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7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49篇
医药卫生   238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白血病的关系及预防策略。方法 报道2例乳腺癌化疗后继发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均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均有乳腺癌化疗史,化疗方案均含环磷酰胺和吡柔比星,潜伏期分别为4年和10年。2例患者对APL治疗效果较好,分别随访15及30个月均处于完全缓解状态。结论 乳腺癌患者采用烷化剂、蒽环类药物化疗以及放疗可导致发生白血病的风险提高,大剂量化疗时风险进一步增高。继发性APL临床特点与原发性APL相似,预后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继发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72.
黄枝宁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562-1562
近年来,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病理机制研究及临床治疗取得显著进展,基于危险分层不同的诱导分化和凋亡治疗被证实疗效确切.目前国内外基于诱导治疗的药物诸如维甲酸和砷剂、阿糖胞苷和砷剂等,在巩固治疗后明显提高了复发率,改善了预后.国内外医学界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研究取得的进展列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白血病治疗领域最关键的突破之一,其突破之处在于提出了分层诱导治疗方案.本文简要阐述了APL发病和治疗机制,重点从诱导治疗方案优化和新型制药的开发和应用方面探讨了APL临床治疗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4(solCD44)检测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诊断分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血液科收治的AML患者80例,包括初诊31例、复发24例、缓解2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solCD44std、solCD44v5、solCD44v6水平变化。结果 AML患者的血清solCD44s、solCD44v5、solCD44v6水平在初诊、复发组中显著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P0.05),而缓解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AB分型(M1+M2)、M3、M4、M5的血清solCD44std、solCD44v5、solCD44v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M3型显著高于非M3型(P0.05)。结论血清solCD44尤其是solCD44std水平与AML患者病情活动变化密切相关,可作为AML的诊断分型、预后判断及复发预测的血清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4.
总结了15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使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联合蒽环类药物化疗期间并发症的护理。本组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8例、维甲酸综合征3例、粒细胞缺乏症5例。经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和有效处理并发症,14例完全缓解出院,1例死亡。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幼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治疗难点所在,加深对这一亚类的白血病的认识,提高救治效率.方法 报道1例经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缓解的幼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例,并结合文献总结这一类疾病的发病和治疗特点.结果 尽管这一亚类的白血病经过常规的诱导缓解方案能够获得满意疗效,但护理难度大、依从性差,会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的障碍.结论 幼儿APL采用规范化的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重要的是要增强其对治疗的依从性,鼓励其接受正规方案的治疗,避免转变成为复发难治型.  相似文献   
76.
魏芳 《家庭用药》2014,(4):34-35
有个患者,身上莫名出现瘀青,下午4点多至中山医院就诊,并做了血常规检查。本来是应该半小时后取报告的,但是由于时间有点晚了,这个患者就先回家了,打算第二天上班时顺道取报告。但是,当晚他就收到了医院的电话,告知他的血常规报告发现明显异常,血小板计数严重偏低,请他立即至急诊科就诊。当晚这个患者被诊断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析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通过维甲酸与亚坤酸双诱导联合化疗对延长睡眠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维甲酸诱导治疗,观察组采用维甲酸和亚坤酸双诱导联合化疗,比较2组患者完全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睡眠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明显较高,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睡眠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取维甲酸和亚坤酸双诱导联合化疗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势,还可延长睡眠时间,有着极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8.
白血病是较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随着其患病率的逐渐升高在对中、青年人生命构成较大危胁的同时,已引起了人们的相当重视,对它的认识也日益增多,但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表现的尚不多见。现报道我  相似文献   
79.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以早幼粒细胞异常增多、凝血功能异常、表达特征性PML-RARα融合基因、且预后良好为特征的一类独特类型白血病.APL的治疗分为诱导、巩固、维持三个阶段.全反式维甲酸应用于诱导、巩固治疗可提高完全缓解率,改善长期预后,而是否需应用于维持治疗阶段尚存争议;蒽环类药物用于诱导及巩固治疗,可降低早期病死率、改善预后;砷剂不仅可作为复发、难治性APL的二线治疗药物,也可用于新发APL的诱导治疗,且在巩固、维持治疗各个阶段应用砷剂可提高总体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对于复发、难治及晚期APL,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去甲基化药物的出现在未来可能对复发、难治及晚期APL的治疗发挥作用.现就此对APL的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2012年在我科确诊的女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21例,在108例次的三氧化二砷治疗过程中定期测性激素水平,B超测排卵,收集月经周期情况。分析三氧化二砷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 21例患者治疗前后比较,FSH,LH和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痛经发生率为1.85%、月经周期改变发生率为3.7%、B超测排卵均正常。结论常规剂量的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短期内对女性卵巢功能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