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5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工业技术   39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6 毫秒
71.
The stopped-flow spectrophotomctric method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kinetics of the ozonation of o-cresol in aqueous solutions of pH values varying from 2 to 9 at 10 to 40°C. The fast reaction between o-cresol and ozone is second order overall with first order in each reactant. The ozonation rale increases with the temperature and pH value of the solution. In neutral solutions, the overall rate constant increases from 422,000 M-1S-1 at 10°C to 1,549,000 M-1 S-1 at 40°C. The activation energy is about 30 KJ/mol in the neutral solutions; it increases slightly with the acidity of the solution.

A mechanism based on the initial attack of ozone moleculesat the ortho and para positions of o-cresol is proposed for the ozonation reaction. According to this mechanism, three moles of ozone are required to react with each mole of o-cresol resulting in the rupture of the aromatic ring and production of various acids. The oxidation products were identified by these and other investigators. The proposed mechanism yields a second order kinetics for the overall reaction, as confirmed by the kinetic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72.
肖春来 《辽宁化工》2007,36(9):609-610,613
硫中毒是转化催化剂常见的问题,系统介绍了硫的来源和危害,硫中毒的机理、硫中毒的表现、硫中毒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及预防要点,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3.
研制的变位机构用于航天器装配生产线。从项目提出的变位机构定位精度要求出发,针对变位机构机械结构设计、零部件选型、精度标定等方面给出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针对变位机构机械结构提出并分析了变位机构的误差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精度标定的策略,为实现变位机构的高精度要求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基于最小二乘法求解了模拟误差参数并验证了该精度标定策略的可行性,对变位机构在项目后续应用中精度的提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为了深入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作为中国石化企业都应该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通过全员清权查险,全面制度预防,建立防控机制,初步形成"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预警及时、监控有效"的特色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有力促进企业廉洁风险惩防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75.
明确规划失地农民概念,分析规划失地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规划失地农民就业转型机制: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远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为前提,在本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的基础上统筹规划本地区城乡,做到城镇、工业区域相对集中,便于社会公共服务投放,有效减少失地农民;通过改变农民的就业观以及提高其就业能力,增加企业的社会责任制度建设,增加失地农民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76.
原位TiB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形核机制及转变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原位合成制备TiB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自生相的形核机制以及转变动力学,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一般角度来分析TiB2的形成机制,并讨论TiB2转变动力学。  相似文献   
77.
TiCp/Al预制块在Mg中熔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TiCp/Al预制块以不同的工艺加入到Mg液中进行熔化试验。结果表明,未搅拌时TiCp/Al预制块在800℃的Mg液中保温60min后仍不熔化,采用合适的搅拌工艺可使TiCp/Al预制块熔化,并且使TiC粒子在熔体中均匀分布。TiCp/Al预制块在Mg液中的熔化过程机理为:基体Al通过熔化和对淹扩散进入到Mg液中,TiC粒子间的结合力需通过搅拌产生的剪切力才能破坏,并随Mg液流动进入到Mg液中,机械搅拌可使TiC粒子Mg液中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78.
易切削Bi黄铜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持传统黄铜易切削条件下,通过加入Bi代替Pb并添加少量RE获得了易切削黄铜。试验表明:绝大多数的Bi以单质游离态分布在卢相内,RE元素的加入一方面使黄铜组织细化,另一方面使更多的Bi颗粒存在于口相内,从而提高切削性能,最终得到易切削的且表面光洁的黄铜。  相似文献   
79.
提出把叶片模具的开模过程看作是一个机构的运动过程,并基于机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叶片模具的开模过程中的碰撞干涉检验问题.对模具机构的创建、机构运动的建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以UG为图形支撑软件,对该方法进行了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80.
采用高温蠕变装置,研究了Mg-6Al-1Nd-1.5Gd合金在150、175、200℃以及50、70、90 MPa条件下的高温压缩蠕变行为,分析合金在高温蠕变过程中的蠕变机制。结果表明,Mg-6Al-1Nd-1.5Gd合金的平均应力指数及蠕变激活能分别为4.64和73.87kJ/mol,其主要蠕变机制是由位错攀移和晶界扩散共同作用,合金的蠕变本构方程为:ε=1.877×10-8σ4.641exp[-73 865/(RT)];合金在高温蠕变过程中,微观组织中的位错密度逐渐增大,出现位错缠结及位错堆积,合金蠕变后的晶粒变得粗大,金属间化合物Al3Nd和Al3Gd在晶界上出现偏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