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4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47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障碍引起的黄斑区病变。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中心性暗点,视物变小及视物弯曲变形。眼底镜检可见黄斑部有约1~3PD大小、边界清楚的盘状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区。脱离区色较暗,周围有反光晕,中心凹反射消失。发病数周后脱离区视网膜可见多数散在的黄白色小点沉着。  相似文献   
102.
皮水证治     
何××,男,31岁,工人。于1979年秋,在某医院以肾病综合证住院治疗二个半月,曾用大剂量激素疗法,但病势日趋严重,故转我院中医治疗。证见,一身悉肿,按之没指,其腹如鼓,身重不恶风,面色无华,口干不渴,意欲食复不能食,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生脉散合五苓散加味联合托伐普坦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利尿剂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虚血瘀、阳虚水泛证CHF伴利尿剂抵抗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2组患者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托伐普坦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汤剂生脉散合五苓散加味治疗,疗程为14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体质量、24 h尿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pro脑钠肽(NTpro-BNP)、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NYHA心功能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14 d后,2组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86%(29/35),对照组为54.29%(19/3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NYHA心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体质量、NTpro-BNP均较治疗前下降,24 h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多,LVEDD均较治疗前有所缩小,LVEF值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王霞  史丽 《国医论坛》1999,14(5):14-14
五警散出自《伤寒论》,由猪等、泽泻、白术、裁等、桂技组成.笔者以“异病同治”理论为指导,应用该方治疗儿科杂症,获得满意疗效。兹举验案3则如下。1嚷道李某,男,l岁,1993年4月28日初诊。其母代述:患儿10天前突发附逆,声颇有力,每日3次~4次,每次发作约持续lmin左右,二便清利,多方诊治无效,前来我处求治。刻诊:上述症状如故,舌苔白润,指纹沉青。详询病史,患儿10天前喝冷饮约200ml,旋即作呕2次。四诊合参,认为证周寒饮羁留于冒,胃气上逆。处以丁香柿蒂汤加减治疗,但效果不佳。遂改投五警散加减:获等驰,猪谷eg,泽泻…  相似文献   
105.
五苓散为《伤寒论》方,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有化气利水、健脾祛湿之效。为治疗外有表证,内有水湿的良方。适用于头痛发热、小便不利、烦渴欲饮、水入即吐、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等症。  相似文献   
106.
水蛭猪苓降压丸对高血压及左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菊花  马玲丽 《陕西中医》2009,30(10):1302-1303
目的:评价中药组方对高血压及左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水蛭猪苓降压丸(水蛭、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治疗高血压97例。结果:治疗后血压、心率、左心室结构功能及临床症候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01。结论:本方在降低血压保护靶器官的同时,还可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缓慢,或消退,使动脉及阻力血管顺应性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07.
王红妹 《河南中医》2009,29(12):1161-1161
治手足心黄,分别以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菌陈五苓散取效。  相似文献   
108.
前列腺肥大症是西医病名,中医叫癃闭,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是由于肥大的腺体压迫膀胱颈部和后尿道而造成尿道梗阻,临床主要表现为:早期尿频尿急,夜尿多,后期逐渐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完全梗阻,可引起急性尿潴溜或肾衰竭。我科于2003年9月-2008年3月采用五苓散治疗该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9.
"四性"和"五味"不仅是反映中药药性的重要方面,更是临床配伍组方中不能忽视的关键环节。五苓散方出自《伤寒论》,临床上可以治疗各种水液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关于其配伍规律,大多数医家从其君、臣、佐、使等方面进行研究,而且相关争议也不少,通过运用数学方法对五苓散方中药物四气五味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五苓散方性以热性为主,而味则以甘和辛味为主,为方剂尤其是经方配伍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0.
历代医家对五苓散证皆有不同程度的诠释,多数医家认同的膀胱气化不利之说有待商榷.首先结合原文与相关注释对具有争议的《伤寒论》五苓散证原文进行分析,认为五苓散证的核心在于水液代谢失调,进而通过对膀胱气化及蓄水理论的辨析,认为五苓散治水非在膀胱.其次根据五苓散药物配伍特点,认为五苓散方证核心病机为脾肺失司,三焦不利,其不为一脏一腑之专方,而为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系统的基础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