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5篇
  免费   1158篇
  国内免费   1274篇
工业技术   1382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474篇
  2014年   810篇
  2013年   775篇
  2012年   853篇
  2011年   937篇
  2010年   1016篇
  2009年   1096篇
  2008年   1044篇
  2007年   951篇
  2006年   811篇
  2005年   717篇
  2004年   676篇
  2003年   573篇
  2002年   395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赵邑新  尹霞  吴建平 《高技术通讯》2002,12(2):10-15,20
在分析路由协议的特性及其测试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窗口黑盒来描述被测协议,利用多通道测试方法扩展对被测实现的控制和观察,通过扩充参考实现增强系统的测试能力。将这些理论,技术应用于系统中,对路由协议开展了有效的测试活动,为国产高性能路由器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进一步增强了PITS系统的功能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2.
一种支持QoS的拓扑自适应动态组播路由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AM、QoSMIC、DSDMR等一类支持QoS的动态组播路由算法允许组播成员动态地加入和离开,同时为接收方提供多个可选择的组播接入路径,以满足不同应用的QoS需求。但这些算法普遍存在控制信令开销大和结点加入时延长,可扩展性不好等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算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支持QoS的动态组播路由算法,即拓扑自适应动态组播路由(Topology Adaptive Dynamic Multicast Routing,TADMR)算法。该算法避免了以往算法中大部分盲目的路径搜索,并使结点加入时延不再受限于固定的等待时钟,而与网络拓扑相自适应。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低的控制信令开销和结点加入时延,适用于各种网络规模和群组规模,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23.
陈云志 《电信科学》2002,18(9):37-42
自动交换光网络的概念一经提出即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运营商尤其对其寄予了厚望。本文首先概要地介绍了ASON的优点,然后重点论述了ASON的信令与路由功能,包括对它们的要求以及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24.
赵新  范戈 《电子工程师》2004,30(12):34-36
介绍阿尔卡特多路径自选路由(MPSR )宽带交换网络中所使用的多时隙信元(MSC)技术.重点论述了MSC的定义格式及其意义,包括与异步传送模式(ATM)、语音及IP业务的兼容、MSC的同步机制及其自选路由标志等.  相似文献   
25.
根据GPRS业务及业务发展情况,对GPRS业务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并对GPRS无线网络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6.
Ad hoc网络由于在无线信道中工作,节点之间MAC层交换信息、建立路由、传送数据等均要消耗功率,因此能耗问题是白组织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讨论了Ad hoc网络中影响能耗的各种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了理论推导及仿真分析,总结了能量消耗的设计原则和措施,提出了节省能耗的解决办法,并指出了能耗设计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27.
文章叙述了实现ATM业务流控制的一些可行的方法,即应用模糊控制技术来控制呼叫路由,用神经网络技术来预测输入业务流实现动态带宽分配控制、以及用神经网络技术实现业务呼叫的带宽分配控制。  相似文献   
28.
《通信世界》2002,(11):52-52
朗讯利技的宽带业务和VPN解决方案通常是通过传输层和服务层两个层次上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数据业务,并在此基础之上为用户提供VPN业务。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Mobile IP技术和其中的关键问题。分析了将来的客运列车将采用MMUP的通信模式,提出在MMUP中采用Mobile IP技术来提供移动位置管理和移动性支持。并讨论了如何在MMUP中采用Mobile IP来实现这些功能,以及其它一些实现MMUP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Web Services技术系列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