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1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180篇
医药卫生   230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目的对癫痫患者脑组织中SCG10的表达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耐药性癫痫患者为观察组,40例神经外科减压或清创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的SCG10表达进行观察,并分析其与耐药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内SCG10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MAPK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荧光双标法显示SCGl0和MAPK表达在同一表达上。结论癫痫患者脑组织中SCG10的表达水平明显较高,通过对其观察能够明确患者病情,而SCG10及MAPK相互作用与疗效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在鞘内注射利多卡因诱发糖尿病(DM)神经病变(DNP)大鼠脊髓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取10只为对照组(C组),余40只大鼠高糖高脂饮食+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2型DM,之后继续喂养28d,得35只DNP大鼠。将C组大鼠和DNP大鼠均进行鞘内置管。将置管成功的25只DNP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NS组8只,鞘内注射重比重利多卡因10μl 3d+0.9%NaCl 10μl 5d;DM组8只,鞘内注射重比重利多卡因10μl 3d+2%二甲亚砜(DMSO)10μl 5d;SB组9只,鞘内注射重比重利多卡因10μl 3d+SB203580(SB203580需溶解在DMSO溶剂中)10μg/10μl 5d。于腹腔注射STZ前(C组鞘内置管前28d,T1)、STZ后28d(C组鞘内置管前,T2)、STZ后34d(T3)、STZ后39d(T4)时测定大鼠后爪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测完MWT立即处死大鼠,取L4~5的脊髓组织,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学结果,采用TUNEL法检测脊髓神经元凋亡的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p-p38MAPK水平。结果 T2、T3时NS、DM和SB组MWT均明显低于C组(P0.05)。T4时NS和DM组MWT明显低于C和SB组(P0.05)。NS和DM组脊髓神经元凋亡指数,脊髓p-p38MAPK水平明显高于C和SB组(P0.05)。HE染色光镜下见NS组及DM组大鼠脊髓组织结构模糊,出现轻度的水肿,同时神经元的细胞核间隙轻微增宽;C组脊髓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SB组大鼠脊髓组织病理损伤较轻,几乎正常。结论鞘内注射重比重利多卡因诱发DNP大鼠脊髓神经元的凋亡可能与进一步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且应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其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过程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包括胞外信号调节激酶、c-Jun NH2-末端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变化,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心肌肥厚和CaN、MAPK的影响。方法制作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模型;以左心室重、左心室重与体重比值、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左心室后壁和室间隔厚度作为大鼠心肌肥厚指标;应用RT-PCR法测定大鼠心肌CaN和MAPK mRNA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CaN蛋白表达,以对硝基苯磷酸作底物测定CaN活性。结果两肾一夹术后2个月大鼠已发生心肌肥厚,术后3个月心肌肥厚进一步加重;手术组大鼠左心室心肌CaN mRNA、蛋白表达和CaN活性以及c-Jun NH2-末端激酶mRNA表达均高于同龄假手术组。培哚普利治疗可逆转大鼠心肌肥厚和CaN、c-Jun NH2-末端激酶的变化。结论培哚普利可通过抑制胞内CaN和c-Jun NH2-末端激酶信号通路逆转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异型增生(Dys)模型大鼠EGFR/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60只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50只。空白组给予SPF级动物标准饮食喂养,持续至实验结束。造模组采用以120 mg/L的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溶液灌胃,每只5 m L/kg,1次/d为主,配合自由饮用0.1%氨水溶液及进食含0.03%雷尼替丁的颗粒状饲料,3种因素联合建立CAG伴Dys大鼠模型。28周末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剩余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维酶素组、益气化瘀解毒法组(中药组),每组各10只,均给予SPF级动物标准饮食喂养,并且每天灌胃1次,维酶素组予维酶素悬浊液2 m L/kg(即维酶素0.3 g/kg),中药组予益气化瘀解毒中药3 m L/kg(含生药9 g/kg),模型组予生理盐水3m L/kg。12周后即实验第40周末处死全部大鼠。选用Western blot法对各组大鼠胃窦部黏膜组织中EGFR、ERK1/2、p-ERK1/2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模型组EGFR蛋白表达最高,其次是维酶素组、中药组、空白组;其中,模型组与空白组和中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中药组与维酶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ERK1/2蛋白表达最高,其次是维酶素组、中药组、空白组;其中,模型组、维酶素组与空白组和中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中药组与空白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p-ERK1/2蛋白表达最高,其次是维酶素组、中药组、空白组;其中,模型组与空白组和中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中药组与维酶素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法可显著抑制EGFR的高表达及EGFR/MAPK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这可能是其治疗CAG伴Dys、逆转胃癌前病变(PLGC)、防治胃癌的有效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治疗中的价值,并观察大鼠海马p38MAPK蛋白表达变化。方法:将63只雄性SD大鼠分成模型组、普罗布考组以及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普罗布考组应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制作出本研究所需大鼠模型,普罗布考组大鼠给予普罗布考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则分别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个月后应用TUNEL法测定三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情况,并使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法测定大鼠的空间认知功能,同时采取蛋白印迹法观察大鼠海马区p38MAPK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普罗布考组大鼠在第1天、2天及3天隐蔽平台逃避潜伏时间要显著小于模型组( P<0.01);普罗布考组大鼠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大于模型组( P<0.01);普罗布考组大鼠海马p38MAPK蛋白表达及海马区细胞凋亡明显低于模型组( P<0.01)。