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25篇
  免费   2505篇
  国内免费   1880篇
工业技术   20210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416篇
  2021年   533篇
  2020年   498篇
  2019年   462篇
  2018年   420篇
  2017年   482篇
  2016年   607篇
  2015年   724篇
  2014年   903篇
  2013年   1076篇
  2012年   1204篇
  2011年   1313篇
  2010年   1094篇
  2009年   1169篇
  2008年   1304篇
  2007年   1495篇
  2006年   1317篇
  2005年   1082篇
  2004年   932篇
  2003年   704篇
  2002年   584篇
  2001年   448篇
  2000年   406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6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eneration of adaptive gait patterns using new 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s (CPGs) including motor dynamic models for a quadruped robot under various environments. The CPGs act as the flexible oscillators of the joints and adjust joint angles to required values. The CPGs are inter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sets of their coupling parameters are adjusted by a genetic algorithm so that the quadruped robot can realize stable and adequate gait patterns. Generation of gait patterns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CPG networks suita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not only a straight walking pattern but also of rotating gait patterns.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CPG networks are effective for the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the adaptive gait patterns for the tested quadruped robot under various environments. Furthermore, the target tracking control based on image processing is achieved by combining the general gait patterns.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Electr Eng Jpn, 155(1): 35–43, 2006;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 DOI 10.1002/eej.20225  相似文献   
42.
均匀设计在遗传算法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分析均匀设计和遗传算法的内在关系,指出从某个角度上可以把均匀设计看作是遗传算法的一种特例,并针对遗传算法初始参数众多、难配置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均匀设计优化配置选择参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遗传算法参数配置的盲目性.仿真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43.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图像边缘信息链表匹配方法。首先,采用CANNY算子的方法提取图像边缘;然后,将图像边缘信息链表化;最后,基于链表化结果利用遗传算法进行链表匹配。该方法能够减少匹配过程中的计算量,且能实现高效匹配。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44.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树状注水管网拓扑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建军  刘扬  战红 《石油学报》2006,27(1):106-110
以投资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井间隶属关系的惟一性、连接注水井数量等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树状注水管网拓扑优化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特点,将优化问题分为分配层和几何层,分别采用遗传算法和非线性优化方法进行求解.并对遗传算法的操作过程进行了改进,调整了适应函数,采用随机多父辈适应函数值加权交叉和多种变异操作,结合了模拟退火算法,并给出了初温的确定方法,改进了选择复制操作,从而形成了混合遗传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收敛速度,避免早熟收敛.利用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5.
基于模糊度测度和改进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模糊集理论进行图像分割,本文提出了一种模糊度测度函数,它衡量了背景模糊集和某一个二值图像的相似性:模糊度越小,这种相似程度越大;并且对模糊度的计算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比较运算和加法运算,便于硬件实现。本文利用遗传算法求取最佳阈值,针对遗传算法的某些不足之处.我们利用精英策略和模拟退火的思想,对其做了一些修正。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Shannon熵方法和模糊熵方法,本文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分割结果,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  相似文献   
46.
In this paper an elitist genetic algorithm (GA)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is compared with common commercial solutions for complex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fter its prior validation on two-dimensional (2D) structures, the GA was tuned and improved in order to obtain structural elements with minimum weights that satisfy the ultimate limit states of the applicable building code. Subsequently, the same spatial structures were optimized using a commercial structural analysis program. Finally, the cost and weight improvements obtained using the GA, although at a higher computational cos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7.
供需链设计优化问题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而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本文把Petri网与遗传算法结合起来,用于研究供需链设计优化,构建一个供需链原型测试系统,并对小汽车制造供需链系统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油田地面注水系统拓扑布局优化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举例计算表明,用遗传算法解决油田注水布局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9.
采用具有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HTI)模型研究裂缝性油气藏,P波振幅随炮检距和方位角变化(AVOA),表现出较强的方位各向异性特征。本文基于Ruger提出的HTI介质模型的P波反射系数公式,利用由基准测线和另外两条与之呈45°、90°测线的P波反射系数的相对差异估算裂缝方位;同时引入小生境遗传算法,对基准测线和与之呈90°测线的P波反射系数差进行反演,得到了较高精度的纵、横波波速比和Thomsen各向异性参数。  相似文献   
50.
A multi-objective hybrid genetic bas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multi-objective property of inverse planning. It is based on hybrid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which combines the simulated annealing, uses adaptive crossover and mutation, and adopts niched tournament selection. The result of the test calculation demonstrates that an excellent converging speed can be achieved using this appro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