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1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304篇
医药卫生   5566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变应性炎症发生中作为一种效应细胞,参与介导气道内各种炎性细胞的生存、趋化和活化等,对气道变应性炎症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哮喘患者支气管粘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涉及多种炎症介质细胞,其中趋化因子家族及其对各种炎症细胞的特异性趋化和激活功能在哮喘非特异性炎症中的作用正受到重视。RANTES(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调节物)是CC类趋化因子,RANTES及其受体CCR3、CCRl和CCR5等在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募集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CC类趋化因子RANTES及其受体与哮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趋化因子 (MCP -1)和选择素P、E(selectinP、E)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我院2002.10~2003.10住院患者 ,其中不稳定心绞痛组(UAP)20例 ,非心绞痛组30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组5例。对照组30例 ,均排除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各种感染。细胞趋化因子、选择素测定均由美国ADI公司提供试剂盒 ,批内差异<5.5% ,批间差异<7.2 %。结果不稳定心绞痛组SP为(244.4±16.5)ng/ml,SE为(86.5±16.6)ng/ml,MCP-1为(127.8±18.4)ng/ml;非心绞痛组SP为(150.7±10.4)ng/ml,SE为(52.4±8.3)ng/ml,MCP -1为(62.4±10.3)ng/ml;陈旧性心肌梗塞组SP为(160.1±15.3)ng/ml,SE为(84.4±11.2)ng/ml,MCP -1为(90.2±20.8)ng/ml;对照组SP为(113.6±12.5)ng/ml,SE为(41.5±5.7)ng/ml,MCP-1为(44.9±18.6)ng/ml。结论研究表明趋化因子的浓度梯度决定了白细胞迁移方向。内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中富含肝素糖胺多糖 ,流经血液中趋化因子常锚泊于内皮细胞表面 ,白细胞附壁滚动时 ,趋化因子就可就近、更有效作用白细胞受体 ,进而活化整合素 ,引起更加牢固的细胞黏附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人早孕期蜕膜基质细胞趋化因子配基受体对CXCL16/CXCR6的表达及免疫活性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6的表达,以探讨CXCL16/CXCR6在蜕膜免疫活性细胞募集中的可能规律.方法收集早孕期蜕膜组织,分离蜕膜基质细胞和免疫细胞,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分析蜕膜基质细胞CXCL16和CXCR6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蜕膜CD56^+CD16^-NK细胞、CD56^+CD16^+NK细胞、NKT细胞、T细胞、γδT细胞、单核细胞CXCR6的表达.结果人早孕蜕膜基质细胞高水平转录趋化因子受体CXCR6,低水平转录其配体CXCL16,但CXCL16和CXCR6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偏低.早孕蜕膜γδT细胞CXCR6阳性率为87.29%;CD14^+单核细胞CXCR6阳性率为47.71%;NKT细胞CXCR6阳性率为44.14%;T细胞CXCR6表达率为32.91%;而蜕膜两种NK细胞(CD56^+CD16^-、CD56^+CD16^+)几乎不表达CXCR6.结论人γδT细胞、单核细胞、NKT细胞、T细胞可能通过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6被募集到蜕膜局部并驻留,从而参与早孕期母胎界面的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克隆小鼠CXC趋化因子干扰素-γ诱生单核因子(MIG)并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进行高效表达,进而对MIG蛋白进行纯化和活性鉴定。方法从小鼠脑组织中用RT-PCR的方法扩增出小鼠MIG基因的全长cDNA,在克隆入Bae-to-Bac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后在High-Five昆虫细胞中进行分泌型表达;表达产物经S-Sepharose进行了纯化并进行了生化鉴定;最后对纯化的重组小鼠MIG蛋白进行了钙离子内流诱发试验和淋巴细胞趋化测定以鉴定其免疫活性。结果成功克隆了小鼠MIG基因并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进行了高效表达,其表达蛋白主体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000;经过单步S-Sepha-rose纯化法就可获得纯度为85%以上的重组小鼠MIG蛋白,产量为10mg/L;该蛋白该纯化蛋白在体外具有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钙离子内流和吸引、趋化小鼠脾细胞的活性。结论小鼠MIG蛋白可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高产量分泌表达并可用S-Sephavose纯化法直接纯化;小鼠重组MIG蛋白具有激活、趋化淋巴细胞的生物活性;rmMIG纯化蛋白的大量制备为进一步研究小鼠MIG蛋白在炎症、免疫器官的成熟和其它疾病中的功能和作用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6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the serum chemokine RANTE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of liver function test, HBeAg and HBV DNA loa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Methods 144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observed group) and 18 normal cases (control group)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serum level of chemokine RANTES was detected with an ABC-ELISA assay.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software of SPSS13.0. Results The serum chemokine RANTES level in the observed group (3930.12 ng/ml±2856.96) ng/m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29.46 ng/ml±152.23) ng/ml. The results from the observed group indicated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serum RANTES level with indices of liver function test, including ALT (r=0. 197, P=0.018), AST(r=0.239, P=0.004) and TBil (r=0.316, P=0.001), but did not with PTA (r=-0.078, P=0.357). Neither difference of serum chemokine RANTES level between HBeAg-positive group and HBeAg-negative group nor that between high HBV DNA load group (≥105 copies/ml) and low HBV DNA load group (< 105 copies/ml)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407 and 0.18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Serum chemokine RANTES leve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elevates significantly and is not affected by HBeAg or HBV DNA load. It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indices of liver function test indicates that RANTES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u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构建趋化因子受体CCR5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取重组假病毒颗粒以用于抗HIV-1研究,方法 用RT-PCR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获得趋化因子受体CCR5翻译起始区的基因片段,并以正、反两个方面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LXSN上,重组载体用脂质体转染剂(lipofectAMINE)转染PA317包装细胞,抗-G418克隆的细胞上清经逆转录后用荧光定量PCR(FQ-PCR)测定假病毒滴度,进一步感染NIH/3T3细胞。