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53篇
  免费   521篇
  国内免费   427篇
医药卫生   1650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602篇
  2013年   652篇
  2012年   1020篇
  2011年   1135篇
  2010年   1061篇
  2009年   1026篇
  2008年   1062篇
  2007年   942篇
  2006年   869篇
  2005年   956篇
  2004年   782篇
  2003年   694篇
  2002年   601篇
  2001年   541篇
  2000年   422篇
  1999年   375篇
  1998年   273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253篇
  1995年   215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矛盾用药法临证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顺治 《新中医》2005,37(3):83-83
矛盾用药法是采用药性和功能完全相反的药物组合,以一方为主、一方为佐之药,从而达到相反相成的治疗目的。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临床的一大用药特色。根据前人的用药经验,矛盾用药法可以归纳为以下7类。  相似文献   
12.
茯苓甘淡性平 ,补而不腻 ,利而不峻 ,与他药配伍成对 ,妙用无穷。配利药助祛湿之功 ,配补药益健脾之效 ;配敛涩之药则涩精止遗 ,配行散之药则利水行湿 ;配寒药则寒 ,配热药则热。茯苓的对药配伍 ,除形成药对外 ,主要是形成对药方。对药方是最简单的复方 ,最能体现方剂配伍中的阴阳、君臣、补泻等对药关系 ,且方只二味 ,药简力捷。茯苓的对药配伍研究 ,对于中药配伍、方剂研究以及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丹参、苦黄、茵栀黄注射液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急慢性肝炎的药物[1] ,根据需要复方丹参常与苦黄或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应用 ,并用 1 0 %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于同一病人。复方丹参与苦黄等配伍的稳定性研究未见报道。我们用苦黄、茵栀黄两种注射液分别与复方丹参在葡萄糖输  相似文献   
14.
15.
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方法:用党参与黄芪给大鼠灌胃造成类热证模型,观察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连与吴茱萸对它们的影响。结果:黄连与吴茱萸比例为6:1的左金丸和2:1的甘露散有显著的消除类热证的作用,1:1的茱萸丸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中表现出有减轻类热证的作用,而体温(t)、血清皮质醇(Cor)、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的改变则未见减轻类热证或增强类热证的作用。结论:认为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连与吴茱萸对类热证的病理改变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中附子运用甚广,配伍严谨灵活,药量变化不拘,丝丝入扣。究其附子的运用,对学习《伤寒论》大有裨益。全书运用附子达40余处,涉及方剂20余首。其主要运用方法,有如下几点。一、附子伍桂枝,温经通阳除湿“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174条)伤寒八九日,卫阳不固,风寒湿相搏,乘虚客入,留着肌腠,气血运行受阻,故身体虚烦而疼;湿为阴邪而重浊,湿淫所胜,经脉郁滞,则难以转侧。治以桂枝附子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研究子宫动脉栓塞(UAE)围介入治疗期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及其不同配伍镇痛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 80例行UAE介入治疗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成四组,RD0组(n=20):采用PCEA法,镇痛药0.2%罗哌卡因(Rop)+0.004%吗啡(Mor),RD1组(n=20):RD0组镇痛药中加入0.005%氟哌利多(Dro);RD2组(n=20):RD0组镇痛药中加入0.01%Dro,RD0~RD2组硬膜外腔穿刺(T11~12)置管后接PCA泵按LCP模式镇痛,即负荷量(6ml)+待续量(2ml/h+PcA剂量(2ml/次),锁定时间10min;C组(n=20,对照):口服尼美舒利或肌注盐酸哌替啶镇痛。双盲观察各组VAS评分、BCS舒适评分、Ramesay评分、术后恢复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UAE导丝导管操作及栓塞时C组病人盆腔疼痛和继发性痛性痉挛发生率为90%,而RD0~RD2组无此现象;介入治疗后VAS评分、BCS评级、术后恢复时间RD0~RD2组明显优于C组(P<0.05)。PCEA各组病人围介入治疗期均安静合作,精神状态良好,C组病人烦躁不安发生率较多;恶心、呕吐发生率RD0组及C组高于RD1组及RD2组(P<0.05)。结论 UAE围介入治疗期PCEA法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用药法,且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PCEA配方中适量加入Dro(0.005%)可减少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19.
1 资料 先锋必为第三代头孢广谱抗生素类药物,使用广泛,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胆道梗阻感染等疾病。乳酸环内沙星又名环丙氟嗪酸,在喹诺酮类药物中抗菌作用最强,适用于泌尿道、胆道感染等疾病。以上两种抗生素药物在临床应用较广,本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这种情况,先输注乳酸环内沙星注射液后换输先锋必稀释液,1分钟后发现一次性输液器中出现晶状结晶物,而且随输注药液增多,结晶亦越发增多,甚至阻塞针管。  相似文献   
20.
王利萍 《中医正骨》2006,18(11):8-8
在临床工作中,心脏病患者,同时用硝酸甘油和KCl的概率很高,为了减轻心脏前负荷,减少液体进入量,很多医生在治疗心绞痛时,会在硝酸甘油液体中加入10%KCl配成极化液静脉滴注。我们在配制液体时,发现硝酸甘油与10%KCl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我们用5ml注射器抽取10%KCl加入液体中,然后再抽硝酸甘油时立即出现白色絮状物,震荡后白色絮状物未消失,临床有将硝酸甘油与10%KCl混合应用的报道,故继续配制,将有白色絮状物的液体加入大瓶中时白色絮状物消失,经观察未发现不良反应。为进一步证实硝酸甘油与10%KCl之间可能存在配伍禁忌,我们做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