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1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研究异欧前胡素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生理盐水)组、模型(生理盐水)组、水飞蓟宾(阳性对照,16 mg·kg-1)组和异欧前胡素低、中、高剂量(8,16,32 mg·kg-1)组,连续灌胃给药7 d,每天1次。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1% CCl4花生油溶液诱发小鼠急性肝损伤。16 h后摘眼球取血并处死小鼠,测定肝脏指数,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GSH)水平;检测肝脏线粒体中MDA水平、ATP酶活性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CCl4诱导小鼠肝脏指数及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升高,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出现明显炎性损伤;使肝组织及肝线粒体中MDA水平显著升高,SOD与GSH水平显著降低;同时导致肝线粒体中ATP酶活性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而水飞蓟宾及异欧前胡素均可显著逆转CCl4引发的这些效应。结论:异欧前胡素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化应激产物MDA,增加细胞内抗氧化酶SOD与GSH活性及改善线粒体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对川白芷Angelica dahurica产地趁鲜切制与传统切制方法的研究,优化和建立适宜的川白芷切制方法。方法针对川白芷产地趁鲜切制与传统切制过程中所涉及的不同含水量鲜切方法、干燥方法、软化方式等关键操作单元,采用8种不同切制方法对川白芷进行切制。用Adobe Photoshop 2020软件测定川白芷饮片切面颜色,用HPLC法同时测定川白芷饮片中5种香豆素类成分(花椒毒素、佛手柑内酯、欧前胡素、珊瑚菜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以川白芷饮片切面颜色与5种香豆素类成分含量及其总量为考察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饮片切面颜色与药效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对川白芷饮片的质量和切制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产地趁鲜切制与传统切制川白芷饮片切面颜色明显不同,以传统切制方法所得川白芷饮片更白[川白芷5~8,其颜色明度(L)值范围为61~67,普遍高于川白芷1~4,其L值范围为34~40];不同切制方法所得川白芷饮片5种香豆素类成分含量及其总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川白芷产地趁鲜切制过程中较适宜的切制方法为川白芷含水量50%时切制,传统切制过程中以川白芷烘干(50℃),蒸透软化15 min后切制为较适宜的切制方法;川白芷饮片切面颜色与药效成分含量之间略呈正相关。结论切制方法对川白芷饮片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产地趁鲜切制以川白芷含水量50%时切制为宜;传统切制以川白芷烘干(50℃),蒸透软化15 min后切制最佳。饮片切面颜色结合药效成分的定量测定可作为评价川白芷切制方法优选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器(HPLC-CAD)法同时测定川芎茶调散中绿原酸、阿魏酸、阿魏酸松柏酯、洋川芎内酯A、Z-藁本内酯、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方法采用资生堂Capcell Pak MGⅡ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80%甲醇-10 mmol/L甲酸铵,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40℃;CAD雾化器温度:35℃,采集频率:10 Hz,过滤常数:5.0;进样体积:20μL;稀释剂:70%甲醇。结果绿原酸、阿魏酸、阿魏酸松柏酯、洋川芎内酯A、Z-藁本内酯、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51~10.20μg/m L(r=0.999 4),0.53~10.60μg/m L(r=0.999 3),2.52~50.40μg/m L(r=0.999 5),5.05~101.00μg/m L(r=0.999 4),5.01~100.20μg/m L(r=0.999 8),1.02~20.40μg/m L(r=0.9995)、0.62~12.40μg/m L(r=0.9993)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6%、98.65%、98.48%、98.74%、98.60%、98.69%、98.58%,RSD值分别为1.62%、0.87%、1.03%、1.20%、1.25%、0.69%、0.66%。结论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为川芎茶调散的质量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建立不同商品规格羌活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羌活商品等级的划分和羌活药材质量的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市场调查和文献研究,了解羌活药材商品状况,按照基原结合药材形态将羌活划分为蚕羌、条羌和大头羌3种商品规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HPLC-PDA),以乙腈-0.3%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不同商品规格羌活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共有峰确认及相似度评价;通过SPSS 19.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结果:分别建立了蚕羌、条羌和大头羌3种商品规格羌活药材的指纹图谱,从蚕羌中标定了22个共有峰,条羌中标定了23个共有峰,大头羌中标定了29个共有峰。相似度评价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相同商品规格羌活质量较为稳定,不同商品规格羌活的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差异显著。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可以很好地区别不同商品规格的羌活,可为羌活商品等级的划分及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刘洋  郭慧清  杨乐  程亚茹  石秀佳  杨丽  龚燚婷  董玲 《中草药》2019,50(24):6052-6058
目的 探讨蚕羌、条羌、大头羌的体内外抗炎作用差异,通过谱效关系研究明确羌活抗炎活性物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及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模型,通过一氧化氮(NO)检测试剂盒与ELISA试剂盒测定炎症因子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释放量,研究不同商品规格羌活抗炎作用差异;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各样品的指纹图谱特征峰峰面积与抗炎活性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 不同商品规格羌活对二甲苯所致小鼠的耳肿胀、炎症因子NO、TNF-α和IL-6的释放均有抑制作用,总体呈现蚕羌 > 大头羌 > 条羌。羌活40个特征峰代表的化学成分与抗炎作用都有关联性,其中17个特征峰与抗炎作用关联性较大,有3个峰为已知成分,分别为绿原酸、阿魏酸和异欧前胡素。结论 蚕羌的抗炎效果最显著,与市场上蚕羌药效最好、价格最高的现状相符,也与传统等级划分标准相一致。初步研究表明羌活抗炎活性物质为绿原酸、阿魏酸和异欧前胡素。  相似文献   
66.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愈肠颗粒中小檗碱和异白茅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测定小檗碱的流动相:乙腈-0.035mol/L磷酸二氢钠(40∶60),测定异白茅苷的流动相:乙腈-0.05mol/L乙酸(用三乙胺调节pH至5.0)(52∶48);检测波长:小檗碱265nm,异白茅苷310nm;流速:1.0 ml/min。结果:小檗碱在1~60μg/ml,异白茅苷在0.1~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小檗碱低、中、高浓度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24±0.40)%、(97.72±1.39)%、(98.33±2.40)%(n=3);异白茅苷低、中、高浓度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6±0.01)%、(101.4±0.01)%、(101.8±0.000 7)%(n=3)。3批愈肠颗粒样品中小檗碱的平均含量为(574.13±9.68)μg/g(n=3),异白茅苷的平均含量为(3.09±0.10)μg/g(n=3)。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操作简便易行,可用于愈肠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7.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藿香正气水中4种药材的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Gemini NX,250 mm×4.6 mm,5μm),以0.05%甲酸(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结果建立了同时检测藿香正气水中橙皮苷、甘草酸铵、欧前胡素、和厚朴酚、异欧前胡素、厚朴酚6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阴性样品均无干扰,且样品分离好,无干扰,方法学验证合格。结论本方法快捷可行,检测限、灵敏度、线性关系、专属性等均符合含量分析要求,适合藿香正气水多指标组分的同时定量控制。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优选祛风胜湿颗粒最佳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异欧前胡素含量及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筛选祛风胜湿颗粒的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以甘草酸单铵盐含量及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筛选祛风胜湿颗粒的水提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防风、川芎、藁本和蔓荆子4味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优选的祛风胜湿颗粒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提取4h;水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h.结论 优选的生产工艺合理、可靠,适合现代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都梁滴丸中的阿魏酸、5-甲氧基补骨脂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都梁滴丸以75%甲醇超声提取30 min后取上清液,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54,320,330 nm。结果:4种成分的方法最低定量限为3~15 mg.kg-1,线性范围0.5~50 mg.L-1,相关系数(r2)≥0.999 5。高、中、低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5)为96.6%~102.5%,RSD 0.16%~2.07%。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都梁滴丸中阿魏酸、5-甲氧基补骨脂素、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