结阳性率从30.11%提高至42.05%。N0期CK( )患者与N1期患者3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40.0%和42.86%(P>0.05)。结论微血管密度和区域淋巴结微小转移是食管癌的重要预后因素,分别作为食管癌分期T、N因素的补充参数,对预示食管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与异机CT图像融合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放化疗后复发转移的价值.方法 对可疑复发转移的40例NSCLC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并于显像前后1周内行CT扫描.用三维(3D)图像融合软件进行图像融合.结果 在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CT扫描相同的范围内,40例患者共检出病灶58处,其中恶性52处,良性6处.融合图像诊断NSCLC复发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4.23%(49/52),5/6,93.10%(54/58),98.00%(49/50),5/8,5.65及0.07.图像融合灵敏度、准确性明显高于CT.单纯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效能与图像融合无差别,但与CT图像融合可明显提高对病灶的定位诊断(提高44.83%).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与CT图像融合诊断NSCLC术后放化疗后复发转移灵敏度高,定位准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孙超锋  李学拥  冯剑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3):4042-4042
患者女,19岁,因右背部肿块溃烂疼痛2个月入院。2个月前右背部红肿疼痛.肿块起初呈核桃大小.在外院诊断为“痫”,给予肌肉注射抗生素,局部外敷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肿块逐渐增大并破溃,有淡黄色渗出,创面逐渐增大。病程中无明显发热。查体:一般状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未见异常。右侧背部肩胛下处有一6cm×5cm的溃疡区,边界清楚.创面有肉芽生长,呈菜花样,触之易出血。胸部CT:双肺未见异常,纵隔内可见大小8mm的淋巴结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4.
唐阳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187-187
完全性葡萄胎的发生概率约为0.078%,该症不仅侵犯局部还有远处转移的潜在危险。由于患葡萄胎的子宫大而软,清宫时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高。为使患者积极配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很为重要。2000年4月至2005年6月期间,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此类患者3例,成功地施行清宫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9):1318-1320
皮肤美容1睑缘恶性黑素瘤治疗结果:澳大利亚29例对来自澳大利亚的29例发生在睑缘的恶性黑素瘤病例进行分析。患者平均年龄为65岁(22~88岁),大多数病变发生在下睑缘,其中17例是在原有色素性改变的基础上转化的,4例是原发性、8例来源不明。结果:组织学查明19例为痣性恶性黑素  相似文献   
106.
何杰金氏淋巴瘤多发生在淋巴结内,但首发于骨蕾为少见,而骨髓何杰金氏细胞大量增生更为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本文观察了羧甲基茯苓多糖对近交系615小鼠子宫颈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肺转移率为64%(9/16),转移灶指数为1.43个;肿瘤对照组分别为94%(15/16)及5.88个;转移灶抑制率为75.68%。对照组瘤重明显大于实验组,分别为2.46g和1.88g,抑瘤率为23.58%。上述结果提示:羧甲基茯苓多糖确有一定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08.
原位杂交法检测BP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P1同源盒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165例乳腺癌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BP1的表达,同时用二步法进行ER、p53、PCNA、bcl2、cerbB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BP1基因表达率为67.88%,免疫组化:ER70.30%、p5349.09%、PCNA74.55%、bcl253.33%、cerbB275.52%。BP1与bcl2具有相关性(P<0.01),且均与ER相关(P<0.05),与p53呈负相关(P<0.05)。BP1与PCNA、cerbB2、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等无相关性。结论BP1可能通过某种非依赖p53基因调控机制,与bcl2、ER协同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9.
颈淋巴结结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部淋巴结结核是一种多发病之一。早期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晚期形成脓肿、窦道后行病灶清除术,但疗效不确切,易复发,颈部瘢痕影响美观。我科从1997~2004年应用颈部淋巴结区域清扫术治疗颈部多发淋巴结结核22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4例多发淋巴结  相似文献   
110.
陈唯唯 《放射学实践》2006,21(2):216-216
目的:评价ADC图和动态增强平面回波MR序列对诊断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1名头颈部癌伴颈部淋巴结病变的患行扩散加权(DWI)和动态增强T2。灌注加权。DWI采用单次激发EPI序列,b值为500和1000s/mm^2,并重建出ADC图。多层面MR灌注成像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T2WI,在首过团注Gadolinium-DTPA(0.2ml mol/kgBW)后每两秒采集一次,共采集2min以获得信号强度时间曲线。计算出淋巴结的ADC值和最大信号强度下降的百分比,并与组织病理学进行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