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4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工业技术   373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朱江  亢亚惠  刘曼  杨胜雄  赵晓亮 《矿产勘查》2023,14(12):2480-2491
清远市是广东省地质灾害最易发的地区,以小型土质崩塌和滑坡为主;此外该地也是降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在“龙舟水”期间,清远市大范围、大型规模及灾情重大地质灾害频发。因此,研究“龙舟水”地质灾害主要发育特征和降雨诱发阈值,可使现有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系统由点向面转变,扩大监测预警覆盖范围,同时可以更好地科学部署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通过对清远市1978年以来地质灾害主要发育特征数据统计,以及2011—2022年“龙舟水”地质灾害经验性阈值统计,可以揭示清远市“龙舟水”地质灾害发育与阈值规律。此外,通过剖析2022年典型“龙舟水”降雨过程及地质灾害主要发育特征、空间分布,可以获取清远市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诱发大范围、大型规模及重大地质灾害的累计降雨量阈值,据此可以提出预警建议值。研究成果可用于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部署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自动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32.
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为了探索该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以内江市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卫星影像及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从自然地理、生态条件和基础地质3个方面建立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确定各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再用最小信息熵求出两者的综合权重,在GIS支持下建立地质灾害评价模型,对内江市地质灾害进行风险性评价分级;并通过高权重评价因子与历史地质灾害点的空间结构分析,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评估结果表明:①内江市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西部低山区,占全区总面积的28.93%;②海拔和坡度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在海拔较高、坡度较陡地区,且山区公路两旁极易发生地质灾害,沉寂式构造线附近地层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3.
对礼泉至武功某公路改建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沿线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对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全线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分区评估,给出了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并有针对地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4.
为降低海上钻井及施工风险,利用渤海及西非某区块最新采集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结合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及邻井钻探数据,对浅海及深水钻井面临的各类地质风险因素进行了研究。利用地震相分析、波阻抗反演、井(孔)震标定、属性分析等中深部油气勘探的成熟技术,分析了各类海底及浅层地质灾害因素的成因、特征、危害及展布规律,总结了一套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预测海底及浅层地质灾害的技术方法。经钻井证实,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可以有效地防范各类钻井风险,并可为今后海上油田施工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调查成果。  相似文献   
35.
夏垫断裂是北京东部的一条活动断裂,研究该断裂的分布、性质、活动状况可以完善和优化城市规划,减小地质灾害的破坏.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勘探是调查活动断层的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方法,能够得到从深度几十米到几千米的地下构造信息.为探明夏垫断裂北段浅部构造,在北京马坊镇南部布置了一条东西向的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勘探测线.采用小道间距,中间激发,可控震源激发的方式,克服了城市地震勘探的不利条件,获得了高信噪比的浅层地震剖面,清晰反映了夏垫断裂在第四系底部基岩附近造成的地层错断,确定了该断裂的位置.地震反射时间剖面揭示,夏垫断裂在测区内是一条高倾角、错断至近第四纪内部的活动断裂.断裂性质为正断层,视倾角较陡,断距由深至浅逐步减小,在地震时间剖商到0.1s上超浅层时,本次地震勘探已经不能分辨断层两侧地层的错动.  相似文献   
36.
岩土工程监测技术快速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并在具体的监测仪器和实际的监测工作中得到应用。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岩土工程监测系统建立的原则,以及基础地质信息采集与分析的方式方法和现场量测信息的分析。文章以这一领域的发展情况以及其应用为出发点,分析岩土工程信息的采集,从而对其确立的原则和规范进行探讨,并阐述地质灾害预测的关键性,同时引用客观事实,对岩土工程监测技术在特殊地质灾害中的应用过程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7.
为从地质灾害多光谱遥感影像资源中挖掘有用的信息,形成标准化、定量化的地质灾害遥感判读知识,进行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遥感影像特征图谱研究。以"5·12"汶川地震重灾区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滑坡、碎屑流和崩塌为例,首先提取灾害体单元的遥感影像,选取其光谱、纹理和色彩方面的20种遥感影像特征参数并统计参数值;然后对特征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利用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表达的各类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影像特征图谱。经过测试样本验证,上述几类图谱可表征相应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类型的影像特征。揭示了不同类型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遥感影像特征之间的关系,并为遥感影像中灾害体的识别提供了定量化和可视化的知识。  相似文献   
38.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宜采用“情景-应对”模式,应急预案制定及应急决策离不开情景分析与推演。情景静态特性表现为地质灾害风险认知,可描述为灾害地质体特征、承灾体特征和地质环境条件等要素;情景动态特性可通过演变后果体现,即关键节点的应对需求变化。通过情景要素的应急响应特性分析,选择响应启动时间、灾害空间范围为一级标准,灾害地质特征和引发因素为二级标准,应对能力满足程度为辅助标准,初步提出了情景分类的框架。并针对单点滑坡、单体危岩(崩塌)、单沟泥石流、跨区地质灾害、区域强降雨、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和跨区地质灾害等常见情景,分别给出了应急调查处置方案要点。  相似文献   
39.
<正>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是保护资源、改善生态、保障民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短缺问题、地下水问题,从实现长治久安的高度和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省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省份,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均为全国的1/3,是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超采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和地质灾害问题,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刻不容缓。2014年我省被国家列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地区,按照国家地下水超采综合治  相似文献   
40.
<正>衡水市属严重水资源匮乏地区,全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148m3,是全省人均水平的47.6%,全国人均水平的6.7%,每年超采深层地下水8亿~10亿m3。由于长期严重超采,形成了以衡水为锅底、中心埋深120m、面积约4.4万km2的复合型漏斗,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根据中央和河北省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崛起的总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