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0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156篇
医药卫生   565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72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415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探讨4种不同化疗方案对肺癌的经济效果,方法:采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4种化疗方案即:EP、MVP,CAP,NP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EP方案是4种化疗方案中最合理的化疗方案,结论:药物经济学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合理用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247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技巧和近期疗效。方法:1995年-2004年收治女性乳腺癌2548例,选择临床0~Ⅱa期、非乳晕区单发肿瘤247例施行保乳手术。对肿瘤直径〈2cm者,行肿瘤局部扩大切除;对肿瘤直径2~3cm者则行象限切除,切缘行冰冻检查,常规腋淋巴结清扫。乳晕部残留腺体作阶梯状对缝。术后胸壁行50Gy放疗,瘤床追加10Gv放疗。腋窝淋巴结阳性及高危病人接受化疗;雌激素受体阳性者接受内分泌治疗。结果:247例手术全部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总保乳率9.7%(247/2548),占同期乳腺癌保乳率22.6%,美容满意率达93.6%。平均随访69个月,随访率74.1%(183/247例)。局部复发率1.63%(3/183例),腋淋巴结复发率1.09%(2/183例),复发时间为术后3年2个月:远处转移率1.09%(2/183例),术后4年半1例肺转移,1例肝转移;随访期中,死亡3例,1例死因为心肌梗死,2例为肺、肝转移;5年无病生存率95.6%(175/183例),总生存率98.4%(180/183例)。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近期总疗效属满意。  相似文献   
33.
多西紫杉醇是目前乳腺癌化疗中最具活性的药物之一,作为乳腺癌辅助化疗的二线和一线用药均获得显著疗效。由于其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确切疗效,人们开始尝试将此类药物用于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研究表明,无论是单药或联合化疗,多西紫杉醇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都显示出突出疗效。  相似文献   
34.
23例小细胞肺癌均为晚期男性病例,采用CMC方案治疗的近期疗效(CR+PR)为86.9%,半年生存在为21.7%;1年为65.2%;1年半为13.0%。  相似文献   
35.
由于强效的化疗药物在通过全身循环作用于肿瘤组织的同时也损害了正常组织,因此,癌症患者在进行化疗时经常忍受着副作用的痛苦。据BrighamYoung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近期出版的《癌症研究》杂志上报道说,他们成功地应用了一种新方法使抗癌药物聚集于实验动物的癌组织病灶上,而不伤害机体的其他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36.
缺氧微环境是多数实体瘤的固有特征之一,其主要机制在于肿瘤血管组织分布紊乱和结构异常。缺氧可引起细胞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包括无氧糖酵解的增强、保护性应激蛋白的表达提高等。研究证实,缺氧不仅导致辐射抗拒,尤其低传能线密度(LET)的照射,也是引起耐药及肿瘤扩散转移的重要因素。同时,缺氧正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特异性靶点,如缺氧特异性细胞毒药物、乏氧细胞放射增敏剂,以及利用缺氧诱导目的基因靶向肿瘤组织表达等均展现出可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NP与GP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长春瑞宾(NVB)与顺铂(DDP)组成的NP方案和吉西他滨(GEM)与顺铂(DDP)组成的GP方案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45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P方案组)23例,B组(GP方案组)22例,分别给予NVB+DDP及GEM+DDP化疗,21天为一周期。结果:A组有效率为47.8%,B组有效率为54.5%,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毒性反应均以骨髓抑制最为常见,消化道反应和静脉炎亦常见。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A组为34.8%,B组为31.8%;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A组为4.3%,B组为9.1%。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静脉炎发生率A组为34.8%,B组为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P方案和GP方案治疗NSCLC疗效相近,毒性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38.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2):1344-1344
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治疗结核病和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措施,化疗的发展很快,变异较多,本书由全国多位结核病专家联合编写,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采用国际开本,双色印刷,定价39.00元,欲购者请写明册数、详细地址和姓名,款到寄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索调强放射治疗 (IMRT)提高进展期胰腺癌局部肿瘤靶区剂量以及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照射剂量的可能性。 方法 2 1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接受同期放化疗。放射治疗分第一阶段予常规放射治疗 ,剂量30Gy/ 15次 / 3周 ;第二阶段强调放射治疗 ,肿瘤靶区分割剂量 3Gy/次 ,总剂量为 2 1~30Gy ,在 2周内分 7~10次完成。总剂量递增水平 :5 1、5 4、5 7、6 0Gy。在放射治疗过程中 ,每个治疗日 5 -FU静脉点滴。 结果 16例完成治疗计划 ,分别为 5 1Gy 3例、5 4Gy 3例、5 7Gy 3例 ,6 0Gy 7例。 13例治疗前CA19- 9值升高 ,中位值治疗前后分别为 716、2 5 5U/ml(P <0 .0 0 1)。 14例以疼痛为主的患者至少减少 1/ 3~1/ 2的麻醉药品用量 ,其中 5例疼痛症状完全消失。10例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有提高。 结论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接受适形调强放疗并同期应用 5 -Fu化疗增敏 ,可获得确切的姑息治疗作用 ,肿瘤剂量 6 0Gy分 2 5次在 5周完成 ,无严重的放射治疗相关的急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40.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results of patients with initially di-agnosed 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Methods From January 1995 to December 1998, 46 NPC patients with distant metastases were treated in Fujian provincial cancer hospital. Among these pa-tients, 43 were single site metastasis and 3 were multiple sites metastases;The site of metastasis were 19 pa-tients in the liver, 11 in the bone, 7 in the lung, 1 in the brain, 6 in mediastinal nodes and 6 in axillary lymph nodes. All patients received standard radiotherapy to the primary site and cervical node region with a median dose of 72 Gy. Forty-one patients (89%) received 1-5 cycles chemotherapy (cisplatin and 5-flu-orouracil), and 23 (50%) received palliative irradiation to the metastatic site. Results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20 months. The 1-, 2-, 3-year and 5-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s were 66%, 47%, 30% and 19%, respectively. Irradiation to the metastatic sites and KPS were the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s. Pa-tients with palliative irradiation to the metastatic site had longer survival than those without (39 months vs. 13 months, X2=8.63, P=0.012). Patients with good performance status (KPS≥80) had better outcomes thanthose with poor performance status (26 months vs. 12 months, X2= 3.95, P=0.035) . Conclusions Active therapy may prolong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initially diagnosed metastatic NPC,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have good performance status. Under systematic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to the primary site and supportive care, the palliative irradiation to the metastatic site may also yield a good resu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