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篇
政治法律   14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91.
犯罪客体是由法律调整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犯罪客体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犯罪客体与犯罪结果存在密切联系 ,犯罪结果要以犯罪客体来说明。  相似文献   
92.
也论对犯罪客体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客体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从法理上看,犯罪客体就是犯罪对象;从立法上看,犯罪客体并不具有立法本意;从哲学上看,社会关系的直接载体就是人或物;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关系受制于具体的人或物。  相似文献   
93.
论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世界具有三层关系:意识关系、支配关系和权利关系。在意识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主体与客体互为前提,相互渗透,意识关系不具有排他性。在支配关系(支配主体与支配客体的关系)中,支配一方面是主体对客体片面的必然性的扬弃,另一方面也是客体对主体片面的必然性的扬弃。在权利关系(权利主体与权利客体的关系)中,法通过对个别意志的肯定和否定使主体拥有了支配的自由和可能,使支配主体的支配具有了随意性和排他性,使支配被划分为合法的支配和非法的支配。这种对个别意志的肯定和否定的统一,支配的自由与可能的统一,进行支配的随意性与排他性的统一,就是权利。  相似文献   
94.
价值创造的主体与客体,是价值创造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理解价值与价值观这一基本关系的基础,其中,主体又是全部价值问题的关键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95.
商品化权小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商品化现象日益突出,商品化权就是将能够创造大众消费需求的人物或动物角色、形象、著名作品的名称或片段、广为人知的标志或它们的结合等进行商业性使用的权利。本文借鉴了民法中民事权利的基本原理,对商品化、商品化权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商品化权的保护提出了建议,指出了来源于不同领域的商品化权适用不同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96.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作品表现形式和传播媒介的革命性变化,传统的思想一表达二分以及实用/非实用性的区分原则难以适用于非传统意义上的作品,著作权法需要重构建立在模拟技术之上的作品体系.结合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对现代著作权客体制度面临的困境和危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以利益平衡为制度设计的核心考量因素,必须坚持现有理论体系下的创新.充分考虑作品种类差异与著作权法统一保护的冲突,赋予传统意义上的作品强保护,对新兴的"准作品"以弱保护.  相似文献   
97.
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12月4日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在谈到建立健全配套措施,使多党合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时指出:“特别是要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畅通下情上达的渠道,加大民主监督力度。”深刻地阐明了民主监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按照江总书记的讲话要  相似文献   
98.
误收假币后故意使用的行为具有刑事可罚性,应当以使用假币罪定罪处刑。在犯罪认定时,客观要件之中的“使用”行为不应以置于流通为必要;只要能够根据基础事实予以合理推定其主观上为“明知”,就足以认定其符合本罪的主观要件。由于该行为的期待可能性较小,因此处刑时应结合我国针对误收假币后故意使用行为的立法变动情况,对于数额较大的情形原则上只判处罚金刑,而是否侵犯公私财产权这一随机客体也具有影响量刑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
侵犯特定财产权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在理论上具有正当性.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对侵犯财产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持普遍限制的态度.在此问题上我国的司法实践做法不一.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在侵犯财产权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上有所突破,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当对客体的判断标准进行重新界定,加入客观性的标准,即社会一般人公认该特定物具有情感寄托意义.  相似文献   
100.
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评估工作至关重要。评估主体包括政策制定群体、政策执行群体、政策目标群体和第三部门;评估客体包括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个体的政策执行能力和乡镇政府整体的政策执行能力;评估指标包括由成本指标、时间指标、效益指标等组成的硬性指标体系和由政治高度、理论深度、所站角度与所持态度等组成的软性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