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33篇
  免费   2138篇
  国内免费   1833篇
工业技术   48204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801篇
  2022年   767篇
  2021年   1102篇
  2020年   1196篇
  2019年   1161篇
  2018年   571篇
  2017年   1088篇
  2016年   1270篇
  2015年   1577篇
  2014年   2816篇
  2013年   2606篇
  2012年   2967篇
  2011年   2980篇
  2010年   2575篇
  2009年   2960篇
  2008年   3375篇
  2007年   2921篇
  2006年   2478篇
  2005年   2289篇
  2004年   1913篇
  2003年   1563篇
  2002年   1170篇
  2001年   1045篇
  2000年   823篇
  1999年   654篇
  1998年   547篇
  1997年   519篇
  1996年   469篇
  1995年   384篇
  1994年   297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7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实验采用传统差重法测定近岸海域水质中悬浮物的浓度,一从样品均匀程度、醋酸纤维膜溶解失重、盐度等三个方面讨论影响悬浮物含量测定的误差因素,二为进一步探讨测定结果的置信水平,对实验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评定,其扩展不确定度为2.62%。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皮鞋钢勾心纵向刚度测定的不确定度。通过建立测量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分析了重复性测试、百分表、砝码、游标卡尺等因素对于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并对其进行评定,结果表明,重复性测试对于不确定度结果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4.
岩矿铜含量的分析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其不确定度的测量主要是对表征合理地赋予补测量值分散性,这样就可以确定出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在对岩矿铜含量检测工作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岩矿铜含量不确定读的分析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36.
《福建分析测试》2015,(6):38-44
基于2014年实验室日常分析钢中氧的质控数据,应用top-down技术的控制图法和稳健统计-迭代法评估了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测定钢中氧的测量不确定度。对于含氧量为52μg/g的钢铁,两种方法得到的标准不确定度均为2.8μg/g,和认定值3μg/g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7.
王迪  柏光山 《砖瓦》2015,(2):49-51
通过对粉煤灰砖抗折强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分析出影响试验结果的各种因素,为提高检测水平和精确度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8.
39.
以硅渣和玻璃粉为原料,采用粉体直接烧结法制备多孔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700~900℃)、烧结时间(15~120min)和升温速率(10~100℃·min^-1)对多孔材料表观密度、气孔率、物相组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孔结构均匀性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表观密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减小,气孔率的变化趋势与表观密度的相反;多孔材料的主要物相为玻璃相和硅、SiC、SiO2、Ca2Al2SiO7等结晶相,且结晶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抗压强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烧结温度为750℃,升温速率为30℃·min^-1,烧结时间为30 min时,多孔材料的主晶相为硅和Ca2Al2SiO7,抗压强度最大(1.60MPa),表观密度为0.43g·cm^-3,气孔率为80%。  相似文献   
40.
采用3阶精度的迎风格式及2阶精度的中心差分格式,直接求解二维非定常N-S方程组,研究狭缝节流空气静压轴承压降恢复之后区域的流场特性。使用雷诺方程计算相同位置气膜中心处的流场状态,并与直接数值模拟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雷诺方程与N-S方程在计算域内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两者压力偏差为0.173%,速度偏差为1.217%;流场压力、密度沿气流方向逐渐减小,但在气膜方向几乎不变;流场速度、压力梯度沿气流方向逐渐增加,速度在流场出口处达到最大值;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流场的温度变化,即整个流场的温度变化很小,温度整体呈上下高、中心低的分布,而雷诺方程无法计算得出整个流场的温度变化情况;采用雷诺方程计算轴承压降恢复之后区域的流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