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7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80篇
医药卫生   737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692篇
  2007年   555篇
  2006年   452篇
  2005年   633篇
  2004年   547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我们在对一具年龄28岁的男性尸体进行解剖的过程中,发现其双侧胸小肌异常巨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局灶性癫(癎)患者头皮脑电图(EEG)上继发双侧同步(癎)样放电(SBSD)的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地分析自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于我研究所接受治疗的所有局灶性癫(癎)患者的EEG资料,排除所有颞叶癫(癎),共32例患者的术前EEG上均存在SBSD表现.对这些患者的发作间期与发作期EEG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32例患者中,SBSD起源于额区者20例,枕区者10例,顶区者2例.SBSD可表现为棘或尖波、棘慢复合波与快节律三种类型,以棘慢复合波最为常见,占63%.SBSD发作间期较为常见的特点是双侧存在时间差,SBSD始于EEG局灶性异常改变以及局限性慢波一侧;53%的病人发作期EEG表现为局灶性起源.结论:SBSD在局灶性癫(癎)患者中并不少见,而且以额叶最为常见.通过分析SBSD波形的各个特点,有助于判断SBSD原发灶侧别,并与全面性癫(癎)相鉴别,对癫(癎)外科的术前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在局部解剖的过程中,发现1例男性成人尸体标本双侧六指、趾(图1),其发育正常,尸长187cm.,第6小指、趾的皮肤、指(趾)甲完整,色泽正常,指(趾)骨形态结构正常。测量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4.
视空间认知与脑血流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视觉空间认知活动对脑血流速度(CBFV)的影响及性别和任务完成质量对相对的CBFV变化的影响。方法:在完成视觉空间认知活动时及其先前的休息期,对45个正常的志愿者(右利手)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监测其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完成认知任务时与休息时期相比,所有认知任务的完成均诱导出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显著变化(P<0.001),这种变化显示出显著的右侧大脑半球偏侧化(P<0.01)。性别对认知活动所诱导的脑血流速度未产生显著的影响(P >0.05),任务表现质量(得分)对CBFV的变化不产生显著的影响。结论:视觉空间认知活动可诱导CBFV的右侧偏侧化。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双侧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采用双侧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20例病例资料,通过GOS观察疗效,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其死亡率为35%(7/20),较文献报道低;重残率为50%,中残率为25%.结论双侧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减压术可降低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早诊早治、充分减压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6.
患者女 ,4 1岁 ,因腹痛、下腹部包块数月入院。查体 :消瘦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肝脾未见肿大。妇科检查 :子宫后位略增大 ,宫颈肥大、轻糜 ,左侧附件区扪及一 11cm× 8cm× 7cm混合性包块 ,触痛。B超 :左侧附件区探及 13 8cm× 6 9cm× 11 5cm囊实性包块 ,边界清晰 ,边缘欠规则 ,实性部分回声不均匀 ,囊性部分见少量分隔 ;左肾实质回声增强 ,集合系统扩张呈花瓣征。CT :子宫左、后上方扫及囊实性肿块 15cm× 10cm× 9cm ,实性区及囊性区密度强化不均 ,外形不规则 ,子宫被挤向右侧 ,与病灶分界不清 ,膀胱略向前移 …  相似文献   
107.
摘 要目的:分析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 方法:选取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80 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接受广泛性子宫全切术 治疗,观察组接受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比较不同手术的治疗效果。 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术后 首次排气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 个月,两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高于术前,雌二醇(E2) 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两组患者两侧卵 巢体积及窦卵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两侧卵巢体积小于术前,窦卵泡数少于术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经手术治疗均会对早期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卵巢功能造成影响,导致性激素指标水平改变,但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的效果更好,可有效缩短 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促使其尽早康复,且并发症发生较少,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 :探讨创伤性双侧硬脑膜下腔积液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采用双侧硬脑膜下腔搭桥配合单侧硬脑膜下腔 -腹腔分流手术方式 ,治疗 10例经单纯钻孔引流无效外伤性双侧硬脑膜下腔积液。结果 :术后复查 CT,10例双侧硬脑膜下腔积液明显减少或消失 ,受压脑组织复张沟顺间隙显露 ,外侧裂池恢复 ,临床综合征症状、体征改善。结论 :本方法可有效治疗此类难治性创伤性双侧硬脑膜下腔积液  相似文献   
110.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 ,病因为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破裂 ,出血破入脑形成脑室内血肿者病情危重 ,如未及时正确处理 ,可导致脑疝而致死亡等严重后果。我院 1998年 6月至 2 0 0 0年 12月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加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室内血肿 2 5例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 ,男 15例 ,女 10例 ,年龄 39~ 6 8岁 ,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 GCS评分 9~ 12分 5例 ,GCS≤ 8分 2 0例 ,出血量 48~ 10 6 ml,其中 48~ 79ml15例 ,80~ 10 0 ml8例 ,10 0 m l以上 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