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79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通过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5例新生儿HIE患儿脑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观察GFAP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进一步综合分析其与新生儿HIE的发生、病程的关系.结果 25例新生儿HIE脑标本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小脑星形胶质细胞表现为生后24h内死亡者增生程度重(P<0.05),生存时间越长,增生程度反而较轻;慢性缺氧时大脑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程度重(P<0.05),急性缺氧时延髓增生程度重(P<0.05),混合性缺氧大脑及延髓增生程度均较重(P<0.05).结论 新生儿HIE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程度与HIE的发生、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2.
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复方临床拆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基于病证结合的中药复方临床拆方疗效, 以期进一步阐明复方作用机理与证的病理机制。方法: 123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血府逐瘀汤原方组、精制血府逐瘀组、药对配伍组、安慰剂组四组进行干预治疗。结果: (1) 四组心绞痛疗效经秩和检验依次为血府逐瘀组, 精制血府逐瘀组, 药对组, 安慰剂组(P < 0. 01);(2)四组血瘀气滞证证候疗效经秩和检验依次为血府逐瘀组, 精制血府逐瘀组, 药对组, 安慰剂组(P < 0. 01); (3)四组治疗后血脂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 05)。(4)炎症指标: 血府逐瘀组、精制血府逐瘀组、药对组治疗后IL - 6均降低, 安慰剂组治疗后IL- 6升高, 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四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结论:(1)理法拆方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原方病证疗效, 随着复方配伍的改变, 复方功能靶向出现差异; (2)临床拆方研究对于明晰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 研究#证?病理机制, 观察证% 方、方% 证的相互关系以及进一步加强中药复方的针对性, 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有着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明确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中指纹图谱共有峰与组方药材有效部位及药效的相关性, 表征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用指纹图谱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偏差△t和紫外光谱夹角余弦特征相似度, 考察共有峰与药材有效部位的相关性; 将加味四妙丸中各有效部位及各组方药中的有效部位进行正交组合, 测定指纹图谱及评价抗炎、镇痛及降尿酸作用, 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将药理数据与指纹图谱各色谱峰相对面积相关联, 研究谱效相关性。结果: 该方有效部位群12个共有峰分别来源于组方药苍术皂苷、黄柏皂苷、黄柏生物碱、土茯苓皂苷部位, 与抗炎、镇痛、降尿酸作用均有相关性。结论: 研究有效部位群指纹图谱共有峰的成分特征及谱效关系, 是表征复方整体成分-配伍- 药效相关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4.
按2000版《中国药典》相关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 对中药材白扁豆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等方面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 建立了白扁豆的质量标准体系, 为建立和完善白扁豆的质量标准体系和新版%中国药典&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45.
系统生物学在中药ADME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中医的研究角度综述了系统生物学的定义、研究框架、范围和方法论特点, 并以PBPK和PBPD 研究为实例, 详述了系统生物学方法论在药学研究中的最新应用和进展, 阐明了系统生物学是还原论基础上的整体论。中医药是中医整体辩证理论指导下的复杂体系, 拟乘系统生物学之势将面对诸多基础问题的挑战, 然而中药ADME 性质的阐明将成为中医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基石, 从而将分子水平和整体水平有力地衔接起来。本文中同时简略地综述了作者研究组在该领域的有益尝试, 结果表明中药的早期ADME性质研究方法将是揭开中药之谜并过渡到系统生物学水平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从认识论与方法论两方面, 探讨了现代中药研发中的文化碰撞现象与系统生物学思路。提出在世界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 我们既要认识科技文化多态性的这样一个事实, 又要以“疗效中心论”为基础, 重视本土科技文化的发扬, 不要盲目发展“高”、“精”、“尖”而忽视复方制剂的研究及其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新的医学模式下, 我们还应大力发展系统生物学, 使之与传统医学互补,从而推动传统医学研究方法的变革, 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发展出更好的现代中药研发方法。  相似文献   
47.
