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51篇
  免费   2717篇
  国内免费   2411篇
工业技术   35679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387篇
  2022年   643篇
  2021年   961篇
  2020年   894篇
  2019年   729篇
  2018年   693篇
  2017年   966篇
  2016年   1062篇
  2015年   1001篇
  2014年   2034篇
  2013年   2342篇
  2012年   2131篇
  2011年   2338篇
  2010年   1794篇
  2009年   1838篇
  2008年   1563篇
  2007年   1838篇
  2006年   1723篇
  2005年   1573篇
  2004年   1344篇
  2003年   1098篇
  2002年   988篇
  2001年   919篇
  2000年   772篇
  1999年   599篇
  1998年   498篇
  1997年   515篇
  1996年   365篇
  1995年   351篇
  1994年   295篇
  1993年   261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9年   22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51.
溶质运移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土壤或地下水受到污染的问题,其实质是可溶性污染物在水流作用下在土壤或含水层中的运移结果,研究此问题而兴起的一门学科就是溶质运移理论。介绍了溶质运移模型、溶质运移的室内外试验研究成果和溶质运移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2.
一种新型递减曲线的简单求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油气藏产量递减的研究、线性最优化方法的分析研究及文献[1]提出的这种新型递减曲线的研究,提出了解这种方程的一个简单求法。通过现场的实例应用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简单、方便、方法可靠的优点。采用此方法时,产量不以年为单位而是以月为单位进行计算,这将使计算更准确、更合理。  相似文献   
53.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理论,从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功能、联想存储功能和高速寻找优化解的能力三个方面论述了其特点和优越性,详细阐述了在模式识别、信号处理、自动控制、人工智能、自适应的人机接口、优化计算、通信以及其它方面的应用,探讨和分析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4.
探讨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估和多目标计算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运用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估模型对惠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定性的综合评价,应用多目标规划理论对城市经济发展规划不同方案下的惠州市水资源承载力作了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55.
在大空间的温度控制系统中 ,采用简单的PID控制规律 ,对空间的温度、湿度进行解藕计算 ,将空间的相对湿度控制转化为送风含湿量的控制。该控制方式稳定、可靠 ,并且节约能源。本方法适用于所有的烘烤炉中  相似文献   
56.
多用途中子发生器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应用领域 ,文章对移动式宽频带高产额中子发生器 ,在设计制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技术难点 :绝缘尺寸小、频率适应范围宽、为中子管提供靶压的高压负载特性好等作了技术分析 ,使多用途中子发生器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应用 ,提供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7.
利用三转角方程,对连续梁的内力进行精确的计算,该方法简捷明了,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58.
关于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立 《建筑科学》2002,18(5):14-17
结合UP软件编程实践,本文对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程序中引入优化功能的意义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预应力筋与普通钢筋之间的最优搭配关系,优化原点概念及相关影响因素,列出了优化计算程序所应涉及的基本计算内容,并对当前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一些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59.
Incorporation of silicon species from an alloy substrate into anodic titania is shown to stabilise the structure of the film, facilitating investigation of the ionic transport processes in amorphous titania grown at high efficiency. Thus, an amorphous anodic film developed on a sputtering-deposited Ti-6 at.%Si alloy formed to 100 V in phosphoric acid electrolyte in contrast to a partially crystalline film developed on relatively pure titanium at <20 V. Silicon species, which are immobile and act as marker species in the growing film, are present in the inner 58% of the film thickness. Evidently, the film material forms simultaneously at the film/electrolyte and alloy/film interfaces by co-operative transport of cations and anions, as is usual in amorphous anodic oxides. The phosphate anions incorporated from the electrolyte migrate inward at 0.34 times the rate of O2− ions and hence are present in the outer 62% of the film thickness.  相似文献   
60.
对油气运聚研究中一些概念的再思考   总被引:46,自引:11,他引:35  
非均质地层中烃类的扩散流和达西流可以同时存在,并可相互转换。据Welte等1997年计算,在致密泥岩层中,扩散流和达西流的流速分别为18m/Ma和15m/Ma,说明在致密地层中这两种流动几乎没有差别,同时说明了泥岩中的流动也可以用达西公式来表述。油、气的浮动和渗流虽然都是在地下多孔介质中的流动,但前者是油、气在水中上浮,不呈连续相流动,而后者是油、气呈连续相与水一起流动,因此浮力没有含烃饱和度的相对渗透率的要求,也不能用达西的密度差,浮力流是二交运移最基本的流动式。地下确实存在油、气的幕式运多和幕式以注,但幕式是一个有时间尺度的概念。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是一个带莫式特征的连续过程,不能只强调强度较大的幕式活动而忽视了连续过程的存在,再加上油源的不稳定和通道的非均质性,因此单依据流体包裹体的分析就确定油气藏是由2或3期充注所形成,似乎有些难以置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