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37篇
  免费   6273篇
  国内免费   3471篇
工业技术   62381篇
  2024年   364篇
  2023年   1342篇
  2022年   1402篇
  2021年   1592篇
  2020年   1388篇
  2019年   1660篇
  2018年   957篇
  2017年   1420篇
  2016年   1614篇
  2015年   1991篇
  2014年   3122篇
  2013年   2788篇
  2012年   3303篇
  2011年   3567篇
  2010年   3471篇
  2009年   3663篇
  2008年   3893篇
  2007年   3703篇
  2006年   3016篇
  2005年   2847篇
  2004年   2418篇
  2003年   2144篇
  2002年   1536篇
  2001年   1381篇
  2000年   1251篇
  1999年   1041篇
  1998年   891篇
  1997年   806篇
  1996年   688篇
  1995年   548篇
  1994年   507篇
  1993年   429篇
  1992年   374篇
  1991年   364篇
  1990年   349篇
  1989年   350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双馈风机附加频率控制对系统调频动态特性产生的影响,通过建立双馈风机多物理控制环节耦合特性数学模型、互联电力系统考虑风机接入的负荷-频率控制动态特性数学模型,以风机采用惯性支撑与下垂控制结合的附加频率控制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干扰稳定分析研究了风机参与系统调频的动态特性,以及各控制环节的运动模态耦合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双馈风机附加频率控制对系统调频动态的小干扰稳定性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但惯量支撑控制使系统的调频动态增加一种模态,并使负荷-频率控制的调频动态环节与风机的多物理控制环节在部分振荡和非振荡模态上发生耦合作用。进一步利用阻尼比和振荡频率研究了附加频率控制参数对振荡模态动态特性的影响,并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2.
随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对电网渗透率的不断增加,大型风光电站也开始参与到电网的调频当中。首先,建立了功率响应总偏差、调频里程支出最小化的多目标互补控制模型,以解决不同调频资源的动态功率分配问题。为解决该非线性优化问题,采用多目标蝠鲼觅食优化算法(multi-objective manta ray foraging optimization, MMRFO)快速地获取高质量的Pareto前沿,以满足电网的实时在线调频需求,提高区域电网的动态响应能力。然后,基于熵权法,设计了灰靶决策法客观地选择不同功率扰动下兼顾运行经济性和电能质量的折中解。最后,基于扩展的两区域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3.
利用转子动能的风机辅助频率控制最优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机增加辅助频率控制模块是解决新能源取代同步机导致的电力系统频率安全问题的一种方案,其中利用转子动能的调频模式可以使风机运行在最大功率点,经济性比功率备用模式更好。已有研究主要让风机通过虚拟惯量和频率下垂控制模拟同步机,却未充分利用风机控制灵活、可塑性强的优点,且未考虑风机转子动能限制及系统频率二次跌落。论文跳出虚拟惯量加频率下垂控制的传统框架,提出利用转子动能的风机辅助频率控制最优策略。首先将风机输出功率曲线作为决策变量,通过优化得到最优功率曲线,然后设计对应的辅助频率控制策略,实现最优输出功率曲线。仿真结果验证所提策略的效果,并说明风机辅助频率控制不应局限于模拟同步机,而是有更优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4.
光伏电站大规模接入电网系统,其容量占比越来越高,对电网运行带了极大挑战,迫切需要光伏电站呈现一种可调度性.同时,光伏逆变器的快速响应特性为光伏电站具备快速功率调控,支持系统一次调频功能提供了条件.在此提出场站级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与带死区延时的有功-频率下垂控制组成的协调控制技术,实现光伏电站参与电网的一次调频.最后,在陕西某光伏电站进行试验,通过频率扰动、AGC协调试验两种情况验证了一次调频技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电网技术》2021,45(5):1852-1861
水轮机调速系统厂家众多,逻辑、型式及模式命名规则多样,不利于技术交流、运行控制及管理。研究了当前主流水轮机调速系统的控制逻辑及模式命名规则,并提出了标准化建议;分析了一次调频与自动发电控制系统主流协调策略的优缺点,提出了"同向叠加,反向闭锁"优化控制逻辑,并结合实例进行了验证测试;分析了一次调频关键参数对水轮机调速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针对实际案例给出了参数优化方法;研究了水轮机调速系统建模方法,基于分环节辨识,对调节器控制系统、随动系统、水轮机三大环节建立了精确数学模型,并对整体模型进行了校核验证。水轮机调速系统控制逻辑制定、一次调频参数优化、调速系统仿真建模三者须有机结合,共同保证其性能满足相关标准及源网协调各项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96.
《电网技术》2021,45(5):1985-1992
针对微电网中逆变器模型的非线性特征、参数摄动、及大负荷扰动造成的频率波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次调频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自适应反推鲁棒控制方法。在建立包含参数摄动以及输出侧负荷扰动VSG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李雅普诺夫函数设计出VSG的反推自适应控制律,并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将VSG自适应反推鲁棒控制与二次调频技术相结合,当频率偏差超出设定范围,则启动二次调频,使频率快速恢复至较小范围;自适应反推鲁棒控制算法则能快速自适应补偿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小偏差范围内具有较好动静态性能。使系统兼具大偏差快速恢复,小偏差动态响应好的特点。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7.
赵阳 《大电机技术》2021,(4):66-69,83
本文针对水泵水轮机导叶轴瓦材料的选择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介绍了轴瓦的材料组成,并进行了轴瓦的使用性能如摩擦系数、磨损量的试验对比等.着重研究了轴瓦的材料性能如弹性模量对导叶工作压应力及变形的影响,给出了导叶轴瓦选择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98.
发电机是一个涉及多状态信息的复杂系统,对其进行缺陷分析时往往需要同时考虑多组状态量间的相互关联。现阶段,这一工作通常由人工实现,效率较低,且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通过自动计算发电机多组状态量之间在不同时间范围和频域范围内的局部数据相关性,为进行发电机缺陷分析时所需的相关性信息提供有力支撑,并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实现状态量之间局部相关性的有效分析,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可以有效的提升技术人员分析发电机缺陷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9.
对高压电缆的局部放电(PD)进行监测,并对其所包含的噪声信息进行抑制,是一种有效的绝缘评估方法.针对PD信号所包含的复杂噪声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经验小波变换(IEWT)的噪声抑制方法.该方法以IEWT分解为核心,通过将含噪信号分解为按频率顺序排列的经验小波函数(EWF),有效避免复杂噪声信号分解时的模态混叠现象.利用峭度规则对分解得到的EWF进行筛选,最后对筛选出的有用EWF进行重构和降噪处理,达到对复杂含噪信号的噪声抑制效果.模拟仿真以及现场测试表明,与现有基于EWT和基于EMD的降噪方法进行对比,该文所提方法可更有效地抑制PD信号所包含的噪声信息.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频域法构造小波滤波器方法较少、稳定性无法保证、逼近精度不高等问题,基于天牛须搜索算法提出了一种小波滤波器直接频域逼近方法。首先根据小波滤波器电路的基本要求设计逼近有理式,然后加入电路实现所需的稳定性、正实性和初值为零的约束条件,建立小波滤波器逼近的频域优化模型。再以高斯小波和Marr小波为例,使用天牛须搜索算法求解频域逼近的数学模型得到滤波器有理式参数。在时域和频域上分别将该方法和其他频域方法进行对比,仿真和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频域逼近法具有更优的效果,五阶高斯小波和七阶Marr小波的逼近均方误差仅为3.446 8×10~(-4)和7.346 2×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