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00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677篇
工业技术   3116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1113篇
  2013年   1085篇
  2012年   1363篇
  2011年   1457篇
  2010年   1434篇
  2009年   1919篇
  2008年   2193篇
  2007年   1824篇
  2006年   1998篇
  2005年   2595篇
  2004年   2363篇
  2003年   2074篇
  2002年   1630篇
  2001年   1503篇
  2000年   1216篇
  1999年   793篇
  1998年   466篇
  1997年   419篇
  1996年   354篇
  1995年   258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264篇
  1991年   234篇
  1990年   204篇
  1989年   14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随着流媒体、视频等业务在Intemet上的相继开展,IP组播技术和应用开始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分析IP组播技术的产生、概念和特点,以及相关技术,最后介绍了IP组播技术在视频业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2.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可以享受越来越多的通信服务。同时,如何利用新技术,满足用户经济实惠的要求,是用户的需求,也是电信企业的追求。“二网合一”、“三网合一”乃至“多网合一”一直是通信新技术的热点。本文以作者为赣州市地方税务局设计并成功应用的计算机网、电话网、GSM移动网“三网合一”为例,分析了“三网合一”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3.
一、引言 Internet在近些年呈爆炸性增长,不啻为运营商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同叫也对其骨干刚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希望IP网络不仅能够提供E-mail、上网等服务,还能够提供宽带、实时性业务。ATM曾经是被普遍看好的能够提供多种业务的交换技术,但由于在实际的网络中人们已经普遍采用IP技术,纯ATM网络已经不可能,而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IDBS的系统结构和协议层次,描述了采用多播数据缓存技术的IDBS系统结构,IDBS为高速英特网接入,多媒体技术应用提供了一种廉价、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5.
真正意义上的大范围视频点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资金的投入.使用现成的有线电视系统和电话系统,可实现有线电视网络所覆盖范围内的视频点播,同时有线电视网络系统、短消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相结合,将扩大视频点播系统的盈利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多频道视频点播系统的功能框架.  相似文献   
76.
IKE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鑫  何大可 《通信技术》2003,(11):103-105
在简略介绍IKE协议RFC2409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对协议现有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协议阶段1中主模式与积极模式下身份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协议修改建议,对阶段1中安全联盟建立的可靠性进行了探讨以加强协议抵御DoS攻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7.
TETRA是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于1995年正式确定的数字集群标准,是惟一被ETSI支持的无线数字开放标准,自1997年全面推广后,目前已成为国际标准。TETRA在公共安全、指挥调度等方面有突出优点,已经成为当前最  相似文献   
78.
《电信网技术》2004,(2):35-40
介绍了ITU—T SG11研究期第4次会议中智能网的应用,基于IP和其它先进网络应用的信令要求的内容。  相似文献   
79.
IPv6自1996年由IETF的RFC2460加以规范以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一定的部署。与IPv4相比。IPv6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如简化的IP包头格式、主机地址自动配置、认证和加密以及较强的移动支持能力等。对于运营商来说,IPv6比较有吸引力的特点有两个:一是IPv6所具有的庞大地址空间,其采用的128位  相似文献   
80.
为了解决网络安全和地址资源匮乏等问题,大量企业和驻地网采用了私有编址(RFC1918),并通过NAT/防火墙来控制与公共网络的通信。NAT/防火墙能够完成私有编址与公网编址的相互转化,并设置相应的包过滤规则,让不满足条件的IP包不能够穿透NAT/防火墙。NAT/防火墙对HTTP等端口固定的一般应用协议,只需要转换IP、TCP、UDP头,即可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