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6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41篇
工业技术   179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涞水县后沟泥石流存在的潜在危险性进行了分析,根据泥石流地质灾害特点,提出了两种防治方案,并经过对比分析,得出拦挡坝为最佳防治方案,通过对防治效果进行监测,指出该治理方案结构稳定,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82.
今年入夏以来,四川多个市州持续遭遇强降雨袭击,导致多地暴发洪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移动通信线路和网络带来严重破坏。据了解,截至7月22日,四川移动累计因灾中断基站6781站次,光缆受损1088.5皮长公里。灾情就是命令,中国移动四川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汛期应急通信保障方案,全力以赴、克服万难、千方百计地做好通信保障和应急服务等工作,打响了一场抗  相似文献   
83.
《四川建材》2016,(3):31-32
龙洞沟泥石流区位于茂县县城凤仪镇后山,该区泥石流沟由龙洞泥石流主沟、王家沟、白杨沟、泥槽沟和白泥沟组成。据调查和现有资料表明,该区域曾在1905、1934、1949、1975、1987年先后爆发过5次泥石流,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治理好泥石流灾害是当地居民的强烈希望,本文将简述该区域泥石流沟的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84.
《当代矿工》2012,(7):6
正公众真正意识到尾矿库的危害是在2008年,因为在这一年的9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特别重大溃坝事故,造成254人死亡、34人受伤。尾矿库是指堆存金属非金属矿山选矿后形成的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是一个具有高势能人造泥石流的危险源,一旦溃坝,既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可能对下游村庄、河流、水库、农田等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有资料显示,中国现有尾矿库11946座,截止到2011年6月,仍有1151座危、险、病库有待治理。2011年11月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到2015年基本消除危、险尾矿  相似文献   
85.
茂县属于汶川地震重灾区,震后泥石流沟数量明显增加,泥石流对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实地调查和分析表明,茂县震后发育47条泥石流沟,泥石流呈现出:物源提供方式以崩滑为主、堵河溃决型比例显著增多、漂木使得泥石流危险性明显提高、演化趋势的逆转性和成灾滞后性等方面的特征,在震后的20~30年内是泥石流的高发期,建议通过:巡排查常态化、监测预警专业化和群测群防具体化等方式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86.
《Planning》2014,(Z2)
2010年8月14日强降雨过程导致汶川震区太平驿沟泥石流沟暴发泥石流,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且近几年雨季多次爆发规模不等的泥石流。由于该灾害点位于汶川地震震中附近地区,是地震与降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研究其形成与成灾过程对于进一步认识震区泥石流发育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现场调查,分析了太平驿沟泥石流流域特征,特别是地震条件下的泥石流物源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泥石流起动过程和堆积过程。该实例表明了汶川震区泥石流已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因此,应该开展对汶川地震区的泥石流风险评估和监测、早期预警等研究,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87.
《Planning》2014,(5)
本文通过对四川会理县某废弃铁矿山的分析,让大家对废弃矿山环境影响的重视,如露天开采边坡稳定性、矿渣的无序堆放、岩体崩塌、滑坡、矿渣坡面泥石流、松散矿渣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对植被及地貌景观的影响等,所以对废弃矿山的治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8.
刘永贵  林琳  王逢爽 《城市建筑》2013,(10):279-279
我国地形多样,丘陵山地较多,距离太平洋地震带较近,且夏季雨季长、雨量大,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我国的泥石流现象多发的状况。泥石流由于其突发性和冲击性,会对居民的生活和经济都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将通过阐述泥石流的成因和特性,提出几点预防泥石流灾害的策略。  相似文献   
89.
《Planning》2014,(Z2):111-114
文章以俄火村泥石流为例,对该泥石流活动的3个分区的地形地貌、物质组成进行归纳总结,在现场详细调查、统计、试验获得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典型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俄火村泥石流具有一次冲出量大、松散物源多、沟谷两侧冲刷造成的岸坡崩滑现象明显等基本特征,属典型的暴雨型泥石流。暴雨促发沟岸崩滑,产生的碎屑流堆积体为泥石流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源,特殊的地形条件、短时强降雨等因素是泥石流爆发且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文章的分析对泥石流的修复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2006年川渝大旱;2009年华北大旱;2010年,西南地区遭受50年一遇的干旱、多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灾害;如今北方地区旱情持续加重,山东全省大部分旱情已超过50年一遇,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江苏、陕西、甘肃8省冬麦区,小麦受旱面积约占播种总面积的40%。近10年中国可以说旱涝灾害不断,威胁着农业生产。自然灾害的频发,暴露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落后,暴露出水利设施抗灾减灾能力的薄弱。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处于极为脆弱的状况,灾害面前应对乏力。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过着"看天吃饭"的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