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秦越人约生于公元前5~4世纪,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世称扁鹊,河北任邱人。一说为山东长清人。还有人据《陈璋圆壶》。《陈璋方壶》铭及古陶文等,认为他是临淄附近的郑阳人。秦越人生平事迹出于《史记》、《韩诗外传》、《战国策》、《说苑》等古代典籍。  相似文献   
12.
内丘扁鹊庙     
扁鹊庙系后人祭祀战国名医秦越人而建,始年不详,汉唐已有,历代修葺,元初颇为壮观,近年又大规模修治景区。山门前今存透灵碑、回生桥、九龙石柏,山门内建有扁鹊殿、后土前后殿、百子殿、药王殿、玉皇殿、老君殿、三清四御殿、碑廊等以及扁鹊墓,岁月变迁,已与道教建筑融为一体。据《史记》载,扁鹊入赵,诊赵简子疾,获赐田四万亩。  相似文献   
13.
扁鹊秦越人     
赵子昂 《开卷有益》2013,(12):50-50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一则齐桓公讳疾忌医的医案: 一次,扁鹊见到齐桓公说:“君王有病,就在肌肤之间,不治会加重的。”齐桓公不相信。5天后,扁鹊又去见齐桓公,说道:“大王的病已到了血脉,不治会加深的。”齐桓公仍不信。又过了5天,扁鹊再次见到齐桓公时说:“大王的病已到了肠胃,不治就没救了。”齐桓公十分生气。等到第4次见到齐桓公后,扁鹊则赶快避开了。齐桓公迷惑不解,便派人去问。  相似文献   
14.
《难经》究竟著作于何时?作者是谁?众说纷纭,迄无定论。从《难经》本身的学术观点及其发展变化史迹考察,提出两点有力的内证,又从两汉时期的文献推敲,得到三个方面的佐证,从而认定《难经》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其作者是秦越人。这对评定《难经》在祖国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扁鹊本名秦越人,他生于公元前530年左右,家乡在今河北省任丘市的郑州镇。当时,郑州镇是燕国与齐国的交界地带,也是与晋国的东阳郡的交界地带,明代的《河间府志》说,晋国大臣赵简子就管辖着这一带的土地。郑州镇北临白洋淀,南靠黄河形成的支脉“九河”,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商贸繁荣。秦越人30岁之前就在镇上的“旅社”里任社长,一干就是十年。他为什么不趁着年轻出去周游世界,闯荡江湖?或者凭借着年轻有才,到当时的赵简子手下谋个一官半职呢?当时的孔夫子因为受挫于列国,就想过去找在晋国专权的赵简子,走到黄河边上因故而返回了鲁国。  相似文献   
16.
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医,叫扁鹊。他是赵国勃海郡郑(今河南新郑市)人(一说齐国卢邑人),本名秦越人,因医术高明,人们就用传说中上古神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史记》等书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遂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他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被尊为“医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扁鹊”这一称号的起源、扁鹊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传承历史。[方法] 通过二重证据法,查阅相关文献,在“扁鹊为良医代称”的传统文献认知基础上,系统梳理“扁鹊”生平,并分为三大时期进行分析,针对“扁鹊”这一称号的来源以及扁鹊学派的传承进行深入探究。 [结果] “扁鹊”乃良医代称,非专指秦越人。上古时期鸟图腾崇拜盛行,鸟鹊代表人类对男性生殖崇拜的追求,后其意义逐渐转向对长寿的追求,黄帝时期的名医岐伯即以“扁鹊”为名。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学派活跃,其代表人物秦越人被尊称为“扁鹊”,其后秦越人的弟子承袭此称号。秦武王年间“扁鹊”去世,扁鹊医派从此分流传承,代表人物有淳于意及其徒弟、张仲景、华佗、郭玉、徐嗣伯等,扁鹊学派至南宋初年销声匿迹。[结论] 扁鹊作为中医学的代名词,对其名称的产生源流及传承进行考证,有利于进一步拨翳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