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2篇
  免费   698篇
  国内免费   894篇
医药卫生   11874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506篇
  2013年   532篇
  2012年   779篇
  2011年   913篇
  2010年   794篇
  2009年   778篇
  2008年   907篇
  2007年   678篇
  2006年   633篇
  2005年   537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研究大鼠sc PTH(1-34)的药动学特征。方法:125I标记PTH(1-34)示踪法对大鼠sc PTH(1-34)后的血清药物浓度进行了测定,并用3P97程序拟和分析并计算药动学参数,采用超滤离心的方法进行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研究。结果:大鼠sc PTH(1-34)10、20和40 μg/kg后,药物消除符合一房室模型。平均t1/2ke为(0.92±0.04)h;平均CL为(0.56±0.05)L/(kg·h);Cmax和AUC0-8 h均与剂量呈线性正相关,不同剂量药物与血浆蛋白平均结合率为13.4%。结论:大鼠sc PTH(1-34)后,药物消除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将醋柳黄酮制成固体分散体,提高醋柳黄酮中有效成分的体外溶出。方法 以溶出度为指标,选择载体;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制备工艺,制备固体分散体结果 醋柳黄酮固体分散体的优化制备工艺为:醋柳黄酮与Polaxamer188比例为1∶4,以每7.5 g固体分散体溶于200 mL 80%乙醇中,超声25 min,挥发溶剂,4 ℃固化10 h,研成小块,干燥24 h,取出研细,得醋柳黄酮固体分散体。结论 以Polaxamer188为载体制备的醋柳黄酮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迅速,可用于制备速效、高效的醋柳黄酮口服制剂。  相似文献   
993.
鲁来凤  曹园  王强 《医学教育探索》2010,41(8):1388-1390
目的 用HPLC法同时测定多种药用裸子植物中穗花衫双黄酮、扁柏双黄酮及银杏双黄酮的量。方法 采用Hanbon Lichrospher C18(150 mm×4.6 mm,5 μm)柱,甲醇-0.1%甲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7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 ℃。结果 所测样品中双黄酮类成分的量差异大,其中,穗花杉双黄酮的量在0.08~4.61 mg/g;扁柏双黄酮的量在0.03~4.68 mg/g;银杏双黄酮的量在0.10~3.03 mg/g。穗花杉双黄酮在所测样品中存在比较普遍,而银杏双黄酮则相对较少。此方法加样回收率和线性范围均符合要求。结论 本方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部分药用裸子植物中双黄酮类成分的质量控制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建立酸枣仁黄酮片剂中斯皮诺素的测定方法。方法 ODS C18柱(150 mm×3.9 μ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0.1%醋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25 ℃;进样量:20 μL,检测波长:335 nm。结果 斯皮诺素在4~20 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8%,RSD为2.58%。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测定酸枣仁黄酮片中斯皮诺素。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菊苣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Scienhome C18(4.6mm×200mm,5μm),检测波长350nm;柱温30℃;流速1mL/min。结果: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在0.0024~0.0192μg内线性良好,y=2000000x-443.39r,=0.9999,回收率为102.7%,RSD为0.82%;木犀草素在0.01464-0.11712μg内线性良好,y=2000000x-2058.1r,=0.9999,回收率为103.4%,RSD为0.52%。结论:采用该方法进行含量测定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对复方决明降脂汤的药效学物质基础进行研究。方法以水提醇沉,亲脂性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分离等方法对复方决明降脂汤进行提取分离。结果经波谱分析等方法鉴定,从复方决明降脂汤中得到2个化合物Ⅰ和Ⅱ。结论芹菜素和木犀草素是复方决明降脂汤的药效学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97.
福建省长泰县所产砂仁为广东产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的变异品种,始载于宋代<开宝本草>,又名阳春砂仁.长泰砂仁具有行气开胃、温脾止泻的功效,为临床常用中药,福建省特色药材之一.当地农民习惯当作药食同源的食物,经常用于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的治疗药物,或直接用于煮肉、煲汤等,或是将采摘的新鲜砂仁用盐水浸泡后当作香料使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小叶忍冬Lonicera microphylla藤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柱色谱及反复重结晶分离小叶忍冬藤的化学成分,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 从小叶忍冬藤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8个黄酮类化合物,3个甾体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香叶木素(2)、圣草酚(3)、金圣草黄素(4)、芹菜素(5)、罗汉松双黄酮A(6)、柏木双黄酮(7)、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8)、β-谷甾醇(9)、(24-S)-3β,5α,6β-豆甾烷-三醇(10)、(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1)。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小叶忍冬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10、11为首次从忍冬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五指莲重楼Paris axialis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法提取,利用正相硅胶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制备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醋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豆甾醇(2)、薯蓣皂苷元(3)、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4)、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5)、薯蓣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6)、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7)、木犀草素(8)、木犀草苷(9)、柚皮素(10)、槲皮素(11)和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12)。结论 化合物13712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810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设计合成编码Des30、B26 H、B28D和B26 H-B28D基因,用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上述4种速效人胰岛素原蛋白,为探知B26 H-B28D功能和用植物系统表达速效胰岛素原类似物研究做必要的准备。方法:基于人胰岛素氨基酸和小C肽(TYPGDVPK)序列,按植物(油菜)偏爱密码子设计合成了198 bp编码人速效胰岛素原基因Des30。随后以Des30为模板,用PCR突变技术扩增并创造了基因B26 H、B28D和B26 H-B28D,并构建了4个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经IPTG诱导、用Ni-NTA亲和柱纯化、复性、胰岛素体外成熟(酶解)获得重组人胰岛素突变体蛋白。结果:4种人速效胰岛素原类似物在宿主菌中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IPTG诱导时间以8 h为佳。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带his-tag的速效人胰岛素原蛋白已成功在宿主菌中表达,用Ni-NTA亲和柱纯化获得了较纯的速效人胰岛素原蛋白。纯化的包涵体蛋白通过低温透析复性,然后用胰蛋白酶和羧肽酶B酶切,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释放出的单体胰岛素与阳性对照一样具有免疫活性,RP-HPLC和MALDI-TOF质谱检测表明,酶切产物分子量峰值分别与预测的人胰岛素类似物分子量一致。结论:该研究为B26 H-B28D功能研究和用植物系统表达人类胰岛素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