中医几千年临床实践是其科学性的有力佐证, 所缺少的是逻辑检验, 阴阳五行数学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应用阴阳五行数学不仅可以对中医的治疗方法进行严格的数学论证, 并从逻辑检验的角度证明中医理论的科学性; 而且可以反推出中医经典处方, 从而为中医的创新开辟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免疫调节T细胞和细胞因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中的作用。方法2004-02—2005-06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7例特发性再障患儿骨髓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CD 4CD2 5T细胞水平,ELISA检测骨髓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F lt-3L水平,并与正常儿童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初诊再障患儿外周血和骨髓CD 8T细胞均显著增高(P<0.05),重型再障(SAA)组伴外周血CD3-CD 56NK细胞及骨髓B细胞显著下降(P<0.05)。初诊SAA组骨髓CD 4CD 25T细胞[(7.5±3.4)%]显著高于对照组[(4.3±0.9)%,P<0.05],初诊SAA组及轻型再障(MAA)组骨髓CD 4CD2 5/CD 4比值分别为(28.9±11.1)%和(28.2±9.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7.4±0.9)%,P均<0.05],骨髓TGFβ-1分别为(2.2±1.7)μg/L和(2.0±0.6)μg/L,均较对照组[(4.4±0.9)μg/L]显著降低(分别为P<0.01、P<0.05),而F lt-3L水平分别为(1031.1±321.8)ng/L和(694.7±424.7)ng/L,均较对照组[(63.0±37.5)ng/L]显著增高(P均<0.01)。缓解期SAA儿童除外周血CD8 T细胞仍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外,其余上述指标均接近正常水平。相关分析显示,骨髓CD4 CD 25T细胞与CD 3CD 4T细胞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95、0.540,P<0.01);F lt-3L与骨髓CD 3、CD 4、CD 8T细胞及CD 4CD 25T细胞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32、0.542、0.688、0.405,P分别<0.01、0.01、0.01、0.05),而TGFβ-1与骨髓CD 8T细胞和F lt-3L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431、-0.482,P分别<0.05、<0.01)。结论儿童再障发病与CD 4CD 25T细胞数量缺乏无关,骨髓TGFβ-1水平显著降低和F lt-3L水平显著增高可能在再障儿童T淋巴细胞数量增多和功能紊乱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布地耐德(BUD)联用福莫特罗(FOM)与单用双倍剂量BUD干粉吸入疗法对轻度持续性哮喘患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的理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05-01—2005-06在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研所专科门诊就诊的轻度持续哮喘患儿50例,采取开放、随机、平行对照方法把50例患儿分为两组,分别吸入BUD联用FOM(B+F组)或双倍剂量BUD(Double B组)8周,药物均用都保干粉吸入装置吸入。8周的观察期内由患儿或家长记录哮喘日记,包括日间和夜间症状评分、无症状天数、其它平喘药物(包括应急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缓释茶碱、口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全身用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同时以简易峰流速仪监测其呼气峰流速值(PEF)作为主要肺功能指标。结果B+F组和Double B组在治疗8周后,日间症状及P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无症状天数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B+F组在治疗8周后夜间症状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Double B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无症状天数及PEF治疗前及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病情反复发作次数、需联合应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次数及口服强的松、长效缓释茶碱或口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天数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ICS)联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与单用双倍剂量ICS治疗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的疗效相当。但从减少或避免ICS潜在的全身性副反应方面考虑,联用低剂量ICS+LABA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儿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01—2005-12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住院的233例川崎病的患儿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IVIG不敏感川崎病共31例(占13.3%)。IVIG不敏感川崎病中男女性别比为4.17∶1,明显高于IVIG敏感川崎病1.43∶1(P<0.05)。两组川崎病年龄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IVIG不敏感川崎病中有中度以上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者6例(6/31,19.4%),明显高于IVIG敏感川崎病(5/202,2.4%)(P<0.05)。川崎病患儿发生IVIG耐药的可能危险因素有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沉、血浆白蛋白、乳酸脱氢酶等,分析结果提示血浆白蛋白降低及男性可能与IVIG不敏感川崎病有关,但仅此两项指标尚不能预测IVIG不敏感川崎病的发生。IVIG不敏感川崎病冠脉病变发生危险因素无阳性发现。IVIG不敏感川崎病患儿中14例通过复用IVIG后临床症状得以缓解,仅8例在复用IVIG后症状仍不能控制而加用激素治疗。结论IVIG不敏感川崎病并不少见且较IVIG敏感川崎病更易发生较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患儿发生IVIG耐药及IVIG不敏感川崎病冠脉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不肯定。复用IVIG及必要时在抗凝基础上加用激素对IVIG不敏感川崎病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