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9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医药卫生   2579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01.
目的通过耳结构的位移反算耳结构弹性模量。方法基于Patran软件建立耳结构有限元模型,使用Mat-lab建立计算耳结构反问题的BP神经网络。对耳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频率响应分析,得到鼓膜凸和镫骨足板的位移响应;把位移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相对应的结构弹性模量作为输出,对网络进行训练。结果利用训练成熟的BP网络反算出耳结构的弹性模量,相对误差非常小。结论反算结果表明,所使用的反问题方法求解耳结构弹性模量是可行的,可为临床提供确定生物结构力学参数简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大脑神经元胞外单细胞动作电位(即锋电位)的检测与分类,是研究神经系统处理信息机制的关键.常用方法是实验完成后对记录到的数据进行离线检测与分类,然而当需要在短时完成大量数据的处理或无线传输时,则需实现锋电位的在线检测与分类.方法 为实现在线分类,本文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K均值分类法对一定量数据进行预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使用PCA结合Fisher判别分析的方法,并与基于距离的模板匹配法、BP神经网络分类法进行了分类效果和算法复杂度的比较.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其它两种方法在分类效果和算法复杂度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 此方法是实现锋电位在线分类的不错选择.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分类问题。方法217例肺癌患者.其中男性165例.殳性52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1.5岁。其中SCLC108例,NSCLC109例。提取患者764幅肺癌CT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选取对比度、熵、能量和逆差矩4个特征值,借助临床确诊结果,利用多层前向(BP)、径向基函数(RBF)人工神经网络对特征进行训练测试。结果BP人工神经网络对10%的78例样本进行测试,SCLC42例预测正确.NSCLC33例预测正确.3例预测失败。RBF神经网络对10%的78例测试样本进行测试,SCLC42例预测正确.NSCLC36例预测正确、类似方法对样本总数的70%进行训练,用30%的230例进行测试;BP人工神经网络有209例预测正确。正确率为90.9%:其中SCLC111例预测正确,正确检出率为88.8%;NSCLC98例预测正确,正确检出率为93.3%。RBF人工神经网络有216例预测正确.正确率为93.9%,其中SCLC117例预测正确,正确率为93.6%;NSCLC99例预测正确,止确检出率为94.3%。可见BP、RBF人1二神经网络对SCLC和NSCLC均具有90%以上的正确率,高于人工诊断结果。结论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对比度、熵、能量和逆差矩4个特征值能反映SCLC和NSCLC的有效特征参量.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能达到分类目的,辅助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评价iRoot BP Plus用于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治疗(直接盖髓术和部分活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共120颗因龋露髓成熟恒牙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A(直接盖髓术)、B(部分活髓切断术)和C(根管治疗术)3组,每组40例,术后第3、6、12个月复查,综合评价3组的疗效、发生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3组患牙治疗效果均较好:术后3个月,A、B、C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是92.5%、97.5%、95.0%;术后6个月,3组分别是90.0%、95.0%、92.5%;术后12个月,3组分别是90.0%、95.0%、90.0%.在不同时间段,3组之间治疗的成功率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的患者综合满意度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iRoot BP Plus用于因龋露髓的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治疗,疗效可靠,可以避免根管治疗所产生的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比较基于皮肤镜图像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二分类模型在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 MF)与炎症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早期MF患者和临床表现与之相似的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并按4∶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训练集患者的皮肤镜图像对6种经典网络结构利用迁移学习进行训练,以构建CNN二分类模型。同时,在测试集中随机挑选每例患者1幅图像,并结合皮损的临床图像,由13名皮肤科医师对疾病归类进行判读。比较CNN二分类模型与皮肤科医师对测试集病例早期MF与炎症性疾病鉴别诊断的性能,结果以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灵敏度、特异度、Kappa值等表示,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  共纳入48例早期MF患者(皮肤镜图像402幅)和96例炎症性皮肤病患者(皮肤镜图像557幅),其中训练集117例(皮肤镜图像772幅),测试集27例(皮肤镜图像187幅)。