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59篇
  免费   1371篇
  国内免费   1385篇
工业技术   3091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295篇
  2021年   404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405篇
  2016年   549篇
  2015年   647篇
  2014年   1529篇
  2013年   1479篇
  2012年   1730篇
  2011年   2320篇
  2010年   1736篇
  2009年   1650篇
  2008年   1647篇
  2007年   2025篇
  2006年   1945篇
  2005年   1723篇
  2004年   1493篇
  2003年   1486篇
  2002年   1283篇
  2001年   925篇
  2000年   777篇
  1999年   703篇
  1998年   566篇
  1997年   458篇
  1996年   377篇
  1995年   310篇
  1994年   234篇
  1993年   192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9篇
  1974年   3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Field Static Load Test on Kao-Ping-Hsi Cable-Stayed Bridg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ield load test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 and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a cable-stayed bridg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field static load tests on the Kao-Ping-Hsi cable-stayed bridge, the longest cable-stayed bridge in Taiwan, before it was open to traffic. A total of 40 loading cases, including the unit and distributed bending and torsion loading effec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bridge behavior. The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effect on the variations of the main girder deflections was also monitored. The results of static load testing include the main girder deflections, the flexural strains of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girder, and the variations of the cable forces.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element model was develop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ridge under the planned load test conditions has linear super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nalytical model shows a very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bridge responses. Further discussion of deflection and cable forces of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a cable-stayed bridge is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2.
计费帐务系统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费帐务系统作为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向日益受到运营商的关注。通过对计量帐务系统的研究,首先介绍了传统计费模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各大公司产品对计责帐务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未来计费帐务系统的特征及对其发展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广州市电视台综合信息平台网络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基于网络层、系统层、用户层和安全策略管理全方位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24.
托盘能否有效运用对物流的畅通与否关系重大,这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们的重视,并就此制定了托盘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旨在更合理地使用托盘,推进托盘一体化和共用系统的建立。而RFID技术在托盘的电子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更将大大提高物流的效率与准确性,托盘电子信息化管理将成为今后托盘管理的趋势。  相似文献   
25.
本文讨论一个PCI总线主控制器IP核的设计与验证,描述了该IP核的控制通路和数据通路设计、电路的功能仿真、综合以及验证等过程。结果表明,该IP核在功能和时序上符合PCI技术规范2.2版本,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6.
实时硬件系统中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实时硬件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大,系统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已成为硬件系统开发的发展趋势。研究了硬件系统中模块控制的方法和特点。结合MPEG2电视编码器中各功能模块的特点,提出了适合该硬件系统的模块控制方案,说明了控制模块的硬件设计思想和软件实现。实践证明,该方案满足系统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7.
本文主要介绍微电子发展趋势、微电子与微机械结合、系统集成的未来潜力。  相似文献   
28.
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题实现了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Oracle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以C Builder 6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包括表的设计与界面的设计.实现了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基本功能,基本上满足了实际商业运营的需要.  相似文献   
29.
基于GIS的水电工程可视化辅助设计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水电工程设计领域存在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设计过程复杂且不直观等情况,在探讨工程可视化辅助设计(VCAD)基本概念及其理论构成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的水电工程可视化辅助设计理论与方法,实现了直观方便的设计建模和设计过程的交互控制,以及设计成果的直观形象表达,从而有助于提高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也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0.
Accidents in different complex sociotechnical systems are rarely compared using the sam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risk management. We conduct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Canadian public health disasters involving drinking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the North Battleford Cryptosporidium parvum outbreak in April 2001 and the Walkerton E. coli outbreak in May 2000. Both accidents resulted from a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all levels of a complex sociotechnical system. However, the low-level physical and individual factors differed in the two cases, whereas, the high-level governmental and regulatory factors tended to be the same. These findings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public policies to minimize risk in complex sociotechnical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