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医药卫生   35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90例(男性18例,女性72例,年龄47±s12a),随机分为芍药总甙(TGP)60例,1.8g/d,分3次po,甲氨喋呤(MTX)每同po1次15mg,2药均4wk为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服药的wk4,8,12,TGP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5%,60%和63%,MTX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3%,67%和70%,2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TGP的不良反应(28%)低于MTX(57%)。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锰、铁、锌、铜4种元素对二、三年生芍药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测定施用各微量元素后芍药产量等生理指标和质量指标芍药苷的变化,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各元素在芍药根、茎、叶及土壤中的含量.结果与结论:锰、铁、锌、铜在一定水平下能显著促进芍药的生长并能提高根中芍药苷的含量,但施用过多会产生生长抑制,除锌外其他元素均不在根中积累.  相似文献   
3.
中药白芍水煎剂给予老龄小鼠灌胃(10g/kg),每日一次,连用4周。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TNB和TBA比色法测定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红细胞中及血浆中MDA含量。结果表明,白芍水煎剂能显著增强老龄小鼠红细胞SOD活性、全血GSH-Px的活力,而且可显著降低红细胞和血浆中MDA含量,故具有延缓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4.
测定西洋参,三七和白芍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3种农药的残留量,方法:运用石油醚-丙酮混合溶剂提取及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2.13-100.5,97.54-106.4,94.89-108.5;RSD(%)分别为1.29-5.64,0.70-4.87,1.71-5.34。被测样品中,三七中含有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添加回收率,个别样品含溴氰菊酯  相似文献   
5.
丹参-赤芍配伍的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丹参、赤芍药对为研究对象,以HPLC等色谱为研究工具,研究了不同比例配伍的丹参-赤芍共煎液与单煎混合液化学成分的异同,重点关注因两味药共煎煮而产生的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现象,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分离和鉴定了变化明显的化学成分,总结了化学成分动态变化与药材配伍不同比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新疆芍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新疆芍药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柱色谱分离 ,利用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芍药苷 (paeoniflorinⅠ )、白芍苷 (albiflorinⅡ )、芍药新苷 (lactiflorinⅢ )、胡萝卜苷 (daucosterolⅣ )和蔗糖 (sucroseⅤ )等 5个成分。结论 :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另芍药新苷化学结构曾 2次被修正 ,本研究分析后确认了其中的 1个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亳芍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旨在丰富其内生真菌资源种类。方法 利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进行亳芍内生真菌的分离、尖端菌丝挑取法进行纯化,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 从亳芍中分离出24株内生真菌,初步鉴定为9属13种,分别为Fusarium,Talaromyces,Dactylonectria,Myxocephala,Llyonectria,Penicillium,Alternaria,Rhexocercosporidium,Lopadostoma。主要为镰刀属(占33%)。结论 本研究首次从亳芍中分离出内生真菌,呈多样性分布,丰富了芍药内生真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美丽芍药Paeonia mairei Levl.中黄酮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美丽芍药根70%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D101、硅胶、Rp?18、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HEK293模型测试其体外激动褪黑素受体1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橙皮素(1)、异鼠李素(2)、芹菜素(3)、柚皮素(4)、牡荆素(5)、木犀草素(6)、没食子酸乙酯(7)、齐墩果酸(8)、β?谷甾醇(9)。化合物3~4对褪黑素受体1的激动率分别为(7.16±1.14)%、(14.72±4.52)%。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对褪黑素受体1具有激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芍药甘草复方大鼠血中移行组分归属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梁  徐德生  冯怡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7):1789-1791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复方大鼠给药后血中移行组分归属。方法:建立芍药甘草复方大鼠给药后血中移行组分HPLC分析方法;分析比较芍药甘草复方、单味药以及各组分给药后所得血浆样品,确认芍药甘草复方大鼠血中移行组分归属。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检测出18个入血移行成分,其中13个为复方直接入血物质,3个为复方的代谢产物。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稳定,适于芍药甘草血中移行组分分析。血中移行组分的确认及归属是进一步探索复方效应物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白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白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萃取、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制备和纯化,采用波谱技术进行结构确证。结果从白芍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芍药苷亚硫酸酯(Ⅰ)、芍药苷(Ⅱ)、芍药内酯苷(Ⅲ)、苯甲酰芍药苷(Ⅳ)和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Ⅴ)。结论化合物Ⅰ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