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9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医药卫生   190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查阅相关历代本草记载,笔者对经典名方中所用苦杏仁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及采收加工方法等进行了本草考证。经考证可知,《神农本草经》始载杏核;《新修本草》之后,逐渐以杏核仁为主流正名;杏仁为正名始见于《雷公炮炙论》,至明清时期逐渐作为主流正名。清代以前的本草未区分苦杏仁与甜杏仁,而清代的部分本草虽明确了两者的应用区别,但未将两者单独收载。直至195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为区别用药,以苦杏仁为正名,甜杏仁见于各省中药材标准。历代苦杏仁基原以各版《中国药典》中杏Prunus armeniaca(《中国植物志》杏Armeniaca vulgaris)及其各栽培品中种子味苦者为主流。一般于五月采收其黄熟的果实,取出种核,破壳取仁,阴干或焙干,去皮尖入药。本草记载苦杏仁道地产区为山西太行山地区,现主产于我国北方的山西、山东、河北等地。历代本草认为杏仁有小毒,通过热处理后可减毒增效,燀法及清炒为历代主流炮制方法。此外,自明清时期以来,认为当取其发散作用时,应连皮尖生用。近现代以来,逐步形成历版《中国药典》中所规定的3种炮制品,即苦杏仁、燀苦杏仁及炒苦杏仁。基于考证,建议经典名方中的苦杏仁以杏A. vulgaris为基原,根据处方标注的炮制要求选用相应的炮制规格。  相似文献   
82.
BACKGROUND:Many Chinese herbs,especially herbal injections,have been shown to have anti-tumor effects in recent years.However,since most reports focus on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these herbs,their mechanisms of action are not well understood.In this study,we assessed apoptosis in th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cell line HepG2 induced by an injectable extract from the seed of Coix lacryma-jobi (Semen coicis,SC),and monitored 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d caspase-8.METHODS:Injectable SC was applied to ...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价左侧Ⅱ、Ⅲ度合并右侧亚临床或Ⅰ度精索曲张静脉曲张不育患者双侧手术(Bilateral Varicocelectomy,BV)效果是否优于单纯左侧手术(Unilateral Varicocelectomy,UV)。方法:计算机检索以下数据库Elsevier,Pubmed,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搜索所有比较BV和UV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2月。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手检。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查、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如有分歧通过讨论解决,必要时由第三方进行判定。采用Stata1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448例患者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UV组相比,BV组精子浓度[WMD=11.94,95%CI(8.67,15.21),P=0.00];正常精子数[WMD=4.57,95%CI(1.90,7.24),P=0.01];快速运动精子比例[WMD=18.72,95%CI=(1.61,35.83),P=0.03],均术后改善的更为明显。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左侧Ⅱ、Ⅲ度合并右侧亚临床或Ⅰ度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BV效果优于UV。双侧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应实施双侧手术。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交叉试验对比精液和尿道拭子两类标本在中青年急性附睾炎病原微生物检测的效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确诊急性附睾炎的中青年患者依标准入组,同一试验对象先后取尿道拭子和精液,同送实验室行病原微生物培养或检测,借助软件SPSS行交叉试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患者75例,年龄(37.4±5.2)岁,精液检出病原微生物38例(50.7%),尿道拭子检出29例(38.7%),精液明显优于尿道拭子(P=0.035),检出微生物的构成比例大致相同。结论:精液标本检测急性附睾炎病原微生物方便有效,较尿道拭子有更高的检验效能,充分配合运用两类标本有助疾病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男性不育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精液质量下降是导致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精液质量下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睾丸发育异常、泌尿生殖道感染、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从事特殊工作以及年龄、季节、禁欲时间等,其中不良生活习惯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不良生活习惯对男性精液质量影响的研究成为生殖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梳理了国内外不良生活习惯对男性精液质量影响研究的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保留精索内动脉的精索血管集束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性功能及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间接受住院手术治疗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精索血管集束结扎术,观察组分离精索内动脉并加以保护,对照组连同精索内动脉一同结扎。比较两组患者的精子质量、性功能、SCL-90症状自评、复发率与并发症。结果:精子质量:观察组精子浓度、精子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精子畸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7.841~25.261,P0.05);性功能:观察组性欲、性唤起、性高潮、性满意度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527~12.419,P0.05);心理健康:观察组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抑郁因子、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t=16.702~24.349,P0.05);复发率与并发症:两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8,P0.05);观察组并发症10.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6%(χ~2=5.128,P0.05)。结论:保留精索内动脉的精索血管集束结扎术,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精液质量及性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7.
目的:测定并比较不同产地3种车前子糖醛酸含量。方法:分光光度法。结果:大车前子糖醛酸高于车前子及平车前子。结论:不同种、不同产地车前子糖醛酸含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8.
酸枣仁提取物对热环境下雏鸡体温与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林  戴敏  陈文思  何子双  魏文康  杨宏志 《中药材》2008,31(10):1548-1549
目的:验证酸枣仁提取物降低热环境下雏鸡体温的作用,研究其防暑降温功能.方法:90只1日龄三黄雏鸡随机分为空调对照组、热处理组、酸枣仁组,酸枣仁组鸡饲料中添加酸枣仁提取物1000 g/吨.分别于1、14、35、42日龄时测量鸡直肠温度,35、56日龄称取体重.结果:酸枣仁组鸡平均体温在14、35、42 R龄时显著低于热处理组(P<0.05);35、56日龄酸枣仁组平均日增重高于热处理组(P<0.05).结论:酸枣仁提取物能降低热环境下雏鸡体温,促进增重.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菟丝子醇提液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抗氧化作用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和活性的作用。方法:纯系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青年组10只,衰老模型组10只,菟丝子醇提液组30只(15d组、30d组和45d组)。D-半乳糖注射法制作衰老模型。给药组灌服菟丝子醇提液。测定各组小鼠肝线粒体Mn-SOD活性、呼吸链复合体、呼吸链复合体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给药15d、30d和45d时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D-半乳糖可诱导小鼠产生拟衰老变化,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表现出肝组织线粒体SOD活性下降(P<0.05),MDA含量升高(P<0.05),呼吸链复合体、呼吸链复合体活性降低(P<0.05)。菟丝子醇提液可提高衰老模型小鼠Mn-SOD、呼吸链复合体和呼吸链复合体活性。结论:菟丝子醇提液可通过提高衰老小鼠肝线粒体MnSOD活性和清除自由基能力,降低自由基代谢产物的含量,提高线粒体酶复合物活性,其作用随给药时间的延长而更显著。  相似文献   
90.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生、炒酸枣仁的指纹图谱,进行成分对比。方法:Hanbon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乙腈-0.05%三氟乙酸(TFA)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串联使用,建立酸枣仁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结果:生、炒酸枣仁醇提物的中等极性部分的HPLC指纹图谱基本一致。结论:生、炒酸枣仁醇提物的中等极性部分的化学成分未见显著差异,推断其炮制前后成分的差别可能存在于极性强的水溶性部分或极性弱的脂溶性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