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70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个虚寒家系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深层次地探索虚寒证的先天 (遗传 )背景。方法 用 4 0项虚寒证量表调查 1个 3代 15人的虚寒证家系和 10例正常人 ,将积分分为 4类分析 ,评定典型虚寒证、虚寒证体质和非虚寒证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得到第 1张虚寒证家族图谱 ,典型虚寒证患者与家系内、外正常人在虚寒证证候定性、定量 ;虚寒证主症定性、定量积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族性虚寒证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拟有多基因遗传类似显性寒冷表型的趋势 ,为深入虚寒证的基因组研究开拓了新路  相似文献   
12.
林宏 《新中医》2003,35(6):37-38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急性发作期寒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予小青龙汤加减汤剂口服,对照组2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临床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肺通气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IgE下降较对照组尤为明显(P<0.01)。结论:小青龙汤加减对急性发作期寒性哮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辨证论治的 3点不足 ,前瞻现代数理思维的重要性 ,引进前沿生物科技的必要性 ;从虚寒证的研究基础和寒的本义论述了虚寒证现代研究的优势 ;对于虚寒证等中医复杂证候的研究 ,必须多学科的交叉 ,尤其是目前可利用的利器 :基因芯片、生物信息等 ,可望从虚寒证的基因组研究切入 ,突破“证”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从虚寒证的定性、定位、主症状、兼症等角度确定虚寒证的 4 0个辨证因子。制定出轻、中、重度、极重 4个等级的评分细则 ,从五脏阳虚探讨虚寒证的半定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泄泻、痢疾作为病名,源于<黄帝内经>,<伤寒论>中统称为下利,并作了较详细的阐发.仲景认为,下利病因众多,病机各异,证候复杂,既有虚寒,亦有实热;既有表里同病,亦有寒热错杂.临床须仔细辨证,谨察病机,按证立法,以法选药组方,方能获得佳效.现将<伤寒论>中有关下利证治的论述初步探析如后.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性哮喘急性发作期肺功能观察4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凯军 《中医研究》2005,18(2):24-25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急性发作期寒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温肺散寒、宣肺平喘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临床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肺通气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性哮喘急性发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郑洪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12):507-509
霍乱是烈性传染病,自从1821年传入我国出现首次大流行之后,此病在中国危害多年,直到解放后才得到基本控制.百馀年来,中医在治疗霍乱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出现了许多专著.由于各人治疗经验不同,在治疗霍乱方面形成主寒、主热两大派,论争不休.  相似文献   
18.
刘冬梅  龚瑾 《河南中医》2014,(7):1369-1369
龚瑾主任医师运用温经散寒法治疗妇人腹痛、痛经、不孕症、妊娠腹痛等妇科疾病,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9.
喝热粥,吃温性食物温食下肚,胃里立刻就会变得暖洋洋。从中医方面,推荐经常喝些热粥或鱼汤。粥中可以加点具有温中散寒作用的姜,具有一定的暖胃止痛作用。比如,高良姜10克,干姜5克,大米50克,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干姜,至米熟粥成即可,温热服食。由于高良姜和干姜都含挥发油,可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脘不适。核桃猪肚红枣粥也是不错的暖胃佳品。核桃5克,猪肚30克,粳米50克,红枣3枚,煮粥食用。核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