结果 CCR5正、反义RNA的真核表达载体。经PA317细胞包装形成的假病毒颗粒已成功地感染NIH/3T3细胞,目的基因在该细胞中得到整合与表达。结论 从PBMCs中获得的趋化因子受体CCR5基因片段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可转移至真核细胞中并得到表达,为进一步研究CCR5反义RNA的抗HIV-1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严重的破坏性并发症,致残率及致死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注重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相结合,不仅能改善中医证候,更能在加速创面愈合的同时减少创面的复发,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糖尿病足溃疡的进一步恶化,降低其致残率及致死率。现代研究发现,糖尿病足溃疡难以愈合与各种细胞因子如炎症因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等分布异常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医学对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单体及复方调控细胞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已成为研究热点,该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得出以下总结:(1)芝麻酚、栀子苷、当归补血汤、紫朱软膏等调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等炎症因子,抑制创面炎症。(2)白芷、丹酚酸B、四效散、壮药拔毒生肌膏等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TGF)、表皮生长因子(EGF)等生长因子,促进创面胶原沉积及血管新生。(3)芍药苷、隐丹参酮、蜂毒、回阳生肌汤等调节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1、CXCL2、CC趋化因子配体(CCL)2、CCL3、基质细胞衍生...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补肾健脾解毒利咽法不同剂量中药对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模型大鼠小肠及骨髓中黏附分子整合素α4β1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与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120只,应用牛血清白蛋白(BSA)灌胃、CCl4皮下注射、脂多糖(LPS)尾静脉注射等方案的改良法制备IgA肾病大鼠模型后,验证模型成功后,随机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洛汀新组(63 mg·kg-1)、补肾健脾解毒利咽法(中药)低、中、高剂量组(10.4、20.81、41.62 g·kg-1),每组16只,给药7周后处死大鼠,收集相关标本并检验,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小肠固有膜黏附分子α4 β1,VCAM-1,SDF-1和CXCR4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骨髓中黏附分子α4 β1,VCAM-1,SDF-1和CXCR4 mRN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第10、12、14、16周模型组大鼠的尿红细胞计数均显著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第10、12、14、16周洛汀新组与中药各剂量组大鼠尿红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中药中剂量组对于大鼠尿红细胞计数改善更明显(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固有膜黏附分子α4 β1,VCAM-1,SDF-1和CXCR4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洛汀新组及中药各剂量组大鼠小肠固有膜α4 β1,VCAM-1,SDF-1和CXCR4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剂量组大鼠小肠固有膜SDF-1与CXCR4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髓黏附分子α4 β1,SDF-1 mRNA表达明显下降,VCAM-1,CXCR4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洛丁新组与中药各剂量组大鼠骨髓黏附分子SDF-1,CXCR4 mRNA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补肾健脾解毒利咽法通过调节小肠固有膜及骨髓中黏附分子α4 β1与VCAM-1、SDF-1与CXCR4的表达,从而调节浆细胞的归巢效应,可能与Toll样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激活有关,补肾健脾解毒利咽法中药可能通过减少相关黏附分子的表达量从而浆细胞在循环中的增殖,进而减轻IgA肾病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肝素结合因子(Midkine)/跨膜受体蛋白(Notch2)/Hey1信号通路中的影响及其抗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加味低、中、高剂量组(5、10、20 g·kg-1·d-1)和γ-分泌酶抑制剂组(Notch1通路抑制剂,DAPT),每组10只。以烟熏联合脂多糖(LPS)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二陈汤加味各干预组灌胃(ig)给药;DAPT组ig DAPT(0.02 g·kg-1);正常组及模型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Midkine、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CINC-1)、大鼠巨噬细胞来源趋化因子(MDC)、大鼠CXC趋化因子5(CXCL5)、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中Midkine、Notch2和Hey1 mRNA表达;免疫组化(IHC)检测大鼠肺组织中Midkine、Notch2和Hey1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ALF中Midkine、CINC-1、MDC、CXCL5、NE和NF-κB p65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Midkine、Notch2和Hey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陈汤加味中、高剂量组和DAPT组BALF中Midkine、CINC-1、MDC、CXCL5和NF-κB p65含量均显著减少(P<0.01);Midkine、Notch2和Hey1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 二陈汤加味对COPD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idkine、Notch2和Hey1 mRNA表达,抑制Midkine、CINC-1、MDC、CXCL5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从抑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p-STAT3)改变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角度探讨隐丹参酮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效应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SUDHL-4细胞株传代培养后接种NOD-SCID小鼠建立DLBCL小鼠模型,分为模型组、隐丹参酮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周两次测量瘤体体积,干预17 d后处死小鼠取移植瘤,称量小鼠体质量和瘤体质量;ELISA检测外周血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C-C motif) ligand 2, CCL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组织中STAT3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 EMT)相关指标(E-cadherin、MMP9和Vimentin)的mRNA水平。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