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51.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其皮肤与外界有着广泛的接触与交流,同时,通过经络或神经体液调节,皮肤还与机体各系统脏器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超过了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引起机体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和脏腑功能紊乱,通过经络联系,在体表出现各种皮肤疾病,因此,皮肤病的异常表现为机体内部某些病变的窗口。  相似文献   
652.
从正气不足是痹病发生的内因、风寒湿热是外因,唯湿邪最著、调理肺脾肾在痹病中的意义及指导选方用药等论述调理肺、脾、肾在痹病中的应用。指出:通过调理肺、脾、肾三位一体的治疗,能有效的祛除病因、恢复正气。  相似文献   
653.
糖尿病肾病病因多有饮食不洁、情志内伤、素体肾虚;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湿瘀浊毒为标,湿邪贯穿糖尿病肾病始终。根据湿邪在糖尿病肾病中不同的表现将糖尿病肾病分为四期进行论治:早期湿热内生,宜化湿清热养阴;中期湿瘀阻络,宜利湿化瘀通络;晚期湿浊泛滥,宜降浊解毒扶正;末期湿毒内聚,宜降浊解毒扶正。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邪正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当根据各期证候特点进一步研究不同化湿药的应用指征、用量及用法,正本清源,动态观察,提升用药精准性,使化湿不伤阴,补虚不滞邪。  相似文献   
654.
湿邪致泄的理论在中医理论形成的较早阶段便被认识到,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地发展与充实,“无湿不成泄”成为泄泻诊疗的核心理论,其载于明代医家李中梓所著《医宗必读·泄泻》,是中医理论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泄泻病机的总结性认识。该文系统整理了“无湿不成泄”的内容,对“无湿不成泄”的理论渊源、致泄之湿的内涵、因湿致泄的病机演化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微。泄泻以湿邪为枢机,许多治疗泄泻的经典名方如参苓白术散、四苓散、升阳除湿汤、葛根芩连汤、四神丸等组方立意重视祛湿法的应用,古今名家在从湿论治泄泻的具体临床实践中也留下了重要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结合现代社会疾病谱的变化,如今泄泻发生的病因病机愈加复杂,湿邪致泄、湿邪致病也将对疾病防治发挥更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55.
《大小诸证方论》《傅青主女科》《辨证奇闻》《石室秘录》《傅山验方秘方辑》《傅青主男科》皆为傅青主学术思想的体现。本文通过整理其中治疗腰痛的方药,发现傅青主在治疗腰痛时补肾而不泻肾,认为逐瘀药必转伤肾脏。傅青主认为湿与腰痛息息相关,凡有水湿必侵腰脐。其治腰痛擅从脏腑辨证入手:肾水不润腰痛伴头痛,通肾脑;肝顺逆不调腰痛,疏调肝;膀胱失常腰痛,调肾道。傅青主组方药量轻重结合,方中用药剂量相差几十上百倍者常有,亦有全方用药皆远超临床常用剂量者。傅青主治腰痛似乎与传统中医辨证之法背道而驰,但细读之下又觉确有其道理所在。傅青主治疗腰痛的经验有可取之处,临床医者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56.
通过分析《金匮要略》狐惑证候,认为狐惑病因病机在于血热、血虚,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血脉郁热,病情迁延日久导致血瘀,同时湿邪贯穿病程始终。张仲景及现代医家治疗狐惑的理法方药均为佐证。张仲景运用甘草泻心汤、赤豆当归散、苦参汤、雄黄辨证治疗狐惑,以补益中气为本,调治血脉为纲,祛除湿浊为要,内外兼治。现代医家多以凉血活血祛湿、行气活血泄湿、通络清热祛湿等法治疗本病,处方着力点均在祛除血脉之邪。此外,《金匮要略》将百合病、狐惑、阴阳毒合篇论述,百合病病机、阴阳毒证治亦可佐证狐惑“病在血脉”之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657.
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因其缠绵难愈、易反复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此病临床症状多为带下量异常增加,色、质、气味异常,腰痛、疲劳等。患病部位若异味难闻,当警惕是否有癌变。造成带下病的原因很多,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宫颈糜烂等。张晓甦教授认为湿邪为带下病发病之主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方面,情志不畅、饮食偏嗜、房劳多产,亦或是经行产后,摄身不慎,伤于脾肾,脾肾两虚,易外感湿邪。另一方面,肝郁、脾虚、肾虚,则水液运化失常,湿邪内生,郁久生变,从寒、从热而化。不论外感、内伤,湿邪所困,带脉失约,加之湿性下趋,结于下焦,表现为带下的量、色、质及嗅味异常。本病以“湿毒蕴结”为根本病机,脾虚为本,湿热毒为标。湿热之邪不论于外感或内伤,以其湿性下趋的特性,蕴结下焦、前阴,蕴久化热,湿热缠绵难愈,阻滞气血,瘀积成毒,加之正虚,不能鼓邪外出,湿毒搏结,渐生病变。局部熏洗是中医妇科治疗此病的一大特色。南京市中医院张晓甦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文章结合案例,介绍张晓甦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带下病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8.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多因素、多层次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中医采用辨病辨证相结合、分期分型论治的方法,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中医病机学是中医诊疗的核心所在,虽不同学者对其辨证分型意见不统一,但脾虚为本、湿盛为标的发病机制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可,本文就湿邪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作进一步阐释,以期提高临床认识及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659.
林家坤 《江西医药》2023,(3):385-389
本章节摘录《阳气大论》54-59节内容,继上节内容继续讲述六淫之暑邪、湿邪、燥邪、火邪以及七情损伤人体阳气的特点。  相似文献   
660.
结合《内经》病因分类的原理,解析《难经》“正经自病”与“五邪所伤”,其关于湿邪论及五脏,而尤为重视肾,以五行为纲进行病机分析等,既深化了《内经》病因学说的内容,其理论阐述又颇具特色,对当今临床病机的认识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