测试集中,皮肤科医师鉴别诊断早期MF与炎症性皮肤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19%(95% CI: 59.68%~80.70%)和94.74%(95% CI: 91.77%~97.71%),Kappa值为0.677(95% CI: 0.566~0.789)。按图像分类时,CNN二分类模型对早期MF与炎症性皮肤病鉴别诊断的AUC为0.87(95% CI: 0.84~0.8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2%(95% CI: 70.19%~79.85%)和82.02%(95% CI: 79.30%~84.87%),Kappa值为0.563(95% CI: 0.507~0.620);按病例分类时,CNN二分类模型对早期MF与炎症性皮肤病鉴别诊断的AUC为0.97(95% CI: 0.95~0.9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0%(95% CI: 78.55%~96.45%)和93.85%(95% CI: 88.93%~98.77%),Kappa值为0.920(95% CI: 0.884~0.954)。ROC曲线显示,按病例分类时网络结构为EfficientNet-B0的CNN二分类模型诊断早期MF的AUC为0.9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和100%,且13名皮肤科医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值对应点位于曲线右下方。  结论  基于皮肤镜图像智能分析的CNN二分类模型可实现对早期MF与炎症性皮肤病的精确分类,对二者的鉴别诊断能力优于皮肤科医师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iRoot BP Plus在根管内血运重建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80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2组均行根管内血运重建术,对照组采用矿物三氧化聚合体(MTA)封闭根管上段,观察组采用iRoot BP Plus封闭根管上段。观察2组患者6个月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6、12个月牙本质表面牙骨质样组织沉积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愈20例,好转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治愈17例,好转1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牙本质表面牙骨质样组织沉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oot BP Plus应用于根管内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治疗年轻恒牙的牙髓坏死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构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主动监测系统,为临床提供用药安全信息,及时发现并快速上报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实现基于该系统的ADR/ADE真实世界研究条件。方法:联合"触发器原理"与"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挖掘医院信息系统的ADR/ADE信号,由药师负责建立规则、布局功能模块以及对效果进行评估验证,由软件工程师负责编写计算机程序实现。结果:建立了较全面的监测规则,实现了实时预警与回顾性研究数据快速提取,完成了ADR/ADE主动监测平台的搭建。结论:ADR/ADE实时预警有利于及时处置,减少药品危害,并提高上报效能,快速筛选数据的功能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再评价提供便利,对建立药品安全性监测与评价信息技术平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超声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女童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170例性早熟女童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子宫、卵巢,以其中130例的子宫体积、卵巢体积以及双侧卵巢最大卵泡内径为输入变量,以中枢性性早熟或非中枢性性早熟为输出变量,建立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并对另40例性早熟病例分类。结果利用BP神经网络结合常规超声检查对中枢性性早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5.0%、85.0%、90.0%。结论神经网络结合超声检查对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功能障碍及其相应的大脑神经网络信息传输特征变化规律。方法对34例抑郁症患者和51例健康志愿者行定量脑电信息传输特征分析,并通过视觉注意反应时测验和视觉注意保持测验评估视觉注意反应能力。结果抑郁症患者视觉注意反应时间长于对照组,视觉保持测验失误总数、误判数均高于对照组(t分别=4.71、4.56、3.96,P均<0.05)。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视觉注意反应时测验的反应时间短于不伴焦虑的患者(t=3.20,P<0.05)。抑郁症组的大脑信息平均传输强度指数、平均强度调整周期、平均传输响应指数、平均响应调整周期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5.77、4.24、6.39、4.89,P均<0.05),且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上述脑电信息传输特征参数均低于轻度组(t分别=2.41、2.78、2.91、3.25,P均<0.05)。此外,正确数与年龄呈负相关,与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r分别=-0.41、0.36,P均<0.05);正确数、大脑信息平均强度调整周期、平均响应调整周期与抑郁、焦虑程度呈负相关(r分别=-0.43、-0.36、-0.40;-0.46、-0.44、-0.48,P均<0.05),平均传输强度指数还与抑郁程度呈负相关(r=-0.36,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注意功能缺陷,大脑神经网络信息传输特性明显降低。抑郁症患者注意功能的损害受年龄、教育年限以及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