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医药卫生   4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432.
瑞香狼毒中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离鉴定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方法 乙醇提取,超声提取,硅胶柱层析分析,采用IDNMR,2DNMR及MS方法确定结构。结果分得5个化合物,经光谱数据的分析,分别鉴定为新瑞香素(I),B-谷甾醇(Ⅱ),伞形花内酯(Ⅲ)、东莨菪素(Ⅳ)和胡萝卜苷(V)。结论其中化合物I为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433.
狼毒蛋煎剂毒性及抑瘤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狼毒蛋煎剂的毒性和对肉瘤S180 、HepA肿瘤细胞的抑瘤作用。方法 :①半数致死量(LD50 )毒性实验 ;②抑制HepA肿瘤细胞实验 ;③抑制肉瘤S180 实验。结果 :毒性实验 :口服狼毒蛋煎剂组LD50 >12 0 ,腹腔注射狼毒蛋煎剂组LD50 为 4 9113;口服狼毒煎剂组LD50 >12 0 ,腹腔注射狼毒煎剂组LD50 为 1 86 6 8。抑制HepA肿瘤实验 :狼毒蛋煎剂组瘤重 (0 714± 0 149)g ,5 FU组平均瘤重(0 52 1± 0 114)g ,生理盐水组平均瘤重 (9 82± 0 2 13)g。狼毒煎剂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P <0 .0 5。抑制肉瘤S180 实验狼毒蛋煎剂组平均瘤重 1 17g ,生理盐水组平均重 2 4 6g ,两组比较P <0 .0 1。结论 :狼毒蛋煎剂能安全有效地抑制HepA肿瘤细胞和肉瘤S180 。  相似文献   
434.
目的 研究狼毒大戟中4种二萜类成分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并探讨其代谢规律.方法 运用大鼠肝微粒体体外孵育法,将岩大戟内酯A、岩大戟内酯B、17-羟基岩大戟内酯A、17-羟基岩大戟内酯B加至由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启动的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于37℃条件下孵育30 min,再用乙腈终止反应.以阴性组(先加乙...  相似文献   
435.
目的 探析瑞香狼毒活性成分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首先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瑞香狼毒中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蛋白分子,通过IPA软件数据库筛选晚期肝细胞癌相关分子。利用软件网络分析功能分别构建靶蛋白分子和晚期肝细胞癌相关分子的分子网络。通过软件比较功能,分析二者共同作用的生物学通路及作用位点。结果 从中药瑞香狼毒中筛选出4个活性成分,其对应的靶蛋白共18个,从IPA软件中选出晚期肝细胞癌相关基因共40个。前者主要的分子网络功能是与组织损伤、机体异常及心血管疾病相关,后者的分子网络功能主要与癌症、消化道疾病及肝脏疾病相关分子有关,且各自有不同的信号通路富集。对比前5位共有的信号转导通路,发现PI3K/AKT信号通路是共有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PI3KCG、HSP90、PTGS2是瑞香狼毒活性靶蛋白中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分子。结论 本研究推测瑞香狼毒可能通过PI3KCG、HSP90、PTGS2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36.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又名断肠草、山萝卜、红狼毒等,为瑞香科狼毒属植物.瑞香狼毒的干燥根是历代本草记载的狼毒的正品.蒙药名有达楞图如和少格兴.粟晓黎等 [1]对其检验方法进行了研究,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瑞香狼毒一般生长在干燥向阳山坡、干旱草原以及高山、亚高山草地,分布在我国的西部沙漠地区、西北和西南地区、东北及河北等地 [2].瑞香狼毒性味苦平,有大毒,有逐水祛痰、破积杀虫之功效 [3].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瑞香狼毒药材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37.
狼毒历代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狼毒历代本草的考证,证实瑞香科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的根应为历代本草中狼毒药用的主流品种.而目前在众多本草中当作狼毒记述并广为使用的大戟科的月腺大戟Euphorbia ebiacteolata Hayata.和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为狼毒的混淆品.  相似文献   
438.
目的 探究狼毒大戟中二萜类化合物12-去氧佛波醇-13-棕榈酸酯(DP)能否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发挥抗白血病的作用,为将其开发成抗白血病新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LY294002(PI3K特异性抑制剂)为工具药,采用MTT、AnnexinⅤ-FITC/PI、AO-EB染色法观察并测定DP作用24 h后对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凋亡的影响;采用ELISA法测定DP作用24 h后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及细胞中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的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DP作用24 h后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叉头框O3a(FoxO3a)、B细胞淋巴瘤2细胞死亡的相互作用介质(Bim)的m RNA转录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磷酸化FoxO3a(p-FoxO3a)、磷酸化Akt(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染色法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FoxO3a蛋白核转位情况。结果 10μmol/L DP和10μmol/L DP+LY294002对...  相似文献   
43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法研究含藏药白狼毒方剂用药规律,为临床规范药用、新组方思路提供参考。方法:从藏医药著作中搜集明确含有白狼毒的方剂,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及中医传承计算平台(TCMICS 3.0)软件,分析含藏药白狼毒方剂中高频药物、主治疾病及药物关联规则等。结果:从《藏医药方剂大全》等藏医药著作中搜集到含藏药白狼毒方剂119首,涉及单味药材共有190味,其与白狼毒配伍频次较高的有诃子(72/119)、大狼毒(66/119)、麝香(48/119)、巴豆(41/119)、穗序大黄(40/119)、藏菖蒲(38/119)等;主治疾病共有40种,主要有瘟疫病、黄水病、消化不良病等病种;基于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频次较高的核心药物组合有诃子→白狼毒、大狼毒→白狼毒、麝香→白狼毒等。结论:藏药材白狼毒味苦、性温,与清热、消炎、干黄水、胃温消食、治疗瘟疫病类药材配伍使用频率较高。组方配伍中苦味药占比较高,具有治赤巴作用,可凉温兼顾配伍使用。药味苦、辛相辅,味的十七效药性值中凉、钝、轻、糙占比较高,凉、钝对应治疗赤巴病热、锐的特性,因此多用于三因中赤巴偏盛的瘟疫...  相似文献   
440.
周地  刘丽颖  周官红  陈刚  李宁 《中草药》2023,54(1):29-34
目的 对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主要活性二萜成分南香大环素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选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ODS及HPLC等多种色谱学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学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计算ECD光谱确定化合物的绝对构型。结果 从瑞香狼毒根95%乙醇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狼毒素C(1)、芫花萜烷J(2)和狼毒愈创木酮D(3)。结论 化合物1~3均为新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双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2、3为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