结论:普罗布考用于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治疗中有明显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且能够通过对海马P38MAPK的抑制从而实现抑制海马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和SB203580对镉致大鼠血睾屏障破坏及相关蛋白表达改变的保护效应,探讨黄芪甲苷的保护机制。方法 21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单纯镉组[0.1%氯化镉腹腔内注射,1mg/(kg·d)],镉+黄芪甲苷组[镉剂量同上,同时注射黄芪甲苷,10mg/(kg·d)],镉+SB203580组[镉剂量同上,同时注射SB203580,100μg/(kg·d)],以上各组又分为连续处理5d和10d两个时间组,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实验和对照组动物均为3只。取睾丸做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 HE染色观察对照组支持细胞核染色较浅且不规则,镉组支持细胞内有空泡形成,镉+黄芪甲苷组与镉+SB203580组未见明显形态异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对照组闭锁小带-1蛋白(ZO-1)、紧密连接蛋白-11(claudin-11)阳性产物在生精上皮靠近基底部表达。镉组ZO-1、claudin-11阳性产物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镉+黄芪甲苷组与镉+SB203580组阳性产物表达低于对照组但明显高于镉组(P0.05)。超微结构观察对照组血睾屏障紧密连接形态完整,呈连续的电子密度较深致密线,镉组血睾屏障紧密连接及支持细胞均见不同程度破坏,镉+黄芪甲苷组与镉+SB203580组破坏程度较相应处理时间镉组为轻。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镉组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水平明显增强(P0.05),镉+黄芪甲苷组与镉+SB203580组pp38MAPK水平虽高于对照组,但较镉组明显减弱(P0.05)。结论镉致大鼠血睾屏障ZO-1、claudin-11表达降低,紧密连接超微结构损伤,黄芪甲苷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抑制p38MAPK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和Toll样受体(TLR)通路的影响。方法用100 ng/mL脂多糖和金雀异黄素分别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不同时间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对MAPK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的影响;采用RT2 ProfilerTMPCR芯片检测金雀异黄素对LPS诱导的TLR信号转导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LPS能够显著诱导蛋白p38和p42/44磷酸化,激活MAPK信号通路,金雀异黄素能够加强其作用,同时,LPS能够显著诱导TLR信号转导通路的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包括IFN-β、IL-10、IL-1α、IL-1β、IL-6、TNF-α、集落刺激因子2(CSF-2)、CSF-3、趋化因子CCL2和CXCL10、环氧合酶2(COX-2)、NF-κB1和IκB-α等,金雀异黄素能够显著降低这些上调基因的表达。结论金雀异黄素能够显著增强LPS激活的MAPK信号通路并抑制TLR信号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是否可以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表达及VSMC的迁移,探讨p38信号通路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为血管重建性疾病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PDGF-BB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VSMC,用放线菌素D、SB202190(MAPK/p38特异性抑制剂)处理PDGF-BB诱导的VSMC。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运用Real-time RT-PCR检测MMP-2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p38的活性变化。结果 PDGF-BB可促进VSMC迁移,SB202190可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迁移。不同浓度PDGF-BB(10 μg/L~50 μg/L)作用VSMC 0.5 h,MMP-2基因表达明显增加,其中以20 μg/L较显著;用20 μg/L PDGF-BB作用VSMC 0.5 h~4 h,可显著上调MMP-2基因表达,以0.5 h较显著。用放线菌素D和SB202190预处理后MMP-2基因表达降低。PDGF-BB可激活VSMC中磷酸化p38水平,SB202190可抑制 p38的磷酸化以及相应的MMP-2基因表达。结论 p38参与了PDGF-BB诱导的VSMC迁移及MMP-2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抑制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的A549肺泡上皮细胞炎症介质表达升高的作用。方法:用CSE刺激A549肺泡上皮细胞建立损伤模型,细胞分七组:单纯HSYA组、Sham组、CSE组、CSE+HSYA低剂量组(1μmol/L)、CSE+HSYA中剂量组(4μmol/L)、CSE+HSYA高剂量组(16μmol/L)和CSE+阳性对照药红霉素(5μg/mL)组。以RT-qPCR技术检测白介素(IL)-6、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 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6、IL-1β及TNF-α的蛋白水平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38MAPK磷酸化的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CSE组IL-6、IL-1β、TNF-α、ICAM-1和VCAM-1 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给予不同浓度的HSYA后炎症因子的高表达受到抑制,红霉素组也见较明显的抑制。与Sham组相比,CSE组细胞上清液中IL-6、IL-1β和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给予不同浓度的HSYA后CSE所诱发的炎症因子的高表达受到抑制,红霉素组也见较明显的抑制。与Sham组比较,CSE组的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01),给予不同浓度的HSYA后细胞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升高受到抑制,红霉素组也可见明显的抑制。结论:HSYA可抑制CSE诱导A549细胞的炎症因子的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毒株FMW(NDV/FMW)诱导结肠癌Caco2细胞发生凋亡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病毒滴度法测定病毒在细胞内复制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ARP及MAPK下游信号通路相关p38、JNK、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NDV/FMW在Caco2细胞内复制,降低2D及3D培养Caco2细胞存活率(P<0.001);NDV/FMW诱导Caco2细胞中裂解的Caspase3(cleaved-Caspase3)及PARP裂解片段(cleaved-PARP)增加,泛Caspase抑制剂预处理降低Caspase3及PARP裂解片段表达水平;NDV/FMW感染组Caco2细胞磷酸化p38和磷酸化JNK较对照组增加,磷酸化ERK1/2及总p38、JNK、ERK1/2蛋白水平无显著增加;与NDV/FMW感染组相比较,p38抑制剂预处理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低,但JNK抑制剂预处理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变化。结论NDV/FMW诱导结肠癌Caco2细胞发生Caspase和p38MAPK依